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探究式教學實踐可行性論文
時間:2022-11-06 04:40:00
導語:語文探究式教學實踐可行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傳統課堂模式看,課堂是一種“知識課堂”,是以知識為本的課堂。這種傳統課堂普遍存在著接受式、分析式、封閉式的教學。而“新課標”課題倡導的課堂模式是一種“生命”課堂,它是以人的自主發展為本的課堂,強調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新一輪的課堂改革中,將轉變落后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提出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元化學習方式作為課堂改革的突破口。所謂“科學探究”教學就是要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并進行交流的實踐性教學活動。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呢?
一、創設問題情景,實施探究式學習
創設問題情景的實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體內心的沖突,從而求得問題的解決和思維的優化。教師在創設情景時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揭示矛盾,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創設問題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通過多角度巧設問題創設探究情景。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因為問題能夠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誘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在課前,教師應根據內容結構和人的思維規律提出有啟發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并把巧設問題情境,解決疑難問題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的環環相扣的過程。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就會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積極思維。
(二)通過故意創設錯誤問題創設探究情景。
西人有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鋪的都是錯誤的鵝卵石?!币虼?,語文教學中有時視情況還可故意創設“搭錯梯子爬錯墻”的錯誤問題情境,如此就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設一種不協調、激發學生產生弄清未知和錯誤、尋求真知的迫切愿望,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動腦、動手,自己去推敲文本,去探索,去發現,直至走出錯誤的迷宮,這比簡單地塞給他們一大包知識,灌進一肚子理論和思想更有好處。通過問題促使學生思索,探究,相互交流、爭論和啟發探討,使學生始終在問題中學習,養成提問題想問題的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此長期引導,不斷實踐,就使學生不僅愛提問題,敢提問題,而且善提問題、會提問題,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究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通過學生有爭議的問題,創設探究情景。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對所遇到的問題產生爭議是難免的,爭議是學生的認知思維發生沖突的結果,是科學探究的基礎,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應該通過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來進行探究教學。如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時,就可引導學生對文中朱光潛的“推敲之說”進行探究。
二、抓文中空白,引導探究
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有時作者根據文學創作的需要,在行文中有意識地留下一些空白,而捕捉這些啟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點,是引導探究最好的切入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文本中“空白”去引導學生思索、想象和理解,沿波討源,顯其深深幽處。如選修課外國散文欣賞中的《懶惰哲學趣話》一文,文中并沒有對旅游者和漁夫的是非曲直做出評判,而是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我就引導學生結合作品探究漁夫和旅游者的生活態度,并談談自己又愿以何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走向未來呢?于是學生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做出大膽想象,巧妙填補空白,從而引發了探究問題的欲望。
三、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币虼耍降?、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自由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樂于思考,樂于動手,樂于討論,樂于公開自己的成果和困惑,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觀點提出異議,形成師生間的多向交流。例如針對《項鏈》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的結尾,我要求學生展開想象,進行續寫。經過討論,同學們選出了這樣一些續寫方案:有的說,瑪蒂爾德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反應,因為經過十年的艱辛生活她已變得勤勞、堅定;有的說瑪蒂爾德聽到這個消息簡直就是五雷轟頂,她十年的辛苦白費了;有的說瑪蒂爾德會質問她的朋友為什么當初沒跟她說明白;有的說,后來無意中發現,瑪蒂爾德賠償給好朋友的項鏈也是假貨,雙方哭笑不得。最后要求學生從文中尋找依據,根據課文的情節內容、主題思想、甚至鋪墊等寫作技巧進行多方面思考和探究,比較上述續寫方案的優劣,從而選出相對合理、新穎的設想,這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洋溢著飽滿的探究熱情。
四、組織學習小組,通過互幫互學,合作學習,提高探究能力
獨學無友,進步自然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為此,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就按優、中、差搭配,編成四人小組,全班共十四組。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助的長處,教師只是適時點撥、引導。這樣,教學中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重點、難點,就以四人小組為單元開展討論;四人小組不能解決的難題就在全班開展討論,集思廣益。實踐證明,小組式合作學習明顯優于個人學習,因為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小組成員各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他們通過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見解,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往往能夠拓寬思維,激發思維的火花,從而更進一步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公務員之家
實踐表明,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主動”中發展,在“探究”中創新,伴隨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進行,探究性教學的實踐將越來越豐富,它將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是高中語文課程開發的一塊肥沃的土地。
- 上一篇: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的精神支柱和航標論文
- 下一篇:企業文化在管理教學的引導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