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體驗式教學對策研討

時間:2022-08-21 11:33:42

導語:語文體驗式教學對策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體驗式教學對策研討

體驗式教學,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與過去的傳統教學方式不同,體驗式教學更加強調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它是指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行為,為學生設置各種課堂情景,引導學生動手動腦,通過切身的體驗行為,學習并掌握知識。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就多次提到了“體驗”一詞??梢婓w驗式教學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已經受到了高度重視。本文就對中學語文中體驗式教學策略進行了一個探討。

1、中學語文實現體驗式教學,轉變教學思想是基礎體驗式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位置。而傳統的教學思想,則將學生放在了被動接受的地位。兩者間的沖突,成為了體驗式教學無法在中學語文中充分開展的重要原因。如果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思想指導體驗式教學,就會使得課堂死板、失去活力,嚴重阻礙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體驗式教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失去意義,教學活動最終又回到了原點上。因此,要在中學語文實現體驗式教學,轉變教學思想是基礎。中學語文教師應該重新認識中學語文教育,重新定位語文教育中自己和學生的關系。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參與者。在知識的教授上,不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育。而是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親身體驗的方式,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它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在體驗式教學里,學生和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兩者都是教學活動的共同參與者,合作者。兩者不再處于“教”與“學”的對立面,而是“教”與“學”的伙伴。

2、中學語文實現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2.1活躍課堂氣氛。體驗式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從被教被學的地位解放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生的主人。也就是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想學,求學。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課堂一向較為嚴肅、死板和壓抑,再加上教師嚴厲的教學風格。這些都很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對課堂和學習產生厭惡感。因此,建立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走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是必要的。如何建立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語文教師應該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朋友關系。以朋友伙伴的身份同學生進行交流,消除師生間的隔閡。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現自己,敢于表達自己。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講故事或引入當前社會較為熱門的話題,使得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和時代特色。引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

2.2巧設情景。情景教學,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開始引入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引入,使得語文課堂的情景教學更為豐富多彩。下面,就簡單的列舉了兩種方法:

2.2.1語文課的教學會涉及到很多的名家名著。這些名家名著,有些思想內容較為深刻,中學生不一定能夠理解透徹。這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名家名著改編的電視或電影,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與原著符合度較高,內容較為嚴謹的影視資料。通過觀看的形式,使得學生對課本產生一種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觀看結束,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抽取學生或是簡述觀后感,或是闡述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對課文產生的新的看法或想法,或是指出視頻資料與課文內容不一致的地方等。

2.2.2中學語文的課本內容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故事性的內容。針對這些故事性內容,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再現,并允許學生進行大膽的改編和創造。在組織學生進行情景體驗的時候,不同教學時間的情景體驗有著不同的意義。一種是在教授課文前的情景表演。這種方式主要是幫助學生建立起自覺預習的習慣,是評價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手段。另一種,則是在課文教授完畢之后的情景表現。這種方式則主要是考察的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它是一種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

2.3課堂外的體驗。在體驗式教學中,課堂外的體驗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學語文課中實現課堂外的體驗,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來到戶外,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戶外的所見所聞。使得學生在戶外體驗中,不知不覺得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2.4充分肯定學生。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批評教育中占據的重要位置,并被廣泛使用。批評教育雖然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中學生都是些未成年人,其心智尚不成熟,較為脆弱。在體驗式教學中,過于嚴格的批評和否定會是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出現不敢動手,不敢思考,不敢體驗的現象。這就背離了體驗式教學的初衷。因此,要在中學語文課中實現體驗式教學,表揚教育就應該被提倡。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可以充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敢于表現,在情景體驗中勇于參與。但是,表揚教育并不意味著一味的肯定和夸獎學生。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也應該通過適當的方式及時婉轉的指出來,并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