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語文素質提升措施
時間:2022-09-08 11:21:16
導語:后進生語文素質提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倍嗄陙恚瑢W校把后進班的班主任工作交給我。如何看待后進生,這是自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義務教育法,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關心、愛護每個學生,轉變后進生,推進素質教育。
一.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對待后進生,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這些班級學生,思想和學習都較差,誰教誰會感到棘手。這些學生無心學習,對班級學習和工作影響極大。有一些曾出現過偷盜、吸煙、打架等嚴重違犯紀律的現象。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在班上進行思想教育,并把德育工作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鄧小平同志說:“毫無疑問,學校應該永遠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所以,學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須放在第一位,必須實事求是地抓好,務必使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由于社會風氣沒有根本好轉,“黃賭毒”等腐敗現象泛起,這些壞風氣影響到學校中來,一些中學生犯有偷盜、賭博、吸煙等嚴里違犯中學生守則行為。
鄧小平同志指出:“加強法制重要的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中小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社會上也要進行這個教育。”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學習態度的教學,我利用班會課,組織全班學習鄧小平文選,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并用鄧小平指導理論學習和工作。如組織學生學習鄧小平《關于科學和教育的幾點意見》這篇文章,重點學習第四個問題:關于教育制度和教育質量問題,通過學習,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自覺遵守紀律,班風好轉,學風好轉。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我所教這些班級學生不愛學習,厭學怕難,學習成績差。語文基礎也很差,單元測驗及格人數只有1/2。這些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對語文更是感到枯燥乏味。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學生聽自己的課和學好語文,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形象,梳理打扮,整理儀容儀表,穿著整潔,態度和藹,語音準確清晰,使學生喜歡自己。學生喜歡自己后,就要面對全體學生,天平不要傾斜,不得歧視后進生,關心每個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同時,練就自己的過硬的三筆字,特別是粉筆字,把字寫得工整、勻稱、漂亮。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得一手好字,學生自然喜愛你,接近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赫爾巴赫說過:“教育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各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為。”為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興趣,我從下面幾方面人手:1、示范朗誦,學生朗讀,激發情感。2、愉快教學法,講一個故事、語文笑話等。3、直觀教學,掛圖屏幕,學生制作等。4、表揚為主,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5、加強學生日記的評改,通過評語傳情。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班級曾舉辦周末猜謎游園活動。在活動之前,要每個學生獨立準備三至五個謎語,并另寫出謎底,統一交到班主任處。然后由語文老師組織班干部用五色小張紙,把一個個謎語用毛筆抄好,貼在教室的墻上和掛在拉線上。猜對一個謎語,就獎勵2—5粒糖果,由主持節目的同學發給。
通過這次游園活動,學生個人開動了腦筋,同時進行了交流,在愉快的活動中,增長了知識。我要求學生每周寫3篇以上的日記,并指導他們寫好。學生交上的日記,要及時評改,并詳細評改,要肯定學生個人的進步,多予鼓勵,寄予希望。經過一段時間,全班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學習語文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后進的學生也喜愛學習語文了,同語文教師接觸多了,交流也多了,學習也進步了。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學生來自鄉鎮各村小學,基礎較差,普通話說的不好,連寫字也寫得不好,閱讀能力低下。閱讀課堂上,多數學生不懂學習,害怕回答問題,課堂學習活動很難進展。我根據這種被動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在閱讀課堂上,先讓普通話說得好的同學回答問題,并在精神上予以鼓勵。然后對他們的回答進行分析評講,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如何著手思考和解答問題。另一方面抓好普通話口語訓練,同時抓好寫日記,因為寫日記既能練字,又能練表達。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學習后,學生慢慢適應了閱讀課堂的學習活動。課堂上,學生自己能主動學習了,動手做練習習題,踴躍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在課堂上,我狠抓朗讀訓練,在這基礎上,要更深入一步學習,這就要進行默讀。通過默讀,提高閱讀的速度,攝取更多的信息,解決更多的問題,獲得更多的知識。為了指導好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學習,教師應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熟悉和運用好教材,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確定目標,確定共同研討的問題,把整個引導教學過程安排好。在學生自己默讀學習中,能借助工具書搞通生字、難詞,獨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領悟文章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發表自己的評價;對文章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寓于表現力的語言。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多一點時間,自己默讀課文,研習問題,動手做研習題。充分讓學生在自讀后對老師設計的研習問題發表意見,互相交流學習體會,共同討論。
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有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了學生喜愛語文學習的信心,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有了學生自己的獨特的體驗;有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就有了學生學習的共同進步。經過感知階段、領悟階段、吸收階段的學生預習自讀的強化訓練,語文學習的閱讀課堂出現生動活潑的新局面。與此同時,我抓好學生的日記和作文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進步了,語文成績也大大提高了,不及格現象沒有了。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課堂必要的繼續與補充,擴展與延伸。它深化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課外活動有廣闊的天地,形式多種多樣。如辦文學社、辦報刊、出黑板報、出墻報、出專題宣傳專欄、組織小筆會、進行辯論會、舉辦詩歌朗誦會、舉辦文藝演出、參加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等等。其實,語文綜合性學習,又與語文課外活動緊密相聯的。所以,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的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 上一篇:職校語文素質教育狀況及措施
- 下一篇:增強語文素質教育提升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