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分析
時間:2022-05-14 03:32:02
導語: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的優勢,然后提出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策略,包括利用多媒體變抽象為形象、利用多媒體變乏味為有趣、利用多媒體突破識記難點、利用多媒體展示形義。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教學情境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提高小學生識字量,能夠奠定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這也是小學生進入更好學習層次的關鍵。為了提高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教師將多媒體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技巧,強化學生對漢字內涵與結構的認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輔助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的優勢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識字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開展識字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將一些原本靜態的知識動態展示在學生眼前,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課堂教學,同時能產生識字的興趣[1]。(二)利用多媒體開展識字教學,可以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將識字教學資源快速準確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因此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書寫時間,還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更多的識字知識,增加課堂的教學容量,同時多媒體能夠將一些識字竅門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三)利用多媒體開展識字教學,可以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提高教學質量。識字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和識字難點的突破有著直接關系,因此識字教學時教師采取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實現重點、難點的教學目標。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中進行應用,可以將原本比較難識別的字變得簡單,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能夠將識字重點突出,識字難點淡化,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四)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多媒體教學工具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識字,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力,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信息素養,教會學生如何分析和識別文字,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本領。(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學習的成功感使用多媒體信息網絡,可以將一些課外的知識擴展到課堂中,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學生在這個未知空間中,能夠主動發現、探討、分析問題,降低了對教師的依賴,形成分析運用的能力,并在解決一些問題之后獲得成功感。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多媒體識字教學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變抽象為形象。漢字和圖畫相比,沒有鮮艷的色彩;漢字和故事相比,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漢字和音樂相比,沒有悅耳動聽的旋律;但是其具有自身的獨特魅力。教師開展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可以將原本簡單的漢字,變得生動多彩。多媒體可以將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直觀形象,同時還能夠展示一些其他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課堂變得多姿多彩。例如,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秋天的圖畫》時,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能夠認識“宜人、疊翠、涼爽、雄壯、華麗、五谷豐登”等字詞。由于這些詞都是形容詞,并且都比較抽象,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認知能力也不完全,在學習和理解這些字詞時,就會感覺比較困難。這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將需要學生認識的字詞結合其應用情境,將其融入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中,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如在教授學生“疊翠流金”這個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個動態的圖景,圖景的內容是秋天樹木顏色的變化,然后讓學生將圖景中涉及的景色進行描述,一些學生會說:“圖景里面有很多樹,還有一些稻子,樹是綠色的,稻子是黃色的”;還有一些學生說:“這個圖景里的顏色很明顯,有一部分是金黃色,一部分是綠色?!痹趯W生描述之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種黃綠分明的美麗景色就是疊翠流金?!痹偃?,教師在帶著學生認識“五谷豐登”這個詞時,可以先使用多媒體給學生展2020年4月示一幅畫,畫中有很多谷物的圖片。然后教師讓學生描述這幅畫,一些學生會說:“畫上有很多谷物,有金黃色的稻子、有雪白的大米、有紅紅的高粱?!边€有的學生說:“畫上有玉米棒、金黃色小麥?!边@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種谷物豐收的景色就是五谷豐登?!苯處熢诮虒W過程中,將原本抽象的漢字和比較難理解的詞語,借助一幅幅圖景生動地展示出來,能夠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和興趣。(二)利用多媒體變乏味為有趣。教師進行識字教學時,應該結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一種新型的教學情境,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會比傳統的黑板、粉筆等傳統的教學手段的教學效果更好,也能夠將原本乏味的識字教學變得有趣。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新的漢字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2]。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坐井觀天》課文中的生字時,想要使這些詞在學生的腦海中記憶深刻,是比較困難的。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相關的故事,利用故事創設一個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這個情境中輕松學習漢字,將原本乏味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直觀,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播放如下動畫故事:畫面中傳出來當一聲聲“呱呱呱”的聲音,然后是一個青蛙和小鳥出現在大屏幕上。學生看到這個畫面后,會很感興趣,進而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這個畫面上。小鳥和青蛙都是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見到的動物,所以學生會感到親切。這時候畫面中出現一口井,小青蛙在井里呱呱地叫著。這時候畫面中出現一個明顯的“蛙”字,學生就會跟著畫面的讀音來讀“蛙”。畫面一轉,一只可愛的小鳥落在井沿上,視頻中出現一個明顯的“沿”字,并且跟著“沿”的聲音。然后小鳥和青蛙開始對話,小鳥說:“天空很大很大,無邊無際。”畫面中出現一個明顯的“無邊無際”詞語,教師可以暫停畫面,帶領學生將這個詞語反復朗讀。學生在仔細看故事動畫的同時,也會認真聽視頻里的讀音,這樣學生就能主動跟著教師的腳步輕松識字。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將一些枯燥的漢字直接教給學生,而是將其融入一些動畫故事情境中,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還使整個教學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變得更加生動直觀。(三)利用多媒體突破識記難點。漢字中有些字是通過組合變化形成的新字,如將表示字音的部件、字義的部件進行組合,就能形成新的漢字,這種組成新字的方法叫形聲。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學生在識字時,很難記憶這些記形和義的形聲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構字的規律展示給學生,進而幫助學生突破記憶難點,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躁”和“燥”這兩個字就是形聲字,學生在識字時經常會認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個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識記難點。首先教師將兩個生字在課件中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回憶兩個字的讀音;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討論分析,這兩個字音一樣,那么含義和其特別的偏旁有關,那么兩個字分別是什么意思呢?學生在討論之后,教師再給出正確的解答:“‘躁’是‘急躁時跺腳’,所以它的偏旁是‘足’,‘燥’是‘干燥時火多’,所以它的偏旁帶‘火’?!苯處煂⑦@兩個字的規律展示給學生之后,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再也不會混淆兩個字,同時也學會通過分析部件識字的方法。又如,“渴、喝”兩字也是一對形聲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找到識字規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孩子喝水的畫面,然后在展示出“喝”字,使學生明白,喝水時需要從口入,所以其偏旁是“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以讓學生用“喝”字組詞。然后教師再播放一個小孩大汗淋漓的畫面,之后展示出“渴”字,使學生明白這個孩子缺水了,然后閃動三點水,再讓學生組詞。教師在還可以給出一句話讓學生填字,這種由圖到字,再組詞鞏固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培養一個識字好習慣。(四)利用多媒體展示形義。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靈魂。因此,漢字從結構到形態、意義,都展示著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必學漢字中大部分是象形字,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展示漢字的結構和意思,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的結構,規范學生書寫,從而保障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例如,進行漢字“日”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PPT,屏幕上現出一輪紅日,之后教師用鼠標控制畫面,一輪紅日隨之演變成了象形文字,最后變成我們現在學習的漢字“日”,通過這樣的動態化演示,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展開漢字結構與含義教學,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具趣味性,也更加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保障學生識字效果。
三、結語
多媒體技術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強化教育現代化的必然之舉。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具有明顯優勢,不僅極具趣味性、生動性,而且還能夠豐富和完善識字教學手段,拓展學生識字范圍,對提高小學生語文識字能力與識字量,以及優化小學生語文教學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萬武.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55-56.
[2]江麗珠.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探[J].黑河教育,2019(6):52-53.
作者:杜向萍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洮陽學區臥龍學校
- 上一篇:趣味兒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