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量的現狀與路徑初探
時間:2022-11-20 03:34:20
導語:小學語文閱讀量的現狀與路徑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高小學生閱讀量的有效措施
1.取材精辟到位。
教材的取材經典、靈活的設計、故事的懸念、教師的教授方式都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的關鍵因素,當然教材的取材是重點,要讓故事化的課文設置引導學生進入到寓言童話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故事帶來他們的樂趣,讓他們明白語文閱讀的魅力,讓他們自主的進行閱讀,隨其自然地提升學生們的閱讀量。如在低年級小學兒童文學作品中,教材主要選擇兒童詩篇、兒歌、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素材,切實地符合了學生的年齡段和興趣所在,其中設置的眾多故事懸念作為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量;在三、四年級的教材中,覆蓋了小學中的所有題材類型的文學素材,主要以兒童的故事居多,其次是童話類的散文,還有部分的古詩;在高年級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蘇教版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了削減,增加了兒童類型的小說,以滿足高年級小學生對小說故事的興趣。從教材的低中高階段對兒童文學的設置來分析,從最先的全部為兒童文學到最后的兒童文學占六成的篇目,都符合了兒童的智力成長和兒童的思維方式,整體來說是符合了學生的成長規律,把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和情節性兒童文學引入到教材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量。
2.布局合理。
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中沒有詳細地講述閱讀體會和閱讀的感想,老師應該在課堂中讓學生對該問題進行合作討論,引導學生去開懷暢談閱讀帶來的好處和他們各自在閱讀中的感受,讓學生在討論時不但可以加深同學間的關系,還能切實了解自身在閱讀中做的不足的地方,并能真正對書本有強烈的閱讀感。例如教材中的《船長》一文,作者通過對哈爾威船長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致的描述,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哈爾威船長的質樸率直,還有那廣闊無垠的大海,那些被拯救的人們等等都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當時的氛圍,去感受船長帶給他們的震撼。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還要求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常在簡介中刻畫一個形象很深刻的人物或者精彩的內容,然后再提醒學生要知道后面的具體內容,請看原文,原文在某處進行標明。這樣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教材激發閱讀興趣上,雙向結合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3.方法全。
方法在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讓學生學習到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長久地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也不例外,只有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真正地讓他們在閱讀海洋中揚起風帆。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僅是引導作用,這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最大的變化,所以對于閱讀來說,教師教授良好的閱讀方法,其他的由學生自己去完成,這也是符合授人以漁的原則。如“風從秋走過,留下陣陣金浪;雪從冬走過,留下種種希望。啊,朋友,我們從人生的四季走過,將給人生留下些什么”該句,教師應該著重的把“風走過”、“金浪”、“希望”、“留下什么”勾畫出來,讓學生去細細品味這句話,然后去探討“可以留下什么”這個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也在為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而繼續奮斗著,目前提出了“速讀法”,這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來,對于特別優美、經典的文章或者語句,文中都要求學生進行摘抄記錄,作為自己的語文知識積累,并要求做到讀思相結合的好習慣。
二、結語
小學語文作為孩子啟蒙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閱讀的教學的地位甚至高于學習方法,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小學生閱讀領域上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和成長規律,在素材的選擇上,布局的科學合理上和教學方法上無疑不是與孩子的成長相結合,激發了孩子的閱讀興趣,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經歷,使學生們能把閱讀作為學習中的必需品,提高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作者:吳長虹單位:南京市浦口區珠江小學
- 上一篇:舞臺藝術的市場營銷探索
- 下一篇:企業文化傳播與市場營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