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對學生讀書的意義
時間:2022-01-19 03:35:23
導語:語文教學對學生讀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讀中有悟
以讀為主,讀中感悟是閱讀教學之根本。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不能只停留在對課文的肢解和記誦上,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感悟能力,喚醒學生喜怒哀樂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發表經過獨立思考且具有個人情感和認識的見解,真正實現“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的良性循環。如學習《散步》一文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讀后我問學生,你是怎樣理解文中“慢慢地”,“穩穩地”這兩個詞的意境的?我故意加了“意境”一詞,給學生一個感悟回味的余地。學生思考一會,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母親年齡大,兒子年紀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慢慢地’、‘穩穩地'是為了讓母親和兒子盡情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拔倚⒕茨赣H,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妻子疼愛兒子,是一片愛心,如果飛快地背過去,好象有厭煩的意思。”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到親情的內涵,理解了“‘慢慢地’、‘穩穩地’”兩個疊詞所表達的真摯而又深厚的親情及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用感。新課標指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文中重點段、關鍵詞,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欣賞,仔細體味一字一詞所表達的細微復雜的情味,才能讀出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感情,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讀中有品
品讀是以品評課文選詞用語、藝術構思和表情達意之妙為目的的閱讀方式。關于品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有過精辟的闡述:“品讀,就是精讀、深讀;就是對課文的賞析、體味;就是從不角度,或選點,或鋪面,對文章進行品評賞析,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與用心,看出文中的美點妙要,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遍喿x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和一些精美的句段,讓學生細讀慢嚼,邊讀邊品,深入細致地揣摩,領會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的內在情感,體會語言的豐富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和文化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如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讓學生帶著問題讀第3、4段。讀后提問,這兩段寫出,突出了濟南冬天的什么特征?學生讀書,相互交流,最后代表發言:“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次寫薄雪覆蓋下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蔽闹袃蓚€“臥”字用得十分恰當、精妙,并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傳神地寫出了它們的情態,表達出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讓人形象地感受到冬天的濟南暖和和安適的特點。接著再讓學生品讀第5段寫水,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文中先是著力渲染了濟南冬水之“綠”,接著一連用了幾個“綠”字,,“綠萍、綠藻、綠柳”烘托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現出濟南冬水里的綠的精神,綠的生命及所蘊育的勃勃生機,抒發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現出濟南冬水里的綠的精神,綠的生命及所蘊育的勃勃生機,抒發了作者贊美和喜愛之情。學生回答較好。接著再讓學生品文中的用詞。形容詞“小”在文中出現次數最多,“小山”、“小搖籃”、“小雪”、“小水墨畫”、“小村莊”等等。諸多的“小字卻缺一不可,這些“小”字配合著句末語氣詞“呀”、“吧”、“呢”共同傳達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在品味鑒賞語言的過程中,學生發現許多新問題,有了自己新的獨特的見解。品讀是閱讀教學的重點,通過品讀學生領悟到文章用詞之妙,構思之七,語言之類,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評價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學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卑炎x的訓練貫穿于語文課堂的始終,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教師可根據不同文體精心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課文深邃的思想,豐富的感情,優美的語言打動學生稚嫩的心,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思維,培養語感,感受和領悟課文內容,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最終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境界。
作者:李曉燦單位:虞城縣教師進修學校
- 上一篇:多媒體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 下一篇:試議語文教學對學生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