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7 03:59:00

導語:語文考試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考試分析論文

[內容]

1994年高考語文答卷分析和1995年應試指導

Ⅰ1994年答卷分析

一、總的統計與評價

1.主要統計數據

1994年,廣東省語文高考人數共114193人,全卷統計平均分66.41。從試卷結構、知識內容和能力層次三個方面進行抽樣統計,結果列為下面兩表。抽樣樣品為每一試卷袋的第一份,樣品數2364份。

表1試卷結構統計表┌─────┬───┬──┬───┬───┬───┬─────┐│分卷和大題│小題數│題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全卷│30│120│66.41│13.88│0.55│0.26│├─────┼───┼──┼───┼───┼───┼─────┤│第一卷│18│40│21.81│6.54│0.54│0.40│├─────┼───┼──┼───┼───┼───┼─────┤│一│10│24│12.98││0.54││├─────┼───┼──┼───┼───┼───┼─────┤│二│8│16│8.83││0.55││├─────┼───┼──┼───┼───┼───┼─────┤│第二卷│12│80│44.6│9.53│0.56│0.28│├─────┼───┼──┼───┼───┼───┼─────┤│三│3│8│4.81││0.60││├─────┼───┼──┼───┼───┼───┼─────┤│四│8│22│10.72││0.49││├─────┼───┼──┼───┼───┼───┼─────┤│五│1│50│29.07│7.02│0.57│0.24│└─────┴───┴──┴───┴───┴───┴─────┘

表2知識內容和能力層次雙向表能力識記理解運用分析合計知識語言知識及運用2/4/0.971/2/1.586/16/9.649/22/12.19字形音義2/4/0.972/4/0.97詞語運用2/6/3.812/6/3.81辨句造句1/2/1.583/8/4.874/10/6.45標點符號1/2/0.961/2/0.96文學常識及鑒賞2/5/2.791/2/1.681/3/1.324/10/5.79文化常識1/2/1.681/2/1.68作家作品1/3/1.851/3/1.85文學鑒賞1/3/1.321/3/1.32詩詞默寫1/2/0.941/2/0.94文言文閱讀3/6/3.344/8/4.201/2/1.438/16/8.97字詞解釋3/6/3.343/6/3.34代詞所指1/2/0.541/2/0.54句意理解2/4/2.422/4/2.42信息篩選1/2/1.241/2/1.24文意闡釋1/2/1.431/2/1.43現代文閱讀4/8/4.874/14/5.748/22/10.61代詞所指1/2/1.501/2/1.50詞句理解2/4/2.182/4/2.18信息篩選1/2/1.193/12/4.694/14/5.88文意闡釋1/2/1.051/2/1.05寫作1/50/29.07合計7/15/7.109/18/10.657/18/11.326/19/8.49

【說明】表格中的數字依次是:題數/題分/平均分

2.總的評價

今年廣東的語文成績比較好,比去年提高了2.53分。自1991年參加全國題考試以來,我們的語文成績在逐年上升。從試卷結構和知識結構看,各個部分的得分率是近幾年最勻稱的,這說明我們語文的教學和備考是全面發展的。

具體比較各個部分的情況,第一卷得分提高最多,比去年提高了5.17分,比成績最好的1991年提高了1.2分。作文分是近三年最低的,主要原因大概是今年只有一道大作文,評分控制得稍微嚴了一點,還不是考生寫作水平降低了?,F代文閱讀仍然是全卷得分的低谷,仍然是我們在教學和備考要重點扶植的“落后地區”。

二、語言知識及運用題分析

題1,考讀音和字形,平均分0.55。A項錯在“徑”(脛),C項錯在“弈”(奕),D項錯在“誕(yán)”(xián),選答率31.21%,大概因字旁讀錯了。

題2,考錯別字,平均分0.42,是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題。A項錯在“妄”(枉),B項錯在“磬”(罄),C項錯在“涌”(擁)。A、B兩項的選答率都高于答對率。

題3,考詞語使用,平均分1.96。A項“必須”應為“必需”,B項“違犯”應為“違反”,D項“出生”應為“出身”。

題4,考成語使用,平均分1.85。這四個成語都有“創新”之意,以“不落窠臼”為最易識別。“窠臼”是老套子,蘇取法顏,不能說顏是“窠臼”,“閑筆”也不可能是“窠臼”,因此也可以排除A、C、B項。

題5,考否定句式辨識,平均分1.58。“我何嘗愿意做?”是肯定用反問說出來表達否定,“我何嘗不愿意做?”是否定用反問說出來表達肯定,兩者意思不相同,C是正確選項。在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中,有些一重否定和兩重否定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A、B、D項三組否定句式正是這樣。

