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文分段教學途徑探討論文
時間:2022-04-09 04:52:00
導語:小學語文課文分段教學途徑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把握教材的構篇方式;明確編者的意圖;掌握分段的訓練方法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三年級教材中大多是簡短的記敘文,是分級訓練的好材料、教師要鉆研全冊教材,確定訓練的重點篇目、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和循序性、按自然段段意歸并法,這是開始練習分段時常用的方法、抓時間標志判斷法、按空間處所變換分離法、按事情發展順序排列法、抓主要內容突破法、抓總分結構分析法、抓課后習題提示法、模仿此法,可以提供段意或小標題讓學生對號入座劃分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關鍵詞:內容表演自然段活動課間活動全文
“能給課文分段”,是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之一,也是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是編寫訓練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是閱讀能力的體現,也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把握教材的構篇方式。三年級教材中大多是簡短的記敘文,是分級訓練的好材料。從構篇方式看,以第六冊教材為例,大體可歸納為五種:按時間先后順序劃分、按空間位置變換分段、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按事情發展順序構篇、按材料的總分關系構篇。教學時,教師要鉆研全冊教材,確定訓練的重點篇目,進行不同的分段方式訓練,為篇的教學作鋪墊。
二、明確編者的意圖??v觀第六冊教材中關于分段訓練的設計要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和循序性。先是讓學生按照提供的段意給課文分段;接著是讓學生參照提示的小標題或課文重點給課文分段;最后才是讓學生獨立分段。如第5課《撈鐵牛》和第6課《李時珍》是給定段意分段;
第8課《一次科技活動》和第9課《飛機遇險的時候》是給小標題分段;第14課《春蠶》卻是提示課文重點后分段;第19課《雨中》再次給定小標題分段;第21課《小珊迪》、22課《》則是反復地提示課文重點進行分段;第23課《千里躍進大別山》就直接訓練給課文分段;第七單元拉開了距離,要求給篇幅較長、自然段較多的第27課《五彩池》和30課《柯里亞的木匣》,獨立給課文分段。
三、以上層次,由淺入深,注意過渡性訓練鞏固,體現了由扶到放的訓練過程,也體現編者的用心良苦。掌握分段的訓練方法。
從第2單元提出“訓練給課文分段”的重點后,教材提供了分段基本功的訓練實例,教師要從多角度引導學生掌握分段的基本方法。
(1)按自然段段意歸并法,這是開始練習分段時常用的方法。
教學時先引導學生了解每個自然段主要說什么,再分析一下各自然段的聯系,最后把意思相近或圍繞一個意思寫的幾個自然段合并成一個大段。
如《李時珍》七個自然段段意通過研讀課文、分析所得,學生不難發現第2、3自然段都是圍繞“立志學醫”的事寫的,第4、5、6自然段都是寫李時珍編《本草綱目》的事,內容上聯系緊密,所以可以合并為一個大段。其他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可以獨立成段。
(2)抓時間標志判斷法。
有些課文是按時間推移順序寫的,分段時要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寫了哪幾個時期(時間)的事,這些事表現了什么。
如《杏兒熟了》按時間順序寫了我家杏樹結的杏兒又多好,鄰居孩子偷摘杏兒時,我和奶奶的態度截然不同的事。課文三段內容都有時間標志:第一段開頭的“每年到了麥收時節”,第二段開頭的“這一年杏子又熟了”,第三段開頭的“今年的杏兒又熟了”。這樣可以抓時間標志將課文分段。一些回憶性的文章就有時間標志。
(3)按空間處所變換分離法。
有些課文內容隨空間位置轉移而使敘述的事物或反映的主題逐漸臻于完善。
如《海濱小城》全文共7個自然段,分兩部分敘述。先寫海濱,后寫小城。海濱小城特有的美麗風光,就是通過作者在海濱和小城這兩個地方的所見所聞來體現的,這就是分段的依據。這個方法最適于“參觀訪問記”類文章的分段指導。
(4)按事情發展順序排列法。本冊絕大多數課文都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有步驟地敘述的。
這類課文主要是寫一件事的前后經歷,應要求學生了解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事情的發生,哪幾個自然段寫事情的發展或經過,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事情結局。
(5)抓主要內容突破法。即從課文的主要內容入手,把重點段先劃分出來。如《一次科技活動》,可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思考科技活動的表演情況是從哪一個自然段開始寫到哪一個自然段的,你是怎樣判斷的?然后再找出寫表演之前對活動的概括介紹和表演之后的情況。
(6)抓總分結構分析法。有些課文結構較特殊,先總寫再分述,最后總結。我們可利用這一寫作特點,指導學生練習給課文分段。
如《課間十分鐘》開篇“以參加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總領全文,接著分別寫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三項活動,最后以“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總結全文。
根據這三方面的內容,很容易將課文分為三段。
另外,本冊的《我不能忘掉祖國》和《五彩池》也可按此種方法練習分段。
(7)抓課后習題提示法。如《撈鐵?!氛n后思考。練習2“按照下邊意思,把課文分成四段”。
根據提示的段意,學生不難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此外,如按“小標題”分段之類的要求均可照此辦理。
(8)模仿此法,可以提供段意或小標題讓學生對號入座劃分,有的課文篇幅較長,自然段又較多,三年級學生概括能力還不強,可先提供段意,讓他們找課文相關部分。
綜上所述,只要明確教材的訓練重點項目及其序列,注重方法的具體指導,將會迅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同時,也能幫助他們學會擬提綱作文的方法,為高年級篇的作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 上一篇:政協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市長在護林防火工作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