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口語表達論述

時間:2022-08-18 11:05:04

導語:語文口語表達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口語表達論述

在我們的課堂上,為我們的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口語鍛煉環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特別重要,這也是身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責任。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往往會成為影響人生成敗的重要因素。在學校,一個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很好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或者向他人請教清晰正確的表達出來,別人才能夠更好得理解;在社會人際交往過程中,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溝通,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就是語言,用美妙的語言表達情感,表現意圖,體現修養。這種良好的表達能讓你的行動錦上添花。

但是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讓學生回答問題,他們或者詞不達意,語病多多;或者反應遲鈍,囁懦難言;還有的顛三倒四,語序混亂;,詞匯缺乏等等。實驗表明一次失敗的發言往往會給一個孩子心頭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長此以往,當這種自我否定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我們說,這個孩子的一生不再明亮。所以說擁有良好的口才,才有陽光人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是書面表達的重要基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尤其重要。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確口語表達的重要性及如何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就此,我談談幾點看法:

一、何為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是一種基本的學習和生活能力,它和我們的寫作能力、生活能力、組織能力一樣都是人智慧的一種反映。它是一種用口頭語言準確、恰當、生動地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良言一句三冬暖,巧妙表達才能和諧交往,如虎添翼;詞不達意,往往處處受限,步履維艱。古人說:一言能興邦,一言能喪國;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西方一位哲學家也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并獲得世人的敬仰,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能力。因此,好的口語你、表達能力是一生的財富,是事業成功的基石。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首先必須讓學生獲得正確且清晰的信息,老師要清楚的表達自己所提問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效的思考并組織語言,進而清晰的表達出來。其次,“聽”是學生在課堂上獲取一切知識的先決條件,專心的聽就那從老師和學生那里獲得信息,從而更快更好的積累規范口語表達方式和方法,為口語表達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抓好學生的聽先要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讓他們明白傾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小學生的傾聽意識,因為小學生的思維集中時間比較短,所以很難聚精會神的聽完教師的課堂內容,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讓學生樂于聽,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力求讓教學直觀、生動、有吸引力,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傾聽方法并以多種形式的鼓勵措施促進學生傾聽,從而為促進學生表達創造先決條件。

此外,“讀”是學生與文本形式的課本溝通的首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每一篇課文的時候都要先讀課文,在讀中去識字,在讀中去理解詞句的含義,在讀中去規范口語表達的方法和方式,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說,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石。當然,讀要想真正為口語表達奠定基礎還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培養和輔導,不能讓學生盲目的讀,惹事要指導學生把文中孕育的教學資源化成自己的知識、情感和能力。在指導學生讀文時,最關鍵的是要給學生樹立確定恰當的目標和具體指導。這個目標不是簡單的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而是要具體的指導學生如何去做才能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也就是讓學生明確要讀正確,要認識哪些生字;要讀流利要怎樣處理詞句之間的停頓;要讀出感情要弄懂哪些詞句的含義、作用及上下文之間的聯系。在這樣的目標的指導下,才能讓學生真正讀懂、讀透課文。教師長此以往的這樣引導學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去引導,實際上就是在指導學生學會知識,形成能力,理解感情。這樣是讀才能讓學生學會積累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并將它化為自己的表達能力,促進自己是的口語表達。

三、尊重學生,為學生創造表達機會,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

許多學生不會表達的原因是不愿表達,而不愿表達的原因是怕說錯了挨批評或被別人嘲笑,所以教師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發言,上課是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即使學生答錯了也要對他們參與發言給予肯定,鼓勵繼續發言,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而且要細心挑選一些難度較低的話題,給每一個學生表達的機會,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表達興趣。教師也可在班級課堂過程中舉行一些演講比賽、辯論賽、口語交際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輕松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也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好的口語交際的學習機會。

所以教師必須抓好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一副好口才,首先要敢講,不管在什么場合,講話都不緊張,能把自己想說的,或準備好的講出來;其次要做到講話有內容不空洞,邏輯清晰,有說服力、有感染力、有文采;再次是要會傾聽,中國有句話叫作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可見聽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好的口才還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平時看到一個小故事,一句好詩,一句名人名言,我們必須有一個好的記憶力,把它們記下來,以后在講話時加以運用,使講話有水平;好的口才還必須有一個好的思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想到的才能說到。所以,練口才還要練思維。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是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只能起到指導作用,最主要的是靠學生自己勤加練習,從而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