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訓練效率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4:37:00
導語:口頭訓練效率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聽話、說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要求高年級學生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轉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語言具有交際功能,能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跨世紀人才,良好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人才必備的素質。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是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
一、從實際出發,提高效率
1.常態性。不增減課時,可利用學校安排的“興趣課”每周一節進行有意識訓練。不另挑選口頭語言特別好的學生,而是讓全班同學同時參加訓練,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集體氛圍。
2.優化性。適當配備有助于學生提高口頭語言能力的硬件,如購置講故事、相聲等語言藝術的音像資料。平時,家庭作業的形式也要作靈活安排,如布置“說話”作業,把作業錄在錄音帶里。
3.民主性。教師發揚教學民主,善于傾聽學生意見,放手讓學生討論、爭論、辯論。學生說錯了,絕不挖苦,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個個躍躍欲試,各抒己見的口頭語訓練氛圍,增強訓練的主動性。
4.層次性。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口頭語言訓練規律,從說好一段話到講述見聞、敘述事情;從說準到說順、說完整。
5.科學性??陬^語言訓練使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關鍵在于要教給學生說話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引用名人名言、歷史典故等表達技巧,做到論證邏輯嚴密、充分有力。
6.示范性。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要努力加強語言修養,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語言功夫,講究句式的選擇,詞語的錘煉,使自己的語言清晰流暢,形象生動。
二、形式多樣,訓練到位
重復的語言訓練顯得較枯燥,小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這就需要教者設計多種訓練形式。
1.正音。發音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口語發展。在說話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全班性的錯誤讀法以及個別同學發音方法不正確進行糾正,杜絕一錯再錯。
2.創設全天候普通話的班級語言環境。要求無論上課、下課、師生溝通、同學交談都自覺使用普通話。大家都講普通話,就不會感到別扭,天天都講就會越講越流暢。讓學生在大環境中學習規范語言,實在是事半功倍。
3.糾正方言。本地口語習慣影響學生規范口頭語言的發展,更阻礙書面語言的表情達意。在日常教學中,在與學生交談中,時時處處注意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及時糾正不規范的方言口語。舉出方言與規范語言表達易混淆的例子,加強指導并提議多練。
4.加強朗讀、背誦訓練。朗讀、背誦是把規范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規范的口頭語言的一種有效訓練途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使口頭語言表達賦于感情色彩,易于表情達意。
5.口頭復述。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選擇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訓練學生有條理地、連貫地說話的技能。
6.看圖說故事。圖畫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容易引起學生的說話欲望。選擇能反映兒童生活的畫面,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說出完整的故事。
7.討論。討論不局限于課外。在課堂上討論,抓住問題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各抒己見。充分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的才智,提高口語訓練的自覺性。
8.辯論。發掘同學普遍關注的問題,分正反雙方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社會、對問題的認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辯論中發展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學會明辨是非,發展思維能力。
9,每天背誦一句名家警言,每天說一件新聞,堅持不懈,積少成多。
10.鍛煉當眾說話的膽量。創設讓學生當眾說話的機會,如站起來說話,站在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眼看前方,態度自然大方,多給予鼓勵和幫助。
11.說話有禮貌。具體指導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對長輩說話的語氣、態度以及用詞要得體,指導學生在不同的場合說話注意音量控制,表現出人人都說文明話的新風尚。
總而言之,口頭語言訓練要以能力的訓練和習慣的培養為中心,以教材內容和生活實踐為載體,將訓練落到實處,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 上一篇:國家林業發展比較研究論文
- 下一篇:口語交際訓練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