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文學習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04 10:39:25

導語:高中語文古文學習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古文學習策略分析

【摘要】高中語文古文學習,篇幅之長,令人咂舌;文章之深奧,令人眩暈;言辭之繁復,令人無所適從。在高中語文古文的學習策略上,首先,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古文;其次,把古文知識點分類做好筆記并反復記憶;最后,深悟精髓、提升境界,以古文帶動寫作。

【關鍵詞】古文背誦;學習策略;知識點分類

高中古文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上了高中,才知道初中的古文學習和高中的古文學習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篇幅之長,令人咂舌;文章之深奧,令人眩暈,言辭之繁復,令人無所適從。但是不管我們這些學生怎樣的感慨,我們也繞不開高中古文的學習。為了學好古文,筆者結合老師的教學,總結了以下學習古文的策略。

一、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古文

古文是一道坎,但不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坎。只要功夫到家,這道坎就能夠跨越,而且跨過去之后,還會有別樣的風景?,F在,問題的關鍵是怎樣跨越這道坎。以我的學習經驗,我認為跨越這道坎的首要關口是把課文能熟練的記憶和背誦。我是一只小笨鳥,懂得笨鳥先飛。我在老師講之前,先把課文預習一遍,大致意思疏通之后,就開始背誦。我先把課文按段落分開,先一段一段地背,背的時候,按句意靈活記憶語句,做到既要記住句子,又要懂得句意,這不同于死記硬背。班里有同學死記硬背。他們記住也很快,你要讓他背,他會不打磕巴的一口氣給你背下來。但如果中間要是斷了,他就還回到第一句重新背。這就是死記硬背的特點,他是靠慣性背的。時間一長,就會忘得很死,記也記不起來。我和他們不同,我是按意思記憶,記得慢,但不容遺忘。而且,有時在寒暑假,我就把要學的古文先自學,然后背誦,這樣老師講的時候,我等于學的第二遍,當然學起來要省力??墒?,動的遲的同學就不同了,他們是初學,文本又長,還不好懂,老師的速度是比較快的,一節課講好幾段,講完就需要背過。這些動的遲又不講記憶技巧的同學就被動了。一上課,老師檢查背誦,這些同學不是挨批,就是磕磕巴巴,真是很尷尬。而我總是很從容,背的不快,但能熟練的把課文背誦下來,老師很是欣賞。背誦課文的好處在于,培養語感,并且熟悉句式,為做課外古文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把古文知識點分類做好筆記并反復記憶

把課文熟練背誦之后,還要認真聽講,老師所講的古文知識一定要分類做好筆記。并結合例句加以記憶和理解。這些知識尤其不能死記硬背,因為,這些詩詞、虛詞、句式、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若分散著記憶,不結合例句,就會容易混淆,且沒有針對性,效果也不明顯,等面對課外文言文的時候,不能自如的運用。所以,我總是先把筆記按老師講的順序記下來,接下來再抽時間進行整理,分門別類。有的同學不習慣做筆記,他們就只是聽,聽完了書上也沒留下什么痕跡。自己要想復習的話,根本沒什么資料作參照。另外,不做筆記,只是聽,容易走神,有的甚至還打盹,這就是學習方法不到位的原因。如果在學古文的時候,眼看耳聽,手記筆記,全方位調動我們的感官,那學習古文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做好筆記這一部分做好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墒怯行┩瑢W只完成第一步,剩下的就把筆記都在腦后,對其不聞不問了。曾經我就犯過這樣的錯誤,自己把筆記記好了,課下沒怎么看,做題的時候,出現在了試卷上,我就想當然的答,結果鬧了笑話。那是一篇關于韓信和蕭何的古文。文章前半部分出現了“韓信亡”的語句。我也沒有仔細看前后語境,就想當然地以為韓信死了??墒亲鲋鲋?,后面韓信又出來了,我就很疑惑了,怎么韓信死而復生了?結果老師判的卷子下來之后,我得的那點分真是少的可憐,那個“亡”,指導老師講我才搞明白,它竟然還有逃亡的意思。畢竟上明明白白的記著呢?誰叫我沒有及時的去記呢?有了教訓,我再也不只記不看了。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課上認真聽,課下及時復習,是學好古文又一關鍵。

三、深悟精髓、提升境界,以古文帶動寫作

古文的文采是經歷了千百年時間檢驗的,都是經典美文,不管是結構、還是從語言、思想內涵,都經得住推敲,這無疑是我們學生提高寫作的極好范本。經過努力,我的作文不再那么空洞無物,而是逐漸顯得大氣,學生們也不再排斥古文了,而是用一種仰視的目光來欣賞。古文里都蘊藏著先哲們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刻的哲理,這才是古文的終級內核,透過堅硬的語言層面,我們終于抵達了古文的核心,也只有真正領悟到古代先賢們的精神,才算真正的讀懂了古文。怎樣深悟古文的精髓,提升我們自己的精神境界呢?這就需要我們真正動起來,積極搜集各方面的材料,開展不同形式的討論和辯論,讓今人和古人對比,凸顯古人人格的魅力,讓從中借鑒,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傊?,經過老師和我們的努力,我們感到古文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第二外語。學習古文也不再味同嚼蠟,在掌握古文知識的同時,古文言文閱讀能力也逐漸提升。

作者:李怡然 單位:河北省衡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