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
時間:2022-06-10 10:51:37
導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而言,閱讀量、閱讀數目相對較少,以吉林省長春版教材為例,先后經過多次改版和調整。2000年以后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可供閱讀的文章數量才有所增加,直到2011年新課改實施以后,小學語文閱讀要求才有了明確的規定,要求閱讀的文章數量也明顯有所增加。從數字變化上來看,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每次改版以后,閱讀數量都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也會隨之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必須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因此給閱讀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2.小學語文寫作現狀
首先,小學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不注意對生活的觀察。實踐中可以看到,很多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不注意對細節進行觀察,比如,作文題目《我遇到的助人為樂故事》寫作過程中,學生所寫的多是幫助老人過馬路、把摔倒的小朋友扶起來以及幫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打掃衛生等,整篇都是簡單鋪敘,沒有對身邊的事件進行仔細地觀察,走馬觀花式的寫作根本沒有生命力。其次,學生的觀察不到位。往往在看完一件事以后,沒有仔細觀察和分析,就開始著手寫作。學生在觀察這些事時,有時他們會把敘述的重點放到與文章無關的內容上。比如,今天的天氣好,今天去玩心里真高興,而沒有有意識地去敏銳捕捉事情的重點。比如,當初那位大姐姐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玩得太盡情,又怎么樣性格毛手毛腳丟失了錢包,當時為什么旁邊的人沒有關注到大姐姐丟失了錢包等等。學生因沒有敏銳地捕捉到事情的重點,所以很難把握事情的寫作主線,所寫的文章缺乏信服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針對閱讀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應當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日常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給學生講述一些古今名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故事,并且與學生一同探討人物性格、故事情節,通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因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培養其獨立思考意識和能力過程中,應當注意科學引導。比如,讀物選擇時要注意,小學生自身的分辨能力相對較差一些,不懂得如何有效選擇讀物,此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并教會他們怎么去閱讀。對學習優良的學生予以表揚,對相對差一些的學生應當給予鼓勵和引導,從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習慣。
2.針對寫作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學生的寫作靈感和素材多數來源于現實生活,否則便是空洞的?;诖耍谛W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當將寫作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拓展思維空間。根據當前小學生的情況,筆者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盡可能多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切身去接觸社會、感受社會,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去觀察社會、生活,去認知事物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必須意識到,課本中的素材是來源于作者生活實踐的感悟,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實踐,將很難感悟到作者寫文章的心情。同時,還要通過不斷溝通與交流等方法,來引導小學生進行寫作學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為學生創造一個交流平臺,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提高他們的語文作文寫作意識和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采用鼓勵的手段,引導學生表演童話故事或者小品,鼓勵他們多看一些優秀故事書和作文書,讓學生在模仿中不斷提高自己,在交流中不斷地發現、改進和提高自己。事實上,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不可顧此失彼、偏廢其一,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作者:王麗紅工作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鎮賚鎮第二小學
- 上一篇: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 下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