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藝術中心現狀分析
時間:2022-04-09 04:33:45
導語:當代中國藝術中心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藝術中心的重要性
藝術中心是指一段時期內,各種文化藝術作品、藝術家、引領這個時期的重要藝術思潮聚集在某一個區域,這個聚集區就是這個時代的藝術中心。藝術中心與藝術思潮之前有著必然聯系,一個藝術思潮的掀起總有一個地域上的藝術中心,這個中心對一段時期藝術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藝術中心中誕生了很多作品,在藝術家的交流中新的藝術思想逐漸形成并成熟,最終得到繼承與發展。在當代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各國的藝術創作、設計思想總是以全球藝術中心為首。近代不少新銳藝術家,他們大多留學海外,形成了以東方文化為骨,西方藝術體系為膚的當代藝術作品。終究沒能誕生有突破性的、能改寫東方文化藝術的藝術思想和實驗作品。但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東方文化不能全盤西化,探尋當下中國藝術中心正在發生著什么,對研究東方傳統藝術的發展和現代設計藝術都有著重大意義。
二、藝術潮流中心發展歷史
在藝術研究中發現,藝術中心一直在歐洲,早期在意大利。19世紀早期開始,巴黎就成為歐洲藝術的中心,引導著所有的遠方異國畫家的創作思想。當代藝術與自身生活的這個區域的文化有關,若要認清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的獨特性,就需要將中國當代藝術置于歷史語境與現實發展的聯系中加以考察。1931年由畫家龐薰栗和倪貽德在上海創立的“決瀾社”是最早的中國現代藝術流派,自此以后,中國現代藝術或讓位于民族救亡,或被各種政治運動所干擾和湮沒。中國大陸在1931--1979年內缺乏滋生現代藝術的社會土壤。1979年萌生的“星星畫展”被認為是80年代現代中國大陸藝術的開端。90年代是中國大陸前衛藝術體現出個性、獨立、批判、隱喻、反諷的活躍時期。在中國這片文化焦土上始終沒有形成東方藝術中心。
三、中國藝術中心呈現多元化、分散化
1、中國臺灣
臺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福地:其一,臺灣地域小,經濟文化集中。其二,在中國內戰時期有大批的文化名人離開大陸故居流向臺灣和香港。其三,臺灣當地的社會環境特殊,沒有經歷“”和各種運動,所以文化順延較好。其四,臺灣經濟發展較好,為文化藝術發展提供保障。有了上述四點,進入21世紀,在臺北形成具有東方傳統文化特點的藝術中心成為必然。2009年底成立了“臺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作為藝術社群交流及獨立發聲的空間,不受政府政策與企業利益的影響,捍衛當代藝術的獨立及專業性。
2、中國香港
藝術中心,不僅是一個藝術品生產和交易區,而且是在全球藝術市場具有溝通和引導作用的地區。香港融匯東西方文化,有便利的國際交流環境,商品進出口關稅低也成為香港作為藝術商品貿易區的最有利的優勢。20世紀40年代,很多大陸的古玩商號遷入香港摩羅街、荷李活道、尖沙嘴。還涌現了一批大藏家,如張宗憲、楊永德、羅桂祥、葉承耀、陳裕堅等,他們多年來的鑒賞和愛好孕育出香港本土的強大文化與經濟根系,是中國藝術品民間文化和資本的支柱。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是一個面向公眾開放的藝術空間,著重藝術教育、推廣和研究三元發展。藝術中心的繁榮離不開國際化的藝術商業市場,頂級的國際高端畫廊爭相進駐香港,如美國高古軒畫廊、英國白立方畫廊、德薩爾特畫廊。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先后落戶香港。香港國際藝術展(ARTHK)與全球久負盛名的貝塞爾藝術博覽會聯姻,使得香港藝術市場的國際化道路走得更加穩健。由此可見香港已成為亞洲地區藝術中心中最有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3、中國大陸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必然是當代中國藝術潮流中心之一。北京“798”是新時期先鋒意識與傳統情調共存,實驗色彩與社會責任并重,精神追求與經濟籌劃雙贏,精英與大眾的互動的藝術實驗區。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地處北京,以當代藝術展示,研究、教育、出版和收藏等為主要功能。此外北京擁有者眾多的藝術教育及展覽機構和商業化藝術中心。包括民營公益性美術館“今日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三里屯VILLAGE藝術區。這些藝術區經常舉辦藝術家個人展、藝術年展、藝術交流會議、藝術品拍賣會。名流大師與藝術品投資商人云集,最新的藝術思想、實驗性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無疑北京是中國大陸地區的藝術中心之一。上海以其領先的經濟優勢領跑中國大陸,培育大陸藝術文化資本,文化藝術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上海當代藝術中心以推動最新的藝術思潮為目的。它將本國藝術的發展水平帶入國際藝術視野,聚集很具創造力的藝術家,交流藝術思想并探討當代藝術問題。上海積極參與國際藝術界的交流,舉辦國際性的亞洲藝術展覽,如上海雙年展。上海正在一步步的邁向中國藝術潮流中心之最的道路。
四、小結
藝術潮流中心的形成,受社會背景、時代因素、政治環境、經濟因素的影響。以漢文化為背景獨立產生的藝術思潮與西方文化下的藝術思潮截然不同,它能令世人耳目一新,讓世界藝林為之一振。中國藝術中心急需化零為整,整合現有各藝術中心的優勢,構建一個能與西方藝術中心比肩的東方藝術中心。從而推動東方文化藝術質的飛躍,產生影響東方文化藝術歷史、乃至全球文化藝術的思潮。中國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多元化、分散化。中國香港、臺灣、北京、上海各地作為當代的藝術中心雖然各有所長,但終不能合力打拳,起影響力不能主導亞洲、波及全球。讓我們拭目以待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藝術中心將在以上4個地域中脫穎而出。
作者:李倩工作單位: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影藝系
- 上一篇:中國藝術品質押融資思考
- 下一篇:五四時期藝術歌曲創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