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分析

時間:2022-06-10 03:54:50

導語: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傳統高中語文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新時期的教學需要不斷創新,才能在高中教學的壓力下,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作為語文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寫作能力的基礎。其中,小說閱讀是閱讀中最為突出和重要的一環。高中生已經具備了相對成熟的思想,對于同一篇小說會產生許多不同的觀點和思考。因此,通過小說閱讀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獨立思考能力,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將重點分析新時期小說閱讀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當下面臨的問題,并對小說閱讀教學提出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小說閱讀;存在問題

小說是生活與文學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將小說作為高中語文閱讀的載體,是當下我國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閱讀小說時,高中生不但要了解人物、知道故事,還要明確小說中使用的表現手法,了解小說的背景以及小說想要表達的主旨,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小說鑒賞能力。

1高中小說閱讀教學的意義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收錄的小說都是經過時間洗禮的經典著作,具有豐富的內涵,是所處時代社會的真實寫照,能夠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1.1豐富閱歷。小說的真正意義在于其與生活緊密結合[1]。小說能體現所處時代的社會狀態,展現社會生活的千姿百態。閱讀小說可豐富學生的閱歷和經驗。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榮國府的三間獸頭大門、門兩邊蹲著的兩個大石獅子、華冠麗服的侍役,無不顯現了當時貴族之家的顯赫和威嚴。在拜訪賈母時,小說寫道:“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期間仆役、婆子、丫鬟輪番更換?!边@些描寫都能讓高中生感受到榮國府強大的背景和實力,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和閱歷。此外,學生還能夠從《林黛玉進賈府》中了解封建社會的禮儀制度、階級制度,深切感受到當時貴族的生活環境和百姓的生存狀態。由此可見,小說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認識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生命狀態、體會不同的人生、感受不同時代的文化氛圍。1.2激發創作能力。小說中經常出現各種伏筆以及引人遐想的結局[2]。教師在教學時要合理引導學生,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根據前后情節來進行再創作,或補充,或修改。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文筆的進步,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和想象力。如《祝福》中,對于魯四老爺的描寫并不多,學生只能通過一些側面描寫和環境刻畫分析魯四老爺的性格和形象。文中除了對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還有兩次語言描寫,即在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和衛老婆子道歉時所說的“可惡,然而”。根據上下文可知,作者描寫魯四老爺書房中的擺設和對聯是為了展現他有文化的假象,而兩個“然而”表現了魯四老爺心思縝密,是一個懂得自我包裝的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兩個“然而”進行思考和補充,充分理解背后的意蘊。教師的有效引導不僅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還能提高其思考和創造的主動性。1.3提高綜合素養。高中生能從小說中獲得啟發,領會許多人生感悟,這對其語文綜合能力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祝福》一課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隨著情節的不斷發展而變化的,作者通過簡單的眼神和臉色描寫,表現了祥林嫂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從“順著眼”到“眼角帶些淚痕”再到“直著眼”,臉色由“青黃”到“紅”再到“黃中帶黑”。這些細節描寫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祥林嫂的精神不斷受到摧殘和打擊,寫出了當時社會普通百姓生活的不易,展現了一個麻木、黑暗的時代。學生通過閱讀,不僅能夠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和技巧,還能夠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精神狀態以及社會形勢,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閱讀小說能夠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不斷思考、仔細分析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2高中語文教學中小說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2.1教學理念。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和江蘇省高考改革新政的出臺,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要及時做出調整。但目前仍有許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內容和重點。少數教師認為小說閱讀在高中語文中的地位等同于古詩文,多數教師認為不需要過分關注高中語文中的現代文閱讀,相對輕視小說在教學中的比例及意義。其實小說和古詩文一樣,都是傳達人類真摯感情、表現生活的文化載體。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以古詩文為主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正確認識小說閱讀在社會、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意義,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2.2教學準備。教師對小說閱讀普遍不重視,對于小說閱讀教學的準備也不充分[4]。調查顯示,只有26%的教師在授課前能夠完整地閱讀和理解小說。教師無法全面理解整篇小說的背景、環境,只是通過簡單的講義和資料對學生進行授課。這樣的教學無法滿足目前高中學生對小說閱讀的需求。此外,教師對小說閱讀教學的準備不充分,致使其無法按照自身的理解,針對教材中的節選部分設計教學內容和目標,只能根據教學參考書和考試內容確定小說閱讀教學的目標。而根據新課標,小說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高中生欣賞語言的水平和情操,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考試不是小說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師需要正確理解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意義和目的,認真全面地進行備課,以提高學生整體語言素質為根本目標,而不是單純地提高成績。2.3教學模式。據了解,在小說閱讀教學課堂中,大部分教師仍以傳統的灌輸法為主要教學模式,少數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只有少部分教師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小說,更多教師認為沒有時間讓學生精讀。小說和詩詞歌賦一樣,字里行間凝聚著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因此,必須精讀細讀,才能夠深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同時,這也是培養高中生小說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沒有精讀細讀的情況下,學生無法理解小說的語言、描寫方式、深層意義等。因此,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精讀細讀,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2.4課外閱讀。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學生除了要閱讀教材收錄的小說,還要在課后進行拓展閱讀。但調查顯示,只有32%的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前或課后對教材中節選的小說進行全文閱讀,26%的教師對課外閱讀沒有任何要求。閱讀是目前高中生語文學習的短板,只有在課堂閱讀的同時,在課后也進行大量閱讀,才能提高小說閱讀的質量,進而提高小說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設計相應的考查或評價制度,鼓勵并督促學生進行課后閱讀。教師要不定期向學生推薦適合學生的經典小說,但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教師能做到經常為學生推薦小說,這就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閱讀無法聯系,學生只是在課堂上進行了閱讀,小說閱讀的質和量無法得到有力提升。2.5學生積極性。教學中,部分小說情節寡淡,語言散文化,內容也相對隱晦,導致學生在閱讀時無法很好地理解其內容。此外,受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對于研讀環節并不是十分重視,對于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點,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只能被動接受,逐漸對小說閱讀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小說閱讀的講解和引導,著重分析和講解小說難點,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激發其思考的興趣,讓學生沉浸在小說閱讀的快樂之中。

3結語

小說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教師在改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教師要不斷努力進行教學研究和創新,在要求學生的同時,也嚴格要求自身,為學生做出榜樣,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艷娟.問題情境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8(14):109.

[2]謝惠芬.高中語文閱讀探究教學的問題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8):54.

[3]敖遠榮.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的情境教學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7:43.

[4]蔣紅.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現代文閱讀教學提升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0).

作者:羅衛芳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