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精細化合作探討
時間:2022-03-04 11:04:50
導語: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精細化合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從改革課堂教學形式入手。作為班級授課制的有益補充,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應運而生。然而,觀照當下的“合作小組”,很多流于形式,諸如構成隨意、規則籠統、典范缺失、引領散漫、缺乏民主等。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讓小組合作走向“精細化”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研究的緊迫課題。
關鍵詞:教學組織;小組合作;精細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課堂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小組合作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但合作小組的建立和運行流于形式,表現為構成隨意、規則籠統、典范缺失、引領散漫、缺乏民主等,這樣的“小組合作”是粗糙、無效的。使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精細化、高效化,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構建合作小組,明確成員分工
教育家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小組看成是一個“微社會中”,“社會”是否能正常運作,成員構成和內部分工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根據外在表現和內潛素養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進行全面評估,將小組成員分工最優化,實現合作效果的最大化。
(一)全面了解學情,科學構建小組
這就要求教師在小組分工前做大量的工作:學生的認知基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反應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要了然于胸;學生的年齡結構、性格特征、男女比例,甚至家庭狀況等看似和學習關系不大的因素也要考慮周全。心理學家認為,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小組最佳人數為4~6人,成員組成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里的“質”,是指教師掌握的學生綜合素養?!敖M內異質”是班級組成的縮影,縮小成員間的差距,實現優勢互補是“組內異質”的目的;“組間同質”是促進組間公平競爭,實現共進的基礎,所以,促進班級學生語文整體素養的提高是“組間同質”構成的主因。
(二)關注個人特長,實現優勢互補
囿于各方面的因素,學生的語文素養參差不齊,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小組合作的目的就是“取長補短”。因此,關注個人特長可持續發展,讓組員在共進中縮短彼此差距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例如,表達能力強的成員既可以在組間切磋技能和心得,也可以將自己在表達方面的經驗以“言傳身教”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成員,這種接近“一對一”的模式對成員的影響是深刻而有效的。因此,首次分組時應充分考慮成員的個人特長,根據特長實現組內分工。組織能力強的負責任務分配,表達能力強的充當發言人,歸納能力強的負責整理組內觀點,同時,組內成員也會存在相對能力較差的情況,這樣才能利于優勢互補。
(三)重視組內磨合,靈活調整成員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一勞永逸,教師一定要重視組內成員間的“磨合”,在小組合作的“窗口期”,組內成員會出現難以“磨合”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下,教師絕不能強行“磨合”,教師的強行干涉容易造成組內成員在合作時的“消極怠工”或“各自為政”,因此,教師應靈活調整組間成員,達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二、精心制定合作規則,細致落實激勵機制
首先,小組應有明確的共同目標——促進組內成員語文素養的整體發展,知道“大合作大成功,小合作小成功,不合作難成功”的道理,在服從角色分工,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還要學會汲取組內成員的長處,實現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其次,設立組內的合作規則,包括組內成員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預留,自我觀點表達的順序,交流討論的方式和流程,組間展示的人員分工等等都需要制定規則,這些規則是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依據,是小組正常有序運行的保障。最后,在組內和組間都要設立激勵機制,良好的激勵機制是促進組內合作及組間競爭的有效手段,需要強調的是,激勵機制的制定要遵循評價的客觀性、標準的科學性、分階的層次性和激勵的整體性原則。
三、精心營造民主氛圍,細致培育團隊精神
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本理念,對于將來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小學生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小組合作中,少民主、假民主、不民主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的“合作”屬于精英合作,是個人英雄主義的突現。因此,作為中華文明傳承主陣地的語文課堂,在小組合作中營造民主氛圍,培育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傊?,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讓小學生從小奠定“合作、共享、民主”等思想的學習方式,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我們應該多在“精”“細”上研究,為高效課堂的推進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管向民.小組合作學習:基于任務驅動問題導向[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5,(9).
[2]葛華娣.合作,在關鍵處定位——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再思考[J].山西教育:教學版,2015,(7).
[3]趙洪湖.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4,(7).
作者:劉金平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曹埠鎮曹埠小學
- 上一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狀的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