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專業化研究

時間:2022-02-10 09:29:09

導語:語文教學專業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專業化研究

摘要: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好基礎。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是為專業技能服務的工具學科,但是,目前的語文教學與專業知識相脫離,沒有達到服務于專業知識的功能。這就讓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失去了意義和作用。提升語文教學的專業化,是新時代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創新語文教學,從職業教育視角下研究和實踐,讓語文教學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關鍵詞:職業教育;語文教學;專業化;研究與實踐

語文是教育的基礎性學科,也是必修文化科目。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職業教育的各個學科都肩負著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以此達到職業發展的目標。在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中,專業化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突顯了語文專業服務的功能,讓職業教育朝著文化素養和職業能力方向發展。

一、教學目標的職業化定位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依據,也是“靈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教學才有了起點和方向。語文教學作為職業教育中重要的學科,要實現兩大教學目標:首先,育人目標。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教育本身不光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在提高文化素養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品德修養,審美情趣,最終形成健康的品格,健全的人格,進而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其次,培養職業能力目標。知識和能力缺一不可,職業教育不僅要教育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語文教學強調的是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專業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發展的必備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能力以及交際能力,以此來適應就業的需要。這就讓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內涵,增加了職業教育的特色。

二、教材內容的職業化內涵

職業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的每個學科都要具有職教特色,尤其是在基礎學科語文教學上,更需要增加職業教育的元素。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是獲取課堂教學成果的載體。教改后的職業教育語文教材大致分三個模塊:基礎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A模塊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科學文化素養”;職業模塊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技能”;拓展模塊重點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這三種模塊既能立足整體,又能相對獨立,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把通用教材作為基礎性素材,同時要針對學生專業的不同,靈活運用教材內容,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的開發組合,充分挖掘多種課程資源,從而構建多層次,多結構的職業教育語文教材體系。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語文基礎知識為主線,將閱讀、寫作、口語訓練以及實踐活動相互聯系,從而構建四維課堂教學內容。還要設計相應的單元主題活動,突出某一知識點,讓學生的基礎知識促進專業知識的發展,讓語文教學更加專業化。(一)以閱讀為基礎,要讓學生閱讀文學名著,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和美好品德。在開展單元主題時,要讓學生自行搜集相關信息,通過網絡、期刊等媒介來進行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擴展視野,關注社會、了解社會,培養職業素養,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職校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會遇到各種需要處理的文字工作。這就需要學生在學校打好寫作的基礎,以便更好服務以后的工作。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生活實際應用,加強寫作的訓練,需要重點訓練學生的自薦信、簡歷、申請書、工作計劃、總結、調查報告、合同、說明書、通知、會議紀要、廣告等常用內容的文字訓練,確保格式規范、文字表達準確,內容符合標準。

三、明確目標

專業化是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切入點。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專業化”的導向,就是把語文教學中基礎性的“聽、說、讀、寫”的技能與職業教育的專業教育緊密相連,以此來強化專業技能,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語文教學要秉著為專業化服務的宗旨,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為了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素養為目標,從而讓語文教學變得“專業化”。(一)“專業化”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職業教育肩負著幫助學生社會化的任務,而職業化是學生步入社會必須要具備的素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行業分工也越來越精細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具備較高專業技能的生產一線技術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這就讓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專業化”是市場對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二)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來看,語文教學的“專業化”發展,是社會和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職業教育具有特殊屬性,這種屬性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職業教育吸納的學生相對文化知識比較薄弱,其教育的低起點就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有所不同,因此,職業教育在課程標準和內容上就要有別于普通教育。既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個性、情感的發展,又要努力追求科學價值的實現,滿足學生的個性和興趣需求。還要重視學生對可見可測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專業技能,這樣,學生就會明白哪些知識是重要的,必須要掌握的,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由此可見,提高“綜合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

四、突出專業特點

語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基礎和工具。職業技能的不同,對語文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要根據專業的不同,調整教學內容。比如,在聽說教學方面,因為職業教育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基本都是基層工作,因此,在職業發展中會經常運用聽、說、交流等技能,所以,語文教學可以在聽、說方面加強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拓展訓練內容,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更加全面。比如,幼師專業的學生,要重點訓練她們講故事的能力,要讓她們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吐字清晰、善于表達和朗誦,講故事要富有感情,并且能夠使用兒童語言。在寫作方面,要讓學生接觸各種類型的文體,比如計劃、總結、報告等。教師要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寫不同風格的文章。例如,電子專業的學生,要學會寫電視機構造以及說明書之類的文章;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學會寫計算機方面的文章。將語文知識和專業技能相融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專業知識,是一舉兩得的辦法。

五、融合專業知識

將語文教學和專業知識融合的另一種方法,就是從專業中挖掘資源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是兩者相輔相成。(一)比如,在說明文單元,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要讓學生寫一篇說明文。如果就數控專業來說,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寫一篇關于數控車床操作的說明書,讓學生在說明書中將數控車床的規定、操作流程、日常維護等知識描述出來,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讓學生把專業知識重新溫習一遍。關于幼師專業,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張賀卡。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語文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語文知識的指導下完成專業內容的復習,從而達到兩者完美的融合。(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專業知識。比如,在美術專業班上,當講到一篇關于景物描寫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內描寫的景色,繪畫出一幅文中景色,然后在第二堂課時,把繪畫作品拿出來,進行互相的分析、點評,讓學生在藝術和文學中交融體驗,感受藝術和文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審美,促進學生綜合藝術素養。

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就業,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學校期間,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文化課教育外,還要提前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培訓。首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一些學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善于表達,缺乏自信,不知道該如何和外人交流。針對這類學生,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開展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的培訓,從課文朗誦、詩歌誦讀,文章復述等基礎訓練開始,逐漸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讓學生自我介紹、進行產品說明、對社會熱點評論、演講、模擬商務談判等,這些都是未來職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這些訓練,為學生搭建一個表達的平臺,讓學生敢于聲音洪亮、從容自信地進入職場。其次,拓展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增強自身能力,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讓專業技能和語文知識整合,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鍛煉自己,可以讓語文的知識促進職業價值的發揮,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職業素養,拓展思維,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教師專業素養的培訓

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要以“專業服務”為依托,讓語文教學為專業知識奠定基礎。語文教學肩負著對學生服務意識,職業素養培養的重任,因此,教師要轉變學科本位思想,不僅僅要掌握語文專業的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語文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不斷地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的教學思路,有意識地往相關專業方向靠攏,進而逐漸轉變為“雙師型”的發展路線。這樣,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語文教學向專業化方向邁進。結束語職業教育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一切教學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以此在今后的職業發展道路上發展順利。所以,任何基礎學科都要為專業技能服務,滲透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薇.職業教育視角下語文教學的專業化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論壇,2020,3(7):14-15.

[2]張長華,張桂榮.職業能力視角下的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9(4):2.

[3]王祝婧.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困境與改革[J].科學咨詢,2020,000(014):108.羊咪,朱楓霞.職業能力視角下的職教語文教學改革[J].青春歲月,2019,000(031):121.

[4]劉新.人文素質教育視域下的大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0,v.41;No.396(23):268-269.

[5]霍然.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創新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2.

[6]張磊.高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基于人文性與職業性相統一的視角[J].遼寧高職學報,2019,021(011):56-59.

[7]羊咪,朱楓霞.職業能力視角下的職教語文教學改革[J].青春歲月,2019,000(031):121.

[8]李春友.探析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9):58.

[9]梅加艷,伏亞勤.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語文教學與專業對接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08):158.

作者:徐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