題6,考病句辨識,平均分1.00。B項錯在“我的”與“拙見”重復,“后備力量”與“青黃不接”不配搭。C項錯在“勸阻……戒煙”,“勸阻”是勸人不做,把意思表達反了。D項錯在“覬覦”,這個詞貶義,希望得到(不應得到的東西)。

題7,考標點符號,平均分0.96。B項錯在“我呀”后的“!”(,)。C項錯在“我解釋說”后的“:”(,)。D項句號的位置應在引號后(”。)。

題20,考修改歧義句,平均分0.44,是全卷得分率第二低的一道題。原題有歧義,可理解為“育人財會職業高中”有畢業生歡迎別人聘用,也可理解為“育人財會職業高中”想聘用別校的畢業生,啟事的用意是前者。答錯者情況多種多樣,有的不懂考什么,如答成“育人財會職業高中預聘畢業生啟事”;有的不懂“預聘”一詞是什么,如答成“育人財會職業高中預聘本校畢業生”。

題21,考仿造句子,平均分3.43,是全卷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題。此題要類舉事例又要仿造句式:事例要求有具體的人物、人物的努力、人物的業績;句式要求有表假設的關聯詞語、兩個并列的否定句、結尾用一個感嘆(疑問)句??此齐y實不難。司馬遷及《史記》、馬克思及《資本論》這些例子信手可得。答錯者多是所舉不符合“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的要求,如答成“某某同學”(考上大學)等等。

三、文學常識及鑒賞題分析

題8,是文化知識題,考傳統禮貌稱謂使用,平均分1.68,是全卷得分率第二高的一道題?!傲睢笔欠Q對方親人的敬辭,“令尊”是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媛”是尊稱對方的女兒;A、B兩項都是稱己方,都錯了。“家”是稱自己親人的謙辭、“家父”是謙稱自己的父親,所以C項也錯了,因為C項是稱對方的父親。

題9,考基本篇目的作家作品,平均分1.85。答錯最多的是A項,錯在“巴爾扎克”(莫泊桑)。B項錯在“諸葛亮”,D項錯在“魯提轄”。

題10,考詩歌鑒賞,平均分1.32。第三、四句不是從“描寫”轉入,也沒有“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潔氣節”,因此C項的分析不確切。

題19,考基本篇目詩詞默寫,平均分0.94。第一小題白居易的《憶江南》,在初中第三冊,因時久遺忘了,得分率才37%。不少人把“勝”字答成“似”,把“藍”答成“藍”、“蘭”。第二小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高中第六冊,得分率56%。許多人把“驚”答成“金”、“浪”、“波”。

四、文言文閱讀題分析

題11,考字的解釋,平均分1.30?!皶簳r”與“片刻”,“辜負”與“違背”,意思相近,放進文中解釋,C項確切一些。答錯得多的是D項,“實負初心”是裴晉公的話,他說自己“辜負”(對不?。┰瓉淼南敕?,這解釋就不通。

題12,考詞語解釋,平均分0.93?!笆苤?,受他人之知遇;知,知遇。“受知裴公”,是被裴公賞識、受到優遇。A項錯解釋為“被……了解”,A項是正確選項。

題13,考詞語解釋,平均分1.11?!鞍滓隆惫艜r常指未仕者。“白衣時”,聯系下文“約他日顯達”,也該是指“未任官職時”,所以B項是正確選項。

題14,考代詞所指,平均分0.54,這是文言文閱讀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題。兩個單“某”字同出現在一段說話內,應該稱同一個人,且一般都稱己,不然會引起指代混亂。從上下文看,只有某(a)初時與裴公相約,才有后來某(b)埋怨裴公不以輔佐相許,再有裴公議論某公(c)云云;如果這三者不同指一人,上下文脈就不通了。

題15,考句意理解,平均分1.33。87%的考生答對了“有異于初”,可見難點在“不以輔佐相許”?!拜o佐”,是“輔弼”、“輔相”。文段第一句就是“裴晉公為相”,還有什么不肯答應去輔佐(助)某人的問題呢?所以C項是正確選項。

題16,考句意理解,平均分1.09。答題的關鍵是懂不懂“赭衣”的意思。赭,是紅褐色,用赭(石)染衣為古代囚服。穿上赭衣的罪人,怎么會“人們就不敢冒犯他”?因此B、D兩項是不對的。C項表述混亂,穿上赭衣“人們”就不敢觸犯法令,豈不是人人成了罪人?所以只有A項是正確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