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說明文教學對教育的發展
時間:2022-01-19 02:35:38
導語:小議說明文教學對教育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多種活動進行教學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變旁觀者為當局者,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如果能依據課文特點,采取一些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舒緩師生身心,有利于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達到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目的。1.組織競賽活動,在競爭中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①畫示意圖、畫位置圖比賽。課本中有一些介紹建筑物的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巍巍中山陵》《故宮博物院》《臥看牽??椗恰返?,學生通讀文章后,教師可要求他們畫出建筑物的平面示意圖,在班內張貼評比,這樣可使學生對物體的組織結構一目了然。②知識競賽。對于科技類說明文,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如《數字雜說》《漫話小行星》等。學生可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研討課文,相互出題,勝者嘉獎。通過知識競賽,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培養他們不斷質疑、深入思考的能力。③仿寫競賽。對于一些語言生動有趣的說明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句子、段落或文章。如法國作家布封的《鶯》,第一段運用了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來表現春天的景象,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以《春天的精靈》來仿寫其他鳥類,或以相同句式仿寫夏秋冬季的景物。仿寫不是“依葫蘆畫瓢”,學生還要有創見、有新意,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2.開展表演活動,在體驗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①讓學生即興表演,這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如教學《蜘蛛》一文時,可在引導學生深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以擬人化的方法做“蜘蛛自述”的表演。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更是整體的語文素質。②做小小導游員。有些說明文條理清晰,層次明朗,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等,教學時,可讓學生扮演小導游,分幾個部分向班級同學(游客)進行解說介紹??梢蠼Y合課內外資料,具體介紹出每個局部的位置、特點,同時還要插入趣聞逸事等,吸引“游客”。這樣的教學生動活潑,讓學生感到趣味盎然。③實驗演示。在教學《活板》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活板印刷的程序,可讓學生準備橡皮泥、硬紙板等替代材料,按照課文所介紹的制版印刷程序,逐項進行演示,并找出文中對應語句進行翻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又加深了印象。再如教《死海不死》時,借助物理知識,讓學生演示在不同密度下鹽水浮力的大小,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死海的“不死”。④開展產品推介會。如學習葉圣陶的《景泰藍的制作》一文時,要求學生在全面了解景泰藍制作工藝的流程后,假設自己就是景泰藍制作工廠的營銷人員,完成一份產品推介說明,并依據景泰藍產品特點,自主擬寫廣告詞在班內推銷。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不僅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創造能力,可以說是一舉而多得。
二、注意課堂內容的延伸,將課堂內容與課外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
如教《向沙漠進軍》時,先讓學生了解文章“改造沙漠、化害為利”的主題,然后聯系北方春季頻發的沙塵暴,參考媒體報道,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查找沙漠形成、侵害、防治、利用等方面的資料,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這些內容既源自課本又超出課本,新鮮又有趣,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有就是進行比較性閱讀。精選課內外文章參照比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如教《中國石拱橋》時可將《北京的橋》作為補充閱讀。講到氣候,就把《大自然的語言》《看云識天氣》等放到一起。同類文章放在一起閱讀,不僅在內容上互為補充,還可以在寫法上參照比較,對豐富學生知識、開闊視野、培養能力、啟迪思維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關鍵是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不使教學過程顯得單調枯燥。另外,為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充實、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來進一步提高說明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如《蘇州園林》的教學,可以古箏曲為背景,展現蘇州園林的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門窗雕琢等,不僅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總之,要讓說明文教學生動有趣,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要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化為“能動、主動學習的探索者”,要讓他們“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擺脫以往的沉悶,而變得生動活潑。
作者:金建華單位: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試議中職語文課程編寫方式
- 下一篇:芻議語文實踐的內涵特征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