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五心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0 04:07:00

導語:語文五心教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五心教育教學論文

語文教學是一門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工具學科。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學科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重要意義?!惫湃嗽疲骸拔囊暂d道”。這不僅說明了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有強烈的藝術性,它還是德育因素最豐富的基礎工具學科。那么,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運用這一工具去引導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汲取文中營養,培養“四有”新人,就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責任。尤其是目前在我市中小學生中轟轟烈烈地開展的“五心教育活動怎樣在語文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更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拔逍摹苯逃暮诵氖乔楦薪逃?,語文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此為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語文課堂的教學,完成“五心”教育的任務。

一、選準最佳結合點,潛移默化

語文教材內容廣泛,較其它學科相比,進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些情文并茂的文字無不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五心”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即是情感的滲透、語言的感染,是師生感情的交流?,F行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許多優秀作品無不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民的生活情景、斗爭業績,字里行間洋溢著高尚的道德情操、樸實無華的生活態度、平凡而偉大的人生道路,這些都是我們進行“五心”教育的極好教材。語文教學要緊緊把握住作品的時代脈搏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現實意義,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教育,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與作品產生共鳴,“五心”教育即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不要只局限在宏篇大論或典型形象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平凡的話語、樸素的感情、真實的事件中所體現出來的深刻的內涵,去進行入情入理的滲透。教學中要認真尋找最佳結合點和具有豐富內涵的知識點,使之附著有物,“牽一發而動全身”。如在講解《馮婉貞》一文時,要緊緊抓住她的“情、謀、志、智”四方面的特點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她的“吾村將齏粉乎”的“戚然”這情;“莫如以吾所長攻敵所短”之謀;“吾必盡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無不是中國人民近代抗暴斗爭的光輝寫照,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使他們看到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斗爭精神,喚起他們熱愛祖國的感情。那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靈,樸實的語言,果敢的行動將潛移默化為動力,成為鼓舞學生為中華民族富強而奮發學習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優秀短篇小說《七根火柴》中的“無名戰士”在犧牲前“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向正北方”的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他一心想著戰友,一心想著部隊的舍己為人的精神不正是共產主義精神的寫照嗎?當同學們讀到:“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開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里面并排著一堆火柴,象一簇火焰在跳起?!睙o不更加莊嚴肅穆,更加感動,這哪里是火柴,這分明是一個紅軍戰士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紅心?。∵@愛心聚集在無名戰士在生命最后時刻與死神搏斗中,這愛心體現在無名戰士對戰友對部隊的深情厚意之中,這不是最誠摯的愛的奉獻嗎?巴爾扎克說:“感情是一種熏陶的力量”,無名戰士的高大形象與同學們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學們從《七根火柴》的特殊的愛的氛圍中得到了啟發,認定了自己學習的目標,把握了做人的方向。

“五心”教育的社會意義是廣泛的,它是提高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突破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穩定團結的根本需要。語文課堂教育便是其中最有利的渠道?!吨袊皹颉芬晃摹摆w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早在十三世紀,蘆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在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些樸實的敘述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國石拱橋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說明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是值得驕傲的民族。這些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宏偉建筑不正是中華民族自強自立精神的光輝寫照嗎?作為現代的青年學生,應當為我們祖國古老的文明而自豪。語文教師要以此為突破口教育學生從祖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挖掘寶貴的民族精神,以石拱橋、長城、運河等舉世聞名的建筑中去澆筑堅強的民族意識,使學生從小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對祖國前途的堅定信念。

二、聯系學生實際,有的放矢

我們這一代所面臨的是一條曲折而艱辛的探索之路,將要遇到激烈而殘酷的社會競爭,語文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語文教學這塊陣地來培養我們的學生的創造精神、適應能力、熱情精神、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以適應未來世界的需要。在課堂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是要確立明確的教學目的,它是達到理想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關鍵。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作品的時代脈搏,確立明確的教育主導思想,這樣,就會使作品中所洋溢的感情適應當今的現實,使學生與作品中的感情產生共鳴?!扼A路梨花》寫于1977年黨中央重提“向雷鋒學習”之時,經歷了十年浩劫后的祖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被”破壞無遺,為了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當時,黨中央重提這一題詞是很有必要的,是非常及時的。雷鋒精神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以及我們今天開展的“五心”教育活動有密切的聯系,在確立其教學目的時要緊緊抓住雷鋒精神的實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來教育我們的學生如何去實踐人生的價值?!袄婊ā笔窃颇线吘车貐^一位哈尼族小姑娘,他和他的伙伴把在深山建筑茅屋、方便過往旅客當做他們義不容辭的義務。教師在講授這課時要圍繞作品中“七次”寫“梨花們”的助人為樂,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性,體會其作品的藝術性。作品細致地表現了小茅屋作為時代精神的產物,給予人們的方便與溫暖,展現了雷鋒精神經久不衰的生機和世代相傳的過程,他即是顯現“梨花們”樸素美好的心靈,更是他們向社會奉獻愛心、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為重的最好的見證。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也不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闭怯捎谖闹小袄婊▊儭睙o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學生,他們才會產生向梨花學習的良好愿望,教師抓住這良好的契機,讓同學們去體會什么是真正的愛心,怎樣去關心別人,讓同學們懂得“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保ǜ璧拢┊斈阕谡n堂上幸??鞓返膶W習時,你是否意識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希望工程”與你無關嗎?當班級同學們經常為學校做貢獻時,你是否覺得你應該做點什么?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是和雷鋒精神緊密相連的,是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連的,這也是人類社會能夠和諧美好之所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這些活生生的榜樣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行教育,無論是在長征途中的無名戰士,還是邊寨小村的梨花姑娘,也無論是六十年代的雷鋒,還是改革大潮中的徐洪剛,他們的助人為樂、勇于奉獻的精神,永遠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五心”教育的典型。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個年青的共和國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曾為時尚,雷鋒、徐洪剛等英雄形象已成為學習的楷模,但當改革大潮洶涌撲向國人腳下,也曾出現了些不盡人意的事情,而“五心”教育正如一場拯救中華民族精神危機的及時雨,滋潤著久旱的干田,“關心獻給他人”、“愛心獻給社會”則又是最好的體現,這種情感的力量是我們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動力,任何文學作品都滲透著感情,它是文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形象的生命。對學生來說,首先是文學作品的形象感染了他,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然后才接受和理解其中思想、學習其榜樣,并以此做人、從事。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藝術美之時,還要使其自覺地接受作品中的美丑、善惡、是非,這樣也就會從作品中汲取營養,產生愛心,才會使其心理感受健康和諧。

