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語言藝術

時間:2022-03-25 03:52:31

導語:談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語言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語言藝術

【摘要】教學語言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間信息傳遞的工具,它是知識、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織、互相促進的一種綜合交流,是任何教學媒體不能替代的,教學語言必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靈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學的藝術首先是打動人心的談話的藝術?!币幻细竦囊魳方處?,除了必須具有聲樂、鋼琴等表演技能和音樂理論知識、教育理論修養外,還應該具有運用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能力,追求課堂教學語言的韻律美、直觀美、意境美,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音樂課;激趣課堂;和諧氛圍;語言藝術

對于小學音樂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用語,我認為,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離不開教師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老師親切溫和的語言,能使學生百般回味;老師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能給學生帶來快樂;老師熱烈奔放的語言,能給學生無限激情;老師溫柔細膩的語言,能使學生也變得真誠……總的來說,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語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1.音樂語言

1.1音樂語言要富有感染力,突出教學語言的韻律美。在以歌唱為主的音樂課中,歌唱中的音準、節奏、等基本要求是必須注重的,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音樂教師的藝術性就要求音樂教師語調的高低、語氣的緩急要同音樂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相協調。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創設更為真切的體驗情境,并使學生在語言的感染下更快地走進藝術情景,并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增強藝術表現力。語言的韻律、色彩的明暗、聲音的強弱、節奏的快慢、從而通過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感取悅于學生,讓低年級的學生達到心靈的美化,情感的升華。1.2音樂語言要言簡意賅,注重教學語言的形象美。教師的字正腔圓,不但能給學生帶來聽覺上的享受,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規范準確的發音,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應借助語言的直觀性,形象生動的啟發引導。如教授音階識譜,可以用板書,畫成級高不等的階梯形,用彩色醒目地標出半音關系的音級,再強調音高的順序排列及mi、fa、ti、do間的半音關系,用這種直觀的教學語言增添了學生興趣,易于記憶。

2.口頭語言

音樂課上,除了普通話要標準外,還要求教師的語言具有表現力、感染力和親和力,特別是在走入新課程后,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要有情感投入,言談之中要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幽默風趣、課堂提問的語言設計要考究。2.1尊重、愛護學生。在教學上多用“讓我們一起來”、“請”、“你能行”、“你唱的棒極了”等語言,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當課堂上分配角色時,可以說:“你喜歡表演誰?”欣賞樂曲時應說:“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現你所聽到的音樂?”“你試著做一下好嗎?”“我希望能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你。”教師在教學中如能用和藹可親的語言與學生交流,則會消除學生對老師的距離感,從而產生一種友好、心理相容的親切情感,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2.2課堂提問的語言設計要考究。提問作為教學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智慧的發掘、靈感的啟示。因此,課堂提問立意要鮮明,有時語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的提問設計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體態語言

課堂上,低年級的孩子觀察能力強,因此教師的動作、表情、手勢等也是教學中表情達意,詮釋知識的語言。教師的形體語言,能為音樂教學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是音樂教學的必要補充。3.1范奏。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的樂曲范奏,它比單純的聽錄音欣賞效果更好。直觀形象的視聽結合欣賞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音樂情感!當然,它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和高超的演奏技巧。3.2范唱。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歌唱教學比重較大。教師準確生動的范唱,能較好地揭示歌曲的內容,感受和理解歌曲風格與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同時教師正確的發聲、咬字、吐字的口形與歌唱有利于學生的模仿,幫助學生較快的學會歌曲。歌唱也是歌曲的二度創作,教師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在演繹中對歌曲進行再表現,聲情并茂地把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傳遞給學生。

4.結論

教學語言是完成音樂課任務的重要手段,音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研究水平,不斷積累,加工儲存,豐富自己的語匯。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音樂語言體現音樂的審美性與音樂性,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現出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讓課堂充滿無窮的魅力,使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互動、一種享受、一種樂趣。

作者:孫宇珺 單位: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