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探究

時間:2022-06-11 02:48:10

導語: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探究

小學語文課的基本任務是通過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訓練,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漢語語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基礎知識的教學又是通過大量的課文閱讀教學來進行的。語文課的教學內容熔自然美、社會美于一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小學階段語文課時所占比重最大,在學校美育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審美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因此,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發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學生通過學習可看到大千世界的紛繁變化,感受到人情之趣,進而激發想象,豐富情感,產生“移情”力量。例如,閱讀《長城》,不但能欣賞到長城雄偉壯麗的魅力畫面,而且在愉悅的體驗中,引起對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偉大創造力的遐想,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我們讀著《草原》,字里行間仿佛看到藍天、白云、草原、羊群,如同置身于牧人之中,激起對北國風光的向往和對民族團結的深情;我們學習《凡卡》《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就會對過著窮苦生活的凡卡和在饑寒中死去的小女孩充滿憐憫和悲憤的心情。小學語文教材還編入了一些蘊含哲理的優秀文學作品,如《釣魚的啟示》《窮人》《尊嚴》《桃花心木》等,這些課文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反映了作者心靈的真善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感受“愛、誠實、善良”這些人類的美德,從而凈化心靈,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此外,教材中還有情節優美的童話、寓言、散文、詩歌等,這些文章形式靈活,題材多樣,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教學中如果再輔之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并運用多媒體配樂、配畫,就會把學生引入愉悅的境界,喚起他們對美的向往,激起美的情趣,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感受教材中的形象美,提高想象能力

文學作品的力量就在于借助文學藝術形象來訴諸人的感情。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通過形象來理解作品的內容,也就是作品的人物、情節、場景和故事等,使作品中的文學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形象具有間接性的特點。學生打開教材,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滲透著滿含人文之美的文字。這些審美形象也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要通過語言這一中介。如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聯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梢哉f,這是語文課中美育的核心。正所謂:浮想聯翩,沉吟萬象。對人物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對景物歷歷在目、身臨其境。

三、體味教材中的語言美,提高品味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人物和情節,還必須使學生對作品的語言美有所感受。葉圣陶先生說:“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文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一句也不要輕易放過,一個詞也不要隨便對付……把它的滋味讀出來?!苯虒W時,教師必須依憑課文中的字、詞、句、段,以簡練、準確、形象的語言,啟發、點撥學生,揭示語言文字的內涵,使其對所學的詞、句形成具體的形象。如《燕子》這篇課文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边@里寫景的詞語是“蒙蒙細雨”、“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各色鮮艷的花”、“光彩奪目的春天”。用這些詞由形容詞和名詞搭配的短語來描繪春天,貼切而準確。閱讀教學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詞語的搭配形式,更重要的是“品味”這些詞語的含義,讓書中描寫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構成一幅春天的圖畫。學生的詞語豐富了,欣賞、鑒別和創造美的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欣賞教材中的音韻美,提高朗讀技巧

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甚至要熟讀成誦,使學生感受到文中的音韻美。朗讀包括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朗讀,這也是滲透美育的基本方法。教師的范讀,應該充分運用聲音的輕重緩急、抑揚起伏、疏密頓挫,讀出文章的組織結構、思想感情,使學生入情入境。范讀有助于糾正學生的語病,培養語感,使學生更快更深入地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的朗讀,應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下,以聲音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來表達學生的情感,從而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以讀促學,以便更好地體會課文中優美的音韻。如《窮人》第九小節,在學生了解了時代背景和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這樣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用降調慢讀“他會說什么呢?”,用沉重緩慢的語調讀“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了……”,用較高的語調讀“是他來了”,用平靜的語調讀“揍我一頓也好”。這樣先輕聲讀后大聲讀,讀后再體會,讀思結合,提高了朗讀技巧,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更快地“披文入情”,接受情感的熏陶,以便更深刻地體驗美感,獲得更高的審美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師能夠充分發掘語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正確地實施審美教育,教給學生恰當的審美方法,我們的學生就會在正確的指引下大步向前邁進,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作者:曾燕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重興鄉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