小學語文語言藝術論文

時間:2022-05-08 03:10:46

導語:小學語文語言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語言藝術論文

【摘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全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擴展當中。因此,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專業性人才,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工作當中的重點目標。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中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如何有效的進行語言藝術,以期能夠來給予語文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知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教學實踐的重要條件”,語言,是人們互相溝通的工具,而教師的語言便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影響學生心靈世界的工具?!苯處煹呢熑问窍驅W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在進行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時,都必須以語言作為媒介。在教學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可較好的啟發與引導學生思維。并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必須注重語言的準確性與邏輯的嚴謹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目標為表述情感與解答疑難,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必須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和邏輯的嚴謹性,可讓課堂教學的語言可對知識的本質進行準確的表述,以及揭示了事物所具有的客觀規律的變進形式,并能夠較好的體現出文章當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意識、情感體驗,并有效的理解與掌握文章當中所展現出的主題思想與寫作特點。例如,筆者在教授《夢圓飛天》一課時,采取了這樣的導入法:經過我國科研工作者多年的研究,由我國完全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于2003年在甘肅九泉的中國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標志著我國成功的將載人航天飛船送入了太空。這個巨大的改變,讓我國數幾千年以來一直就具有的飛天之夢終于變成了現實。充分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在開始閱讀此篇導語時,并不能看出其具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可是經過認真的感悟之后,卻在樸實的文字背后蘊含著一種情懷,那即是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懷,雖然語言簡練,卻讓人感到非常有韻味。新聞要素當中的時間、地點、事件都非常清晰的展現了出來;在充滿情感的敘事與評價當中,體現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的真摯情感,由此可見寫作導語者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的語言素養,以及在駕馭語言方面的深厚功力。

二、教學語言藝術化

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生動幽默的語言想要體現出語文教學的文學性,教師可以運用夸張的手法,如擬聲、擬行等方式放大語言本身的魅力,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用幽默的語言,結合課文教學內容,來制止學生在課堂上的不當行為,既規范了課堂紀律,又保護了學生自尊心。例如,在教學《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課時,有的學生上課開小差,就可以向學生提問:“這棵小苗,你沒認真聽講,是在想大樹嗎?”通過生動幽默的語言,既能夠讓學生及時更正錯誤,集中注意力,又能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欲,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教學語言藝術化的探索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會陷入一定誤區,忽略了語言的特征發掘,單純地認為只要將教學內容完整表達出來即可。

三、課堂語言的趣味化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僅僅有規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夠的,因為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0分鐘的課,對于生性好動、對世界充滿無限好奇的小學生來說,這可能是一種令人難耐的“煎熬”。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教師應該有巧妙駕馭課堂教學語言的能力,切忌平鋪直敘、平淡無奇,應盡量用生動而淺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方式和幽默有趣的課堂語言進行教學,這才能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起。使學生能從自己以為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享受其中教學帶給他們的無限樂趣。語文教師更應結合語文這一學科基本特征,充分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課堂語言來進行教學從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在任何教學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語文教學。怎么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于教師能夠設疑激趣的進行教學活動。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形象、生動、富有情趣,難懂變淺顯,枯燥為幽默風趣。語文教師要多收集與教學教材有關的笑話、故事、格言、警句、成語、詩詞等,按照教學目標需要將它們引入、運用自如,以塑造形象、創造氣氛為主。眾所周知,幽默風趣的語言很受學生們的歡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隨機應變地加入一些生動有趣的話語,活動課堂氣氛。

四、注意課堂的語音、語速、語調

有效實現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在需要技能方面的有效利用主要有三個方面,除了較豐富的多樣性教師語言和教師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清晰以外,還包括對課堂的語音、語速、語調的注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更多的學習的是對語言文字的識別以及基礎語言的積累,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中對語言的各種運用就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模板,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中對語言表達中的語音、語速、語調根據具體的情景進行合理的改變,這樣聲情并茂在課堂上進行相應的講解,非常有利于學生進行基本語言的學習、積累和運用。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實現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需要從語言技能的有效使用方面著手進行,主要就是要注重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一定表達準確清晰,注意多樣性。

教師語言使用的語調、語音和語速,做到這些方面,可以說在語言技能方面充分發揮了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每一位教師都應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提升應用語言的技巧,在教學實踐當中持續的進行應用,并進一步的進行分析與研究,來不斷的改進與發展,有效的提升教師自身整體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周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2).

作者:林育君 單位: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