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創新思維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7 06:28:00
導語:語文創新思維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江總書記說:“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鼻安痪媒Y束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也強調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梢?,實施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而創新思維又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所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是小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創新思維的火花,積極引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莫大的好處。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以下一些做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一、鼓勵質疑,發揮創新潛能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進一步說,疑是創新的開始,也是創新的動力。質疑中蘊含著創新的萌芽,質疑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并鼓勵學生質疑,經常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發揮創新的潛能。在學完《冬眠》時,學生提出“氣溫降到7攝氏度,刺猬才進入冬眠,后來又說刺猬冬眠時地窖里溫度總是在8至10攝氏度之間,這不是相矛盾的嗎”;在教學《我的戰友》時,學生提出“戰士離敵人這么近,而身上燃燒發出的濃重的棉布焦味,不會使敵人起疑心嗎”;還提出“火勢這么猛,作者與又這么近,這火為什么只燒在身上呢”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但表揚提問的同學,還讓他們自已通過思考、理解、討論等方法,去尋求答案。在質疑-明理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不僅深入理解了課文,還點燃了智慧的火花。二、引導求異,培養創新精神求異思維是以假設能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好幾種好方法為基礎,從不同方向尋求真理的過程,這就必須涉及推測、想象、創造等方法。但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或從眾心理,往往不習慣于深入思考問題,強化自己的獨立見解。所以,引導求異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我努力使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引導他們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探索,鼓勵發表個人的獨特見解,提倡一問多解、一題多議,發展創新思維。如在《豐碑》一課中寫道,在老軍需處長死后,“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當我要求學生回答“這個手勢表示什么意思”時,有的同學就從原文中找到了“好像要向戰士們借火”,這時,我讓同學們再想想這手勢還有沒有表現其他意思的可能。學生就討論開了,有的說是老軍需處長要戰士們不要管他,繼續前進;有的說是軍需處長鼓勵戰士們不要怕困難,勇往直前……這些不同的答案,既加深了課文的理解,又賦予文章以新的內容。三、提倡爭辯,發展創新思維爭辯可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求異創新。因為爭辯的基礎是不同觀點之間的爭斗,它必然會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去探求不同見解的各自的依據,這就給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營造寬松的環境,創設良好的氛圍,提倡學生之間的爭辯。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學生對“劉備三人第三次到隆中時,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這一做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這樣做很不值得,因為他們這樣做,諸葛亮是不會知道的,何必走那么多的冤枉路;有的認為這樣做很值得,因為他們這樣做并不一定要諸葛亮知道,他們是在表達了自己的誠意。學生經過一番爭辯,最后認為第一種做法符合現代人講究辦事效率,在現在這樣的時代,這種做法也未嘗不可;但結合當時的年代,第二種做法也并非不值得,這恰恰是劉備求賢若渴的表現。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既深刻領會了文章的中心,又鍛煉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四、展開想象,促進創新思維想象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因此,教師應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積極的思維,展開想象,促進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豐碑》一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老軍需處長死后的樣子,想象軍需處長臨死前的情景,同學們就從老軍需處長“倚靠一棵枯樹坐著”,想到他可能是太冷,走不動了,又不想連累其他戰士而這樣做的;從他“半截紙卷的旱煙還夾在手中”想到他也許想靠旱煙那微弱的熱量來溫暖自己寒冷的身體;從他“神情十分鎮定,自然”,想到他可能對自己把棉衣讓給戰士穿,盡到一個軍需處長的職責,內心覺得很坦然……又因為軍需處長的自我犧牲精神是本文的中心,于是我又讓學生想象他讓棉衣的事,學生的想象很豐富,發言很熱烈。在想象的過程中,既豐富了課文的內容,進一步地明確了文章的中心,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傊瑒撔滤季S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用銳利的眼光,去發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加以正確的引導、訓練,不斷提高學生思維的能動性、獨創性,為造就21世紀的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 上一篇:教師認識能力管理論文
- 下一篇:閱讀教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