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創新添加教學活力論文

時間:2022-11-02 02:14:00

導語: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創新添加教學活力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創新添加教學活力論文

在教研實踐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語文教師的作文備課存在著諸多問題,有一些還相當嚴重。概而言之,有如下問題亟需解決:一是作前指導備課脫離學生實際,大多數教師直接搬用外面公開出版的現成教案;二是忽視作文評講備課,有些教師根本不上評講課,大多數是讀幾篇好學生的作文而已。分析上述問題,我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作文課確實比較難上,較之閱讀教學,可以借鑒的經驗要少得多;另一方面,教師在主觀上也不夠重視,認為指導課只要學生寫就可以了,實在不必多下功夫。至于評講課,則認為學生的作文已經逐個批改了,再評講是多此一舉。當然還有時間的問題,許多語文教師向我們反映,他們兼職太多,備課頭緒也多,除了閱讀備課外,其他的就只能“簡化”了。如此“簡化”,勢必造成作文教學效率低、學生作文水平提高慢的結果。

在分析研究之后,1999年2月,我們從“征集優秀作文指導課教案”入手,開始全面改革作文備課。我們的實踐主要有:由教委發文,面向全市小學語文教師征集作文指導課教案。再由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擇優編印《作文備課本》,做到每個大作文訓練有2—3個優秀教案,供一線教師根據班級情況選用。每個錄用教案的右邊均留出三分之一的空白,需要教師對選用的優秀教案“再備課”。教案后邊又安排了“作文批改記載”和“作文評講記錄”兩個需要教師備課的欄目。

《作文備課本》發到各個學校,受到領導和語文教師的熱烈歡迎。為了推廣經驗、推進改革,我們又搞了兩次備課本團體評比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改革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主要表現為:

1.優秀教師的經驗得到推廣,作文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做了比較充分的宣傳發動工作,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踴躍參加教案征評活動,單經各校自評后上送的參評教案就達到了400多篇。“淘盡黃沙始見金”,最后錄用的教案質量過硬,有不少是學科帶頭人、青年雙十佳與教壇新秀等骨干教師的作品。這些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有著獨到的教學方法,隨著《作文備課本》走向每一所學校的每一位語文教師,我市的作文教學特別是村小,都走上了健康、快速發展的道路。現在,老師考慮的是怎樣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教案、完善教案,研究的是怎樣根據自己的批改,讓所有的學生都揚長補短,使得評講課真正成為學生作文能力再提高的新的起點。我們堅信,長此以往,小學作文教學一定會進入一個高效低耗的嶄新天地。

2.解放了教師的時間,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活力。

陶行知先生在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時,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孩子的時間和空間。教師也是這樣,提供優秀教案,客觀上為廣大教師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提供了一個時間上的保證。教案右邊的三分之一空白處,還有“批改記載”和“評講記錄”這兩方“處女地”為教師開創了一展才能的天地。公務員之家

在經常性的調查研究和《作文備課本》團體評比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許多教師的創造“火花”。對精心挑選的優秀教案,他們并沒有“迷信”,更沒有照搬套用:有的增,有的刪;有的調換了先后次序;有的還進行“重組”,把前后幾個教案并成一個;有的重新寫下水文,認為原下水文不符合自己班的作文實際。經過躬身實踐,教師們有的寫上了自己實踐后思想得到提升的快樂,有的修改完善了優秀教案,有的擺出了問題、寫出了疑惑……批改記錄與評講記錄也是這樣。有的學校通過交流批改記錄,根據一線教師的經驗,提出了教師的評語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和實踐性,特別要改變學生“動眼不動手”的習慣,要讓學生動起筆來,練習自己修改。還有的學校在使用“評講記錄”的過程中,提出既要表揚好學生,也要大張旗鼓地褒獎作文進步的學生。如此等等,都真實地反映出在激活教師主體性之后所帶來的可喜變化,所結出的創新的果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個教師身上,都有一種創造性地對待自己工作的思想火花。在一些人身上它熊熊燃燒起來,于是造就出一位對教學工作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工作上充滿靈感并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被仡櫢母镒魑膫湔n的過程,我們更加深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