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策略
時間:2022-06-11 11:17:55
導語: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啟蒙階段,是學生接受正規教育的開始,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引起高度重視,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整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1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缺乏興趣就不會投入精力去學習,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一直是廣大教師關注的課題。因為小學生活潑好動、玩心大、自控能力較差,如果教學活動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不會專心學習。但是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因此學生感到語文教學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1.2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當前,有些語文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仍然是固定的幾個步驟:復習上節知識、導入本節內容、學習生字及詞義、劃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布置課后作業等。并且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種缺乏創新的固定模式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1.3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雖然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主要課程,但是相對來說小學語文課程較為簡單,因此很多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重視不夠,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沒有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對教學的重難點知識把握不準;缺乏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有些教師憑經驗教學,不注重加強自身的學習,致使教學水平較低。1.4課前準備不足。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當前的知識水平足以應對日常教學工作,對備課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認真研究教材,致使在課堂上沒有細致清晰的教學思路。有些教師的教案只是照抄教學參考書,沒有實際應用價值。更有甚者平時根本不備課,只有在學校檢查時才倉促地寫教案,教案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并沒有真正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2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無趣,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記敘文時,可以把其中的故事情節改編成情景劇,讓學生扮演劇中的人物,這樣可以增加感染力,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果是議論文,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辯論,讓學生認識到其中的論點、論據,體會教材的深刻含義,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與信息。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2.2教師加強自身學習,提升教學水平。新課改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并通過遠程教育、函授學習、參加培訓、交流經驗等方式豐富知識。不僅要學習語文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奠定基礎。2.3加強備課,為開展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備課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充足的課前準備很可能在課上出現失誤。新課改實施后出現了許多新內容,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內容,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基礎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力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這樣才能使教學工作更具針對性。
總之,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發成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疙瘩頭小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論文
- 下一篇:廣播電視工程中數字音頻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