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詩的意境領悟
時間:2022-04-28 05:10:00
導語:語文教學詩的意境領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語文教學對象為青少年,其審美觀、情感正處于培養的最佳階段。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意境絕美的詩篇,因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感知,使其較好地領略詩的意境,提高文學素養及對美的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培養學生對意境的理解往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本文將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詩的意境領略進行探析。所謂意境,即為抒情性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意境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為唐代王昌齡《詩格》中。王昌齡稱:詩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所謂物境為客觀的景象之境,情境為主觀的感情之境,意境為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的高度融合。可以說,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通過對境象的把握與經營得以達到“情與景匯,意與象通”的。這不僅是創作的依據,同時也是欣賞的依據。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引人了大量的古代優美詩詞。如何引導學生對詩的意境進行正確的領略,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及文學素養,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通過實踐教學及相關課題探討,筆者對中學生領略古詩詞意境的難點及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詩的意境領略分析如下。
一、詩歌教學中的難點
在現實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把詩歌的鑒賞講成了知識灌輸課,將詩歌四分五裂,降低了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變成了簡單的詩歌背誦。對學生詩歌學習情況進行的調研顯示:中學生對詩歌的喜愛程度,感到有興趣的,高中為2.9%,初中為15.7%;感到一般的,高中為85.5%,初中為82.1%;不感興趣的高中為11.6%,初中為2.2%。可見,中學生對詩歌的興趣程度處于“一般”的最多,而感興趣的程度最低。而對于詩歌教學方式的調研,結果如下:期望意境教學的為71.2%,期望原創教學法的為56.1%,希望延續當前教學法的為11%??梢?,大多學生希望對詩歌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對于詩歌意境的教學方式,學生較為喜歡,學生希望能夠在詩歌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情感及文學素養。而大多數學生對于當前的教學法較為抵觸。此外,原創教學法,即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創造詩詞,獨立營造詩中的意境,學生也較為感興趣。
二、詩的意境領略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捕捉意象體味意境
意象對于詩詞意境的營造顯得尤為關鍵。如“孤雁、枯藤”等意象描繪的意境多為給人以“憂愁、憂傷”之感;而“青山、綠水、紅杏”等意象所營造出來的則是歡快的意境。因此捕捉意象或詞眼對于把握整篇詩詞的意境是一個關鍵點。如李白的《皇基南天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領略該詩的意境,我們首先可以捕捉該詩詞的意象: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邊。然后引導學生想象該詩的意境:江水從遠處奔流而至,南天門從中切斷……抒發了作者雄放的豪情壯志。
(二)了解寫作背景
由于學生和詩人不是處在同一時代和同一環境,學生對于當時的歷史、器物、服飾、風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閡。要使學生更好地進人古詩詞作者所營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學生理解這篇詩詞的寫作背景,知道詩人寫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達的思想如何以及詩人的詞風如何。只有明確了系列的寫作背景,才能更好地來理解、把握整篇詩詞,進而領略其中的意境。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詩:“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辈粌H需要在教學中誦讀,點出意象,更需要了解作者的處境及寫作背景。詩人孟浩然生活在開元盛世,是盛唐時期山水田園畫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終身布衣。該詩為詩人科場失意后漫游時期在建德江邊的感慨。因此,該詩中不論是煙渚、天低樹、月都抒發了詩人羈旅愁思,給人以“最難消遣是黃昏”之感。
(三)原創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原創教學法對于學生對詩的意境的理解及文學素養的提升有較大幫助。如在某一教學案例中,讓學生寫一首李商隱出世風格的詩詞,營造一種唯美脫塵的意境。然后對各自所寫的詩句進行交流、探析。很多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意境的理解。一個學生有一篇題為題》的詩句寫得較為成功:“霧環半山青外天,光風霽月更山間。碧霄踏霧尋齋壇,何奈嵐山茂林間。忽聞林間碧玉簫,見尋翩者驚鴻女。生涯樨木化清露,此若西水若蟾光?!痹撛娪谩办F、光風、霽月、碧霄、茂林、鴻女、清露、齋壇”等意象,較好地營造出了出世之風以及脫俗的唯美意境。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原創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古詩要表達的情感,也可以使學生領會到詩詞中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和意味深長的意境美。
古詩詞中的意境變化多樣,美侖美奐。在現代教學實踐中,詩詞教學方法也將會繼續改進。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不斷引導學生領會古詩詞中的意境,將對中學生文學素養、情感、審美藝術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 上一篇:農業科教全后工作打算
- 下一篇:全區開展學生科技創新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