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朗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4 02:46:00
導語:語文課堂朗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朗讀,就是用清新明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傳情達意的一種語言藝術。通過朗讀,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信,開發潛力,增強記憶。突破性格障礙,掌握語言技巧,掌握有效溝通,巧妙表達的口才,在大庭廣眾中,輕松體現你的睿智高雅,輕松走上事業成功之路。鑒于此,上課的時候,我著重于讀的訓練,但那種“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讀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從方式方法上來說,我把讀分為個人讀,小組讀,帶讀,搶讀,競賽讀,其中學生最喜歡的就是競賽讀了: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以組為單位,然后進行朗讀比賽。一個組在讀的時候,其它組就聽,等到這組讀完后,其它組就指出這組在讀的過程中讀錯的字,錯一個扣10分,然后把這組的最后得分記下,每月講評一次,學期末對優勝者進行獎勵。由于有這么一個強有力的競爭機制,學生上課的參與熱情相當高,他們大多能把別人讀錯的字找出來,并且輪到自己讀的時候也相當認真。事實證明,這種讀的效果是不錯的。
那么,誦讀能力如何培養呢?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誦讀方法是,“先由教師范讀,后由學生跟著讀,再由學生自己練習著讀,有時還得背誦?!边@種訓練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課前預習時要讀,這里姑且稱為“預讀”,要求“聲出口,筆在手”。但值得提及的是,誦讀課文不是簡單的開口就念,而要與認、辨、疏的功夫相結合。認、辨、疏即注音、辨字疏句,方法是拼音注在字頭上;辨字與釋詞統一在一種常規格式里;疏通課文中有關句子,做到文章的意思能大致理解。當然,在預讀階段,需要“發疑”,這是絕大多數語文教師的一致看法。高明的語文教師,都把“導讀”當作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讓學生在課文的貌似無疑之處生疑、發疑。因為只有生“疑”,才能有“悟”,朱熹云:“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梢姲l疑在預讀中的重要性。(二)課上要讀,這就可采用朱自清先生的誦讀方法,教師范讀,學生輕聲讀或默讀,跟上教師的節奏、要領,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解決有關問題。教師范讀,可主讀全篇或課文中的某一部分,甚至一個自然段。其余的要學生根據范讀自己去讀,去體會文章的思想。(三)課文講解之后,依然需要誦讀,學生獨立進行,這是理解基礎上的誦讀,這對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式有很大幫助。通過誦讀,聲音、章句、層次、中心、義理、感情、神韻、訓詁都容易融會貫通而達到進一步的理解。(四)課后,還要鼓勵學生去多讀、反復讀,從而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理論化和感情化、藝術性與表演性的處理。課后讀的對象,可以是課上的講練課文,也可以是課外的閱讀材料,教師要爭取做到把精彩的時文和中外名著有的放矢的介紹給學生去讀,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真正為說話和寫作服務。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情緒化的一個平臺,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學生的自主性越強,積極性越高,其所獲就越多。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如:(1)每節語文課開始,讓同學朗讀《每周一詩》養成閱讀習慣。(2)分組競賽比高低,增強競爭意識。(3)提出疑問設懸念,培養思維習慣。(4)演講故事練口才,培養口頭表達能力。(5)精要分析明主旨,在朗讀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配合教學要求,選用恰當的閱讀形式進行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訓練學生朗讀的方式有:
范讀:教師示范朗讀。在教學詩歌,散文,文言文時,通過朗讀磁帶和教師正確的語調,豐富的感情,節奏的抑揚頓挫,速度的快慢,給學生示范出一個朗讀的榜樣,激發學生的興趣。
領讀: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閱讀會遇到障礙,不得要領。教師通過領讀讓學生感知規律和技巧,從而讓學生也去掉了閱讀文言文的恐懼心理。
個別朗讀:學生的個別朗讀,可以檢測學生閱讀情況,反饋一定的信息,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我們要求學生對重要課文自己認真準備,閱讀后制成磁帶,交給老師評價指點,對讀得特別好的,把磁帶在課堂上放給全體同學聽,對全班學生的閱讀具有啟發輔導作用。
齊讀:般短小的課文,氣勢較強的段落,句子讓學生齊讀,這樣可以使學生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因而它既調節了課堂的氣氛,又增強了后進生的閱讀興趣。
默讀:讓同學只用眼,不出聲,不動唇進行閱讀。它是一種主要的讀書方法,它不受閱讀速度的限制,周圍環境的影響,便于思考,從而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這種方法的運用,既培養了學生閱讀興趣,又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了基礎。
速讀與跳讀:小說類的課文篇幅長,教學時間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指導學生掌握速讀與跳讀的技巧,提高效率找中心,抓重點,掌握文章的大意。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內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課外閱讀的速度,增加閱讀量,擴大知識面,快速而有效地獲得各種有價值的社會信息。
經過多層面的朗讀訓練,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主動要求擴大閱讀,令人欣喜之至。因此我們要牢牢把握“讀”的環節,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充滿朗朗的讀書聲。
- 上一篇:教育局解放思想討論座談會發言
- 下一篇:教育局教師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