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育人文精神與個性化

時間:2022-06-12 10:52:37

導語:初中語文教育人文精神與個性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教育人文精神與個性化

個性化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觀,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與核心。2007年1月4日,一個由英國政府委托的專家組了改革英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報告中,始終貫穿的核心理念便是“個性化學習”。從國際教育發展趨勢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是教育的“人文化”。

語文作為文化載體,是目前中小學生最主要的人文課程。”應該說,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這一階段是教師為學生培養完善人格以及建立個性化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個性化學習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加強人文精神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界毋庸置疑的共識,二者缺一不可,那如何使二者在實際教育應用中和諧發展則成為關鍵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與教材為中心,重教輕學,較少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儲量,從而使一代又一代學生成為缺乏個性化與自主性的“產品”。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策略,重視對學生個性化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求知的主人、發展的主人,而不僅僅是傳統教育下的“奴隸”和“產品”,從而不斷提高當下青少年的素質與修養。

這一教學策略要堅持以“以人為本”為核心,教師不僅作為學生的指導者,更要作為學生的服務者,為其提供良好學習氛圍以及個性化學習資源,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學習溝通與情感交流,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語文課上能夠得到心靈的凈化與人格提升的空間。在學生學習語文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填寫問卷調查以及學生的個性化反饋信息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以避免學生叛逆心理的出現,從而達到人文精神教育的效果與目的。

針對當今初中語文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個性化學習的缺失,以及根據初中生心理生理的特點,本文還提出了在初中語文教育中要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以及個性化學發展的觀點,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在學習上、道德上、情感上的空間。

作者:陳子煜 單位:延邊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