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10 10:13:00
導語: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學習理論,更新觀念
語文教學改革要深入下去,必須進一步學習當代國內外有影響的哲學、教育學、心理學、思維科學、語言學、文藝學、系統論、控制論等方面的理論著作,緊密聯系語文教學的實際,深入探討語文教學的規律。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我認為,與語文教學改革有密切關系的新觀念至少有以下八種:1,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觀念;2,貼近生活,講求實用,課內外結合的大語文教育觀念:3,為全面提高未來人才全面素質服務的觀念;4,新的人才觀、教材觀、質量觀;5,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測量、教學評價整體改革的觀念:6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寓教于學、重視審美情操及協調發展的觀念;7,教法改革與學法改革同步進行,既要讓學生學會,又要讓學生會學、樂學的觀念;8,在開發智力的同時,重視開發非智力因素的觀念。
在學習教育學理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以更新觀念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測量和教學評價的改革,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一定會出現一個新局面。
第二,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語文教學改革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工程,牽涉的面很廣,需要探索的問題很多,改革實踐的內容也很豐富。目前,主要應該探索和實踐的有以下四點:1,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聽、說、讀、寫活動,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2,探索精講精練、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克服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教學的計劃性和科學性,特別是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3,探索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之間的關系,精讀課文、課內自讀課文和課外自讀課文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積極參與朗讀、課上討論、分角色表演、課外小組等活動;4,探索如何減輕師生的課業負擔,把精讀、略讀、速讀結合起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第三,古為今用,養成習慣
我們要科學地對待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吸取其精華,結合時代的需要,加以借鑒和改造。同時。還要看到這些經驗的歷史局限性。拋棄那些與時代精神不相符的經驗。著名的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專家張志公先生對傳統語文教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了傳統語文教育的一些寶貴經驗:集中識字和寫字分別、分步驟教學;閱讀訓練原則是“文”“道”不可偏廢,方法是“熟讀精思、博覽”;作文訓練的原則是“詞”“意”并重,步驟是先放后收(寫放膽文),方法是“多做多改”(自己多改)。
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非常重視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它包括:1,認真閱讀的習慣;2認真寫作的習慣;3,專心聽話的習慣;4,禮貌說話的習慣;5,堅持自學的習慣。
第四,洋為中用,保持特點
劉國正先生說:“我們的語言同外國的不同,這是我們的語言的特殊性;但各種不同語言又有其共同的地方。這是共同性。我們的語言具備的這兩重性,決定著語文教學改革一方面要以總結自身的經驗為著重點,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吸收外來的經驗?!狈叛垡恍﹪业恼Z文教學改革經驗,我們開闊了眼界,可以從中學習一些有益的經驗來推動我國語文教學的改革。
魯寶元先生在《談談國外的語文教學改革》一文中做了簡要的概括:
1語文教學的改革運動往往是政治、經濟領域的變革所促成的。而成功的改革往往是因為它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如在閱讀訓練中,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也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科技語體和實用語體的能力。在寫作訓練中,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寫一般生活文、意見文的能力,也注重培養學生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的能力。在聽說訓練中。不僅要使學生具備說話、討論、演說、報告等一般說話能力,還要使學生具備把話說得有效、得體的能力,在教材方面,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除去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之外。增加科技文和實用文的分量。
2世界上一些先進國家對整個社會科學基礎理論都非常重視。如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以及這些學科的許多分支學科的研究,都和語文教學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關系。
3大力開展語文教學改革的實驗,不斷加強實驗的科學性,是國外語文教學改革的又一條成功的經驗。
總之。面對語文教學的現狀,既看到十幾年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有了很大的進步,又看到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改革;回顧語文教學改革的歷史,既看到道路的曲折,又認識到深化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正視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認清改革的發展趨勢,更新觀念,繼承借鑒,一個既有科學性又有民族性的中國特色的語文教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有希望的。
論文關鍵詞: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更新觀念;大膽實踐
論文摘要:語文教學改革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工程,牽涉的面很廣,需要探索的問題很多,改革實踐的內容也很豐富。正視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認清改革的發展趨勢,更新觀念,繼承借鑒,一個既有科學性又有民族性的中國特色的語文教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大有希望的。
- 上一篇: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論文
- 下一篇:環境保護日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