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問題與革新路徑

時間:2022-08-15 08:24:19

導語:語文教學問題與革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問題與革新路徑

摘要:語文教學的程式化已經顯露出種種問題,不僅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更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最終影響了國民素質的提升。本文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革新的想法,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共同為語文教學的提高盡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問題;革新

語文教學已經在諸多方面顯露出嚴重滯后問題:空洞乏力的、自以為是的德育教化;經典化的、文學化的教學傾向;脫離社會的、脫離生活的教學內容;僵化的、低效的教學模式……從現實來看,多數學生語文學習狀況不理想已是不爭的事實。因為語文既是基礎、是工具,又是發展進步的依靠,語文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成效、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從民族發展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革新勢在必行。

一語文教學理念應當革新

我國的語文教學顯然還停留在“教師中心主義”階段,“教師中心主義”來源于工業革命,工廠是以機器大批量生產產品,學校則以教師為機器批量“生產”學生。老師對學習能力強的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都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內容和同樣的速度來教,學生不被看成活生生的、興趣特點各不相同的人,只是將要被加工成同樣的零件的不同原材料而已。學生能在這種只是書本知識的教育和片面的智力訓練的氛圍里學習好,那簡直是奇跡[1-2]。我們來重溫一下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話:“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我們應當革新語文教學理念,積極向發達教育學習。教學的出發點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用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式進行最有效的教學。

二語文教學內容應當革新

語文本來就應該是生活的寫照,應該是最生動鮮活的,但我們的教材卻一頭扎進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這樣定位除了教材編寫容易實現經典化、教師容易教學外,對學生并沒有太多的好處。從語文的教材選擇和教學過程來看,我們的目的似乎是為了培養“語言學家”和“文學家”之類的人。姑且不說這個方向背離了絕大多數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也不說背離了開設語文的初衷,就算是培養所謂的“家”,我們從現實看看:不要說學生的整體水平不高,即使是教師的整體水平也不理想(有幾個教師能寫出高水平的、有價值的作品?),就算是語文教師,又有幾個夠得上“家”的水平?語文高純度的語言學和文學內容,經典化的課文,都將學生們與現代生活隔絕開來,學生們無法與時代同步,難以融入現實生活,于是出現三種現象:一種是同化現象,這類同學考著高分,做著學而優則仕的黃粱夢,在學途上一帆風順;另一種是逆化現象,這類同學拒絕學習,整天不知干什么;更多的是一種是冷化現象,這類同學人數眾多,他們抱著應付的態度,能學多少學多少。語文教材的指向是面向過去,面向過去不錯,但僅僅面向過去就錯了。學生學習過去的知識,目的還是要面向未來,我們要在面向未來上為學生做些什么。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斯說:“語文的外延幾乎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蔽覀兿MZ文教學從語言文學的小圈圈里跳出來,語文的學習目的不再定位在培養所謂的“語言學家”和“文學家”之類,因為更多的學生未來是要把語文當成一個實用的工具而是服務于未來的生活和職業。

三語文教學的德育教化應當革新

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絕對不允許挑戰、不許蔑視的,只允許乖乖的聽講,不許講話、不許亂動、不許睡覺、不許看無關的書……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暴力。長期在這種被強制的氛圍里學習,大多數學生一直處于一種痛苦、壓抑、煩躁、憂慮的狀態。學生在這種“實際教育”情形下不僅不能養成美好的品德,甚至可能養成相反的東西[3]。語文教學的德育教化功能,一是應當分層次進行,倡導高層次美德,但更應肯定平民化的美德;二是要辨證化,教會學生學會分辨和選擇,比如欺騙,如果用于干壞事就是品行壞;如果為保命或救人而欺騙壞人就是智慧,而非品德低下??傊褪且寣W生學會生活的智慧,做一個道德良好的正常人,而非活在道德的頂端。

