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多媒體語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27 04:39:56

導語:小學多媒體語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多媒體語文教學論文

一、幫助學生了解課文背景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對學生來講大多是延續一些相對傳統但是又相對陌生的知識,課堂教學時,老師們會發現學生往往對課堂內容有些茫然,這些茫然大多是由于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這時如果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幫助學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課文寫作背景,又能升華學生對文章的深入領悟。比如,在《民族英雄戚繼光》一文的學習中,講述的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時位于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常年遭受日本海盜的侵擾,忠臣奉命整肅軍紀抗擊倭寇,戚繼光智勇雙全作戰英勇最終消除了東南沿海的倭寇隱患。如果這時恰到好處地將他的生平采用多媒體教學呈現在學生面前,勢必會有助于學生們深刻的感知課文的時代背景與戚繼光保家衛國的忠貞人生態度。又如,我們在學習《火燒云》這一課時,打開電腦讓學生可以直接搜索到《火燒云》的教學資料,火燒云的圖片資料、文字解說一目了然。這樣使學生輕松快捷地感知了課文意境,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同時,在老師先前給出的閱讀指導提綱的引導下,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上網查詢,自行閱讀文本,從中發現與質疑,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這種自由和獨立的學習能力,不僅形成新的知識建構,而且良好的自學和預習能力會受用終身。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心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助于創設情境課堂。這種聲情并茂的教學方式最終將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的提升。在講解神話故事《三借芭蕉扇》一課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經典的《三借芭蕉扇》的動畫片片段將孫悟空機智勇敢、敢于斗爭、不畏艱難的性格呈現在學生面前,之后配合老師的分析與講解,毫無疑問這將會有效增強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積極性。又如,在寫字教學時,我們運用多媒體制作卡通動畫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寫字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時,我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了解字的關鍵筆畫和特征,對筆畫的長與短、粗與細、輕與重,以及起筆、收筆的要點等,都看得一清二楚。這是除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以外的任何教學設備都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三、突出難點,降低學習坡度

教學過程中幫助孩子們把握重難點,消除思維障礙,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了知識重難點,使學生們處于一種積極探尋的學習狀態是至關重要的。此時運用多媒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課堂教學中,過去的課堂模式對于從小蝌蚪到青蛙這段生物轉化歷程的描述對學生們來講比較難以理解,這時候采用多媒體形象而生動的播放小蝌蚪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一非常直觀的畫面,將會有助于學生們對課堂教學中難點與重點的學習與理解。又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時,弄清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章中比喻的巧妙運用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老師運用多媒體強大的展示功能,在大屏幕展示不同形態的云與天氣的畫面,就顯得非常直觀和具體了。

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當前制約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課本上的例子有限,不能擴展學生們的知識面,使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強。毫無疑問這時恰到好處的采用多媒體技術將會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學信息的幫助,升華了教學。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植物媽媽有辦法》題材的動畫片視頻,把課堂營造為一個課文中的時空景象,使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氛圍當中再去了解植物傳播種子,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

習題練習時,按照學生們的學習基礎與能力設置不同質與不同量的練習,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使得不同基礎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鳥的天堂》這一堂課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群鳥紛飛的動態美與大榕樹的靜態美有效地結合起來達到了動靜結合的目的,一動一靜,映襯得恰到好處。使得學生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陶冶了情操,懂得去欣賞美。與此同時,配合老師對文章內容精辟的講解,毫無疑問這將會在顯著增大課堂的知識容量的同時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作者:李爽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逸夫回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