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人文理念探討
時間:2022-01-16 08:32:44
導語:小學語文教育人文理念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注學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有一個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真誠的信任和理解關系,需要有一種安全和諧的課堂氛圍。眾所周知,環境往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品德思想。在安全、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才敢于將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積極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充分展示出來。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語文老師要清楚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一切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進行。即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是最完美的,都并不能說明自己的教學是成功的。要想衡量一個課堂教學成功與否,不在于老師教的怎么樣,而是看學生掌握和吸收了多少知識,思維是否得到了訓練,綜合素質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想在語文教育活動中進行人文理念的培養,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語文老師一定要營造一個友愛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身心在這個氛圍活中獲得健康成長。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吹接行W生性格內向靦腆,缺乏自信心,上課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非常小,有些學生不會回答問題甚至連“我不知道”都不敢說,就站在那兒默不作聲,甚至還會顫抖和局促不安。對于這種情況,語文老師不能大聲呵斥,也不能批評指責,要一直使用鼓勵的話激勵學生,比如“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引導學生逐漸提高音量。當學生實在不會解答的時候,語文老師要給予適當的暗示和指導,讓學生一步步找到答案,通過這種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一門基礎性的語言學科,從某個程度上說,語文也是一門藝術性的學科。其中的藝術性表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文章的語言方面、作者的情感方面等。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在人文理念培養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獨特優勢。小學語文老師要善于抓住這個優勢和特點,融入人文理念,在此基礎上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除此之外,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社會熱點信息,以此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借助如今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以此達到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情懷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相關內容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講述桂林山水的視頻,同時配上優美的音樂,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人文素養。又如,在教學“小音樂家楊科”相關內容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收集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就社會的壓迫和新社會的法制力量,以此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三、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知識面狹窄,但是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小學語文老師與小學生接觸的非常多,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深遠的影響。小學語文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要想在教育活動中有效培養人文理念,必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將自身的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具有感染和教育的作用,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小學語文老師具備的人文精神一般表現在思維模式、性格、心理、情感、道德、思想等各個方面,老師在這些方表現出來的修養和氣質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更是學生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小學語文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在平時要博覽群書,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學會包容他人,在教學工作中要一絲不茍,這些都會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語文老師不僅要做好教書工作,還要做好育人工作,在教育過程中注重人文理念的培養。結合素質教育要求,不斷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同時也要不斷充實自己,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還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小秋.把人文理念融入語文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8(02).
[2]郭建春.基于“思源于惑”理論探討小學語文教育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8).
[3]劉凱.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
作者:付琳英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竹笮鄉中心小學
- 上一篇:高中語文怎樣做好品德道德教育
- 下一篇:怎樣培養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