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嘗試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9:58:00

導語:閱讀教學嘗試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教學嘗試管理論文

近年來,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部分課文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直奔中心閱讀教學法是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直接捕捉課文中最能體現中心的部分進行讀、議、分析。直奔中心教學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學生開篇通讀課文,從結構入手,盡快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緊扣課文中心,抓住結構的特點,找出規律,再向一般擴展;或先奔課文的高潮部分,抓住中心,再牽動起因,經過,繼而層層分析。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是逆向思維能力。

我在直奔中心閱讀教學中,一般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一、從抓中心詞入手。

有些課文可采用提煉中心詞為直奔中心的突破口。我在講授《一個蘋果》一文時,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在戰火紛飛的夜晚,我被這種出自階級友愛的戰友間的關懷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做的淚花。)直奔句中的中心詞“關懷”,再抓住各相關部分迂回開拓,牽動起因、經過。如: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物,蘋果是怎樣來的;戰士間是如何傳遞蘋果的,一共傳遞幾次;找出描寫蘋果的句子,畫出描寫戰友們干渴的句子等問題。通過認真思考,仔細琢磨,反復讀、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并開拓了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二、從抓中心句入手。

《幸福是什么》這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導下,經過親身的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的故事。文字淺顯易懂,篇未點題,中心突出,如果教學仍從部分出發,沿著字、詞、句、段的順序講讀,學生則會感到味如嚼蠟。教學時,我在學生通讀課文后,引導學生單刀直入中心句“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作為突破口,再順著這條中心線索向前逆推、讀、議全文。根據文章的結構,我是這樣處理的:在學生掌握中心句后,然后用“三個牧童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是怎樣體會到自己‘幸福是什么’這個念頭的?”“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逆推擴散去理解課文,最后根據板書內容,按作者的寫作)順序總結全文理順作者思路,這樣把學生的思路和文章的思路統一起來,收到了點面結合的整體性效果。

三、從抓中心段入手。

《落花生》一課敘述了作者一家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過程,重點是議花生。教學時,我采取直奔課文重點段--議花生為突破口,用“誰的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父親的話有哪幾層意思?”“作者理解父親說話的意思嗎?”“從哪看出來的”?“你理解了嗎?你能用實例說明嗎?”等問題。通過讀,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中心思想,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真正含義。接著再從“作者全家吃的花生是哪里來的?”導入文章第一段種、收花生。最后,再按作者思路和板書內容總結歸納理順文章原有的順序。從實際效果看,學生能牢牢掌握課文的中心段落、中心句和全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題。

實踐證明,直奔中心的閱讀教學法,突破了舊的五環節課堂教學結構的框框,使學生在課堂前20分鐘的最佳時間內發揮最佳思維能力,捕捉到文章的主脈、中心,抓住主要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奔中心閱讀教學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根據課文特點因文而定。有些課文,像說明文、議論文和課文線索較多者如《凡卡》等課文就不宜使用這種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