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和發展方向
時間:2022-03-08 03:57:48
導語: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和發展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發展都離不開教育,判斷國家的進步與發展潛力可以通過考察其國家的國民基礎教育水平和推廣程度。對我國來說,語文教育不僅是國家進步與發展的因素,更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基石,直接決定未來文學素養和文化傳承。日常語文教學是現階段展開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我國在最近幾年大力推行教育課程改革,不僅整體提高了廣大一線教師的整體素質,而且學生受益匪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教學理念跟不上時展的要求、教學水平提升不夠等。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要從發展角度審視小學語文教育,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與整改。本文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規劃出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現狀;發展
1.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
1.1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目前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常常忽視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只是單純進行文字認識、書寫等機械記憶鍛煉,尤其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只是單純進行填鴨式的機械訓練,根本沒有考慮到加強學生閱讀寫作等文學素養教育教學工作。這會對學生未來思維邏輯和文學素養起決定性影響。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的教學認知水平不足,單純認為小學生年齡太小沒有邏輯思維能力,不能進行有效溝通,機械的填鴨式訓練是這個階段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方式。這種認識直接導致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沒有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的意識,影響學生未來文學素養的發展。
1.2在課堂上不能合理把握提問和朗讀技巧
我國進行的中小學教學改革對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問有著明確要求,課堂對學生提問可以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更有代入感、活躍課堂氣氛等,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邏輯能力,這是進行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的。但是實際工作中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往往為了達到目的而走形式,為了提問而提問,只想滿足課程改革對課堂提問環節的考核要求。這樣的工作態度導致的結果是雖然實行了課程改革提出的課堂提問要求,經常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但是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目的不明確,導致教學工作中不能抓住教學關鍵點進行提問,單純是為了提問而提問,增加學生心理壓力,甚至讓學生對語文先去興趣產生反感,使原本為了提高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提問工作收到相反的效果。所以,這就要求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在日常語文教學中事先做好課程備案工作,保證課堂提問的問題高度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準確有效,避免提問達不到預期效果。
1.3教學方法不能滿足新課改要求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教育部門通過多途徑、多形式對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進行新課程培訓及教材教法輔導,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漸被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理解接受并付諸實施。但對部分一線教師來說,接受理解能力較差,短時間內對課改不夠適應,導致這些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能正確處理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單純注重知識傳授,不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單純進行反復機械訓練不僅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目前在一些農村小學,許多一線教學工作者在教學中仍然采用“滿堂灌”和“機械訓練”等傳統教法。
2.小學語文教育發展方向
2.1將學生置于語文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
新課程改革后,教育部門要求學校教育不僅先簡單地進行知識傳授,還要求增加學生科學學習方法和思維訓練,一切教學工作要以學生發展為教育教學中心,平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并加以引導,主動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態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
2.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通過老師努力和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可以迅速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學習,還要學會把握學生心理,加強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平時多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達到在與學生保持輕松交流的同時進行基礎知識教育的目的,增強學生接受能力。2.3教學目標設置要合理新課改后廣大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置,不僅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進行,既實現預先設定的授課目標,又使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
3.總結
新課程改革使當前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有了很大轉變,同時開闊了語文教學視野和語文教學思路,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中快速掌握知識,從開始接觸文學就加強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良好態度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京莉.中小學生課外生活調查[J].教育科學研究,2007(03):53-66.
[2]黃少聲.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1(06):41-79.
[3]吳忠豪,丁煒,杜弘,張益.新世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熱點概述(上篇)[J].課程.教材.教法,2007(09):99-123.
作者:高東 單位: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鎮郊小學校
- 上一篇:淺議《三字經》中的語文教育思想
- 下一篇:高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