三、注重情感體驗,以情理動人

現在的中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是繼往開來的主力軍,如何通過語文課教學去開啟學生們的心靈是我們語文教師應努力把握的中心環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著眼于思想素質的教育,然后才是語文知識的融匯貫通。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自己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蓖镜摹痘貞浳业哪赣H》對學生產生了較強烈的感染力量,朱總司令的孝悌美德直接影響了學生,他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親的形象,唱出了一曲發自肺腑的對千千萬萬偉大的勞動婦女的深情頌歌,為后人孝敬父母、尊敬人民做出光輝的榜樣。作品中淡淡的記敘、樸實的話語、誠懇的報答、深情的思念,樸實無華、催人淚下,那聲聲激情感人的傾吐真使教者感動,讀者動心,這懷念的深情,這崇高的境界,處處感染著讀者——我們的學生,抓住學生熱愛母親的純樸心靈與作品中的形象溝通就會產生感人的力量。在朱太夫人的淳樸身影中,同學們仿佛看到了自己母親的辛勞,仿佛聽到了母親那慈祥的教導。那么“母親不愛吃魚”、“媽媽愛吃魚頭”就只不過是個美麗的童話。有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母親病了,照樣起早做飯,照樣最后一個上床休息,照樣叮嚀孩子天冷多穿衣服。母親是孩子們的守護神,不孝敬母親就是褻瀆了神靈,不孝敬父母,怎樣會關心別人,不尊敬父母,怎么去愛祖國、愛人民。朱總的光輝榜樣為同學們所折服,把“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快樂的生活”,為自己的座佑銘鞭策自己,效忠于祖國,盡忠于人民。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中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是一刻也不會平靜的,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感情共鳴、適時的情感渲泄,以滿足他們樹立信心、擺脫逆境、顯示才華的心理需求。語文課文的大量情理兼備的好作品正是我們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樹立堅定信念的最好教材?;瘜W家諾貝爾在一聲巨響后的濃霧中帶著滿身鮮血高聲狂呼:“成功了”!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戰斗者的忘我精神、百折不回的奮斗精神,而信心,則是其力量的源泉,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會產生堅實的行動,才會澆灌出理想的花朵?!独硐氲碾A梯》、《畏縮錯誤就是毀滅進步》、《說謙虛》、《談骨氣》等許多優秀篇目中的富有哲理性的論述,無一不是我們對學生進行“五心”教育的極好材料。在教授這些課文時,要讓學生自己充分展開思維,去尋找課文中感受最深的內容,體會其深刻的內涵,讓學生充分理解:“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謙受益,滿招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言名訓;讓其感受到:“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去體會“理想的階梯屬于刻苦勤奮的人,屬于珍惜時間的人,屬于迎難而上的人?!笔箤W生們通過這樣的學習認識到:“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p>

語文教材中所體現出來的古今中外的許多優秀作品無不是作者有所感而發,有所感而做,他們經歷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目睹了國家的興衰動亂,對社會對生活有著深刻的體驗與感受,他們的創作沖動正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藝術熏陶的極好內容?!蹲詈笠徽n》那生動細膩的描寫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課文中小主人公小弗朗士得知是最后法語一課時思想感情的急劇變化;他回答問題時的復雜心理活動;暗下決心學好自己祖國語言的決心;還有教室里環境氣氛的渲染,課堂后面所有鎮上來聽課的人們的神志的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莊重的服飾之細節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法國人民在即將失去自己祖國語言時的悲痛之情。尤其是“祈禱的鐘聲響了”之后,韓麥爾先生悲憤的形象描繪——“用盡全力在黑板上書寫‘法蘭西萬歲’!”;他慘白的臉色,打著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這“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強烈地感染了每個學生,在這種愛國主義的氣氛中得到教益、受到啟迪,當自己的母親被別人漫罵時你卻無力去幫助,你的心理會平靜嗎?當外國侵略者霸占了你的家園,進行奴化教育之時,你還會平靜嗎?小弗朗士正在經受著這樣的災難。我們祖國從三十年代開始不也是飽受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蹂躪達十四年之久嗎,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會對國事漠不關心嗎?還會去追隨那崇洋媚外的出國熱潮嗎?這樣的課堂氣氛是嚴肅的,同學們的感受也是強烈的,這種愛國主義的情緒就會如“一粒種子以強烈的暴發力破土而出”,它的芳香就會和民族精神融為一體,長久地滋潤大地。那么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將會牢牢地扎根于他們的心靈。

“五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活動,他也必將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它是一種潛移默化而又實實在在的教育、影響。在今后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把“五心”教育放在首位,使“五心”教育與社會實際需要接軌,使我們的下一代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