四語文教學的智育應當革新

語文教學的根本應是智力的提升、科學學習方法的養成和運用于生活的能力的形成。而我們完全忽視了這些,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并用大量的、機械的、單一的、重復的書面練習替代了應有的豐富多彩的訓練。學生除了機械記憶力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的定型外,智力嚴重的畸形發展。我們可以從學生的智力的五個方面來看一看:1.觀察力。學生極少有觀察、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機會。在這種前提下,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漸漸萎縮了,變得麻木和自我中心、自以為是、封閉保守。斯賓塞說:“忽略了感官的教育,以后的教育都少不了會使人困倦、模糊、覺得不夠用,而無可挽救?!?.記憶力。培根說:“一切知識的獲得都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蔽覀儗W生的記憶力訓練則是建立在死記硬背基礎上的機械記憶,而記憶的目的則僅僅是為了考試,這雙重的偏失毀掉了學生寶貴的學習興趣、毀掉了學生養成正確記憶方法的機會、更毀掉了學生的探求未知的欲望。3.形象思維能力。學生因遠離豐富多彩的生活,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與此同時,我們的語文教師并未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專門強化訓練來補救[4]。4.抽象思維能力。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僅得到就事論事的形而上學的邏輯思維訓練,語文課程式化的教學過程、對偉人和巨著的崇拜式分析思考、考試功利主義……結果我們看到的到處都是愛鉆牛角尖、單純偏激的人群。5.創造力。美國教育管理博士黃全愈說:“創造性是無法教出來的……許多中國孩子具有很高的COPY(拷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創造力?!眹巳狈撛炝κ遣粻幍氖聦崳科涓驹?,不外乎文化和教育,當然,我們語文教學也難辭其咎。語文教學應當在對中外優秀文化的繼承學習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智力的全面訓練和開發。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提高智能,使語文教學為學生培養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具體做法就是跳出小語文,讓學生具備更廣闊的視野,多關注社會和自然;教會學生形象記憶方法,讓他們記得更快更牢;教會學生用多種思維方法去分析問題,讓他們的思考更理性更深刻;教會學生如何運用創造性思維,讓他們為自己的奇思妙想自豪。把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出色的學習自然會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自信了。

五語文教學的目標應當革新

愛因斯坦講:“學習必須講究方法,千萬不要失去學習的智慧,好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痹趯W生沒有學習經驗時,我們毫無疑問的應當把學習方法作為教學核心,知識只應當是培養學習方法的訓練材料,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極其有限,而且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因為學生將來就靠我們教給他們的方法去學習新知、去發展、去生活,我們應當著眼學生的一生。但是,長久以來我們卻顛倒了這個關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方法的培養。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作文訓練。傳統的方法是給學生出題,給他們傳授各種各樣的寫作技巧,然后讓他們去寫。但我們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絕大多數滿是假話空話、記流水賬、無病呻吟、故作深沉的作文讓我們無可奈何[5]。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被封閉在校園中,遠離色彩繽紛的塵世,沒有親身感受怎么會有思考?怎么會有真情實感?怎能寫出好文章?二是寫作文的程序不對,本來應該是確定主題、尋找素材、篩選素材、提煉組合、開頭結尾的順序,學生卻信馬由韁的、應付差事的寫,如此怎能寫好文章?我們應當把學習方法教給他們,放手讓他們去練習,這樣才會讓學生盡快的成長。具體做法就是,閱讀方面要教會學生多種不同閱讀方法,使之能根據閱讀目的靈活運用相應的閱讀方法。寫作方面要教會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構思,能運用冷熱處理方法窮盡自己的思維,使之能運用科學高效的系統思維方法輕松作文。

六結語

語文教學的問題是整個教育系統問題的一個縮影,要想打破人們的固有習慣是非常艱難的,但我們不能因為艱難而不作為,如果我們心里還保留著培養好祖國未來的夢想,真正為了國家的興旺,就會心存緊迫感,就會立刻行動,去革新語文教學,從而推進我國整個教育的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蘇占先.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8.

[2]王凱.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問題、歸因及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3]梁艷.高中語文教學的問題與措施[J].中華少年,2017,(35):103-104.

[4]郭曉萍.教學的技巧及創新教育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44):110-111.

[5]楊義堂.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高效運用信息化手段[J].教育現代化,2017,4(41):212-213.

作者:饒馨 單位:十堰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