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好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
時間:2022-06-11 03:14:00
導語:怎樣用好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為了更好地發揮習作教學的功能,彰顯一定的獨立性和系統性,在各個單元的教材都設置了有針對性的習作范文,保證了教學階段性成果的順利取得,起到了有效的引導作用。對于習作教學的重視,能夠有效地利用習作范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開闊視野,培養創造性思維。
一、當前小學習作范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師采用語文課文的教授方法進行范文教學
在進行習作范文教學的時候,很多教師將其視作教學的代表或者典范,甚至將其等同于習作教學。比如,在對蘇教版習作范文《春天的發現》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而后結合文章,提出一些常規的問題。如:作者到底發現了什么事物?這種方式的結果是,學生僅僅學會了采用何種寫作方式進行寫作,只是簡單地模仿。學生對其掌握得越細致,就越會形成一種慣性思維,具體體現就是在語言應用和寫作技巧方面雷同嚴重。這樣,既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升,也沒有充分發揮習作范文的功能。
2.教師采用讀故事的方式進行范文的閱讀
當前,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教范文”的弊端,認為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維的擴展,讓學生和教師都感到十分厭倦。因此,有些教師逐漸減弱寫作范文的作用。在指導教學接近結束的時候,指導學生進行范文的自讀,教師不進行任何分析和講解,也不給予評判。采取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語言能力不強、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因為范文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甚至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1.提供盡可能多的、具有效仿作用的材料,更好地發揮習作范文的指導性作用
(1)為了更好地運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需要體現習作范文的本質特征,充分挖掘其內在的能力。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具有較強的規范性,能夠當作模板使用,指導作用明顯,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發揮對寫作的指導作用,更大程度提升寫作水平。習作范文的設置是為了引導學生對范文進行理解,而后進行模仿。例如,在蘇教版范文《我的同伴》中,先介紹了同伴的特征,即瓜子臉、小眼睛、瘦身材等,而后,描述了同伴的性格特征,幽默而開朗。學生在閱讀完范文之后,準確找出人物特征,實現對范文中描述方式和手法的掌握,在以后的寫作中就會運用這種描法。這樣,既能提升習作范文的自身作用,又能達到習作教學的目標。(2)采用范文實現對習作的指導與教范文的區別就是教師在習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在“教范文”中,其模式是一一分析文章,逐一對學生進行講解,也就是說,為學生寫作做足準備工作,教師的角色是鋪路人,很難發揮對學生寫作的提升作用,甚至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實際上,教師需要發揮領路人的角色,采取更為有效、完善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發現范文的特點,掌握結構,總結描寫的方法和順序,提升學生創造水平。語文教材具有統一性的特點,習作范文更加標準、規范,操作性較強,尤其對于剛接觸寫作的學生來說,具有較好的模板的功效。
2.發揮習作范文的閱讀作用,實現其拓展的功能
語文教師可以依照習作的要求,提供更多不同角度的范文,目的是拓展學生的寫作領域。有些教師認為教材的范文水平不高,作用不大,可以提供更多優秀的范文,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借助教材范文,實現了對補充范文的引導,將范文進行不同高低層次的劃分,便于不同寫作層次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范文類型。同時,學生的寫作思維被拓展,使學生認識到,多種選材的重要性,著力于不同的切入點,協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
3.發揮習作范文的修改作用,實現評改功能的增強
寫作水平不同,作文類型不同,存在的問題也就不同,教師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在進行習作修改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爭取進行當面批改。另外,也可以教師先批改,進行按期指導和評講,也就是評和講相結合的方式,指出重點,使學生有一個深刻的體會。當前,在習作教學中,后期指導得到重視,尤其是教師的評改。教師需要傳授學生修改的方式和辦法。也就是說,修改范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修改的技巧,而后自我修改作文,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
綜上,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要進行準確定位,最大限度發揮其功能。教師要不斷努力開發習作范文的其他功能,盡快使其脫離“雞肋”的角色,更好地發揮其指導的作用。因此,要積極采取合適的方式,更好地使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實現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仲江云 單位:沭陽縣東關實驗小學
- 上一篇:幼兒教育中語文教材選擇的重要性
- 下一篇:初中語文教材小說細讀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