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改變中學語文教學方式
時間:2022-04-27 03:19:20
導語:信息技術改變中學語文教學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優化寫作教學模式;微視頻動態演示,突破口語交際的重點、難點;微信平臺互動,拓寬閱讀教學的時空界限;音樂電視創設情境,提高詩詞教學效果四個方面論述了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改變中學語文教學方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學語文教學;微視頻
當前,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基礎教育領域正發生著深刻的教育變革。尤其是微信、博客、微視頻的快速傳播,不僅給基礎教育領域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也給當前的教育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1]。因此,在“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融合的研究是當前基礎教育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利用網絡信息、微信、博客、微視頻、音樂電視等信息技術引入中學語文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以期能對中學語文教學發展及信息化教學實踐有所啟示。
一、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優化寫作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積極意義建構的主體。實質上,就是強調要在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2]。因此,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真正發揮學習主動性,不讓其成為“旁觀者”,教師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寫作教學互動交流,引領學生走向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組織作文教學呢?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信息,進一步解決作文教學中“米”和“源”的問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課本上的資料和學生已有的經驗一時難以解決學生寫作資料不足的事實。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網站上搜集與寫作主題相關的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庫,有利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其次,教師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創造圖文聲像并茂的網絡環境,解決作文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作文指導,綜合運用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等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寫作情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渲染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圍,可以使寫作成為一項極富趣味性、挑戰性、創造性和藝術性的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點評,甚至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對作文進行修改,極大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熱情。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易于發表與交流的優勢,解決學生作文發表難和一人評價、讀者唯一的問題,滿足學生的創作成就感。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站開辟學生習作專欄,讓學生自由發表習作,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網頁,開辟寫作論壇。讓學生在網頁上可以暢所欲言,并請學校骨干教師進行點評,使學生不再把作文當作一件痛苦的差事,而是個性和能力展示的平臺。同時,在網絡平臺上除了展示學生習作外,教師還可以把與寫作教學相關的資料(教學大綱、教學重難點、名家名篇、寫作技巧講解、反饋練習等)上傳網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下載信息,為其課后學習提供依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微視頻動態演示,突破口語交際的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不僅需要培養學生聽話、說話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等。鑒于此,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加強口語交際訓練。信息技術集聲、色、光為一體,能夠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口語交際教學中。就實際口語交際教學來看,教師可借用微視頻動態演示方式,給學生講解口語交際的重點、難點,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課“說風景”的內容時,因為不少學生初學寫景文章,總覺得無話可說,無物可寫,只能空表感嘆,也說不具體;或者心中有景,又不知如何表達,一時語塞。針對學生的這一現狀,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視頻這一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用“市長帶你旅游”的微視頻給學生呈現說風景的相關過程,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通過教學情境的演示,不僅激發了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讓學生樂于開口介紹最美的風景,而且使2020年4月學生盡量圍繞一個地方說具體、說生動,使聽的人也想去該地方游玩。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說風景”知識重難點的理解,還體現出更加直觀的教學原則,促進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常見的微視頻網站有百科秒懂、抖音、快手視頻、微視、西瓜短視頻等,教師可以到各大網站搜集相關視頻。如在“介紹你喜歡的事物”的口語訓練課中,教師可以適時地穿插《動物世界》的微視頻,順利抓住事物特點,增強教師講解動物的說服力;在“模擬旅游咨詢”的導游實踐中,教師可以導入名勝古跡的3D導游微視頻,輕松解決現場對答應變的疑難;在“說說感動”的交流活動中,教師可以選取《感動中國人物》的微視頻,傾訴自己的情感;在“介紹一處人文景觀”的解說活動中,教師可以增加動畫微視頻,突出景觀的歷史人文底蘊……總之,在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恰當使用這些微視頻,可以使本來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直觀的知識,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理解和接納。
三、微信平臺互動,拓寬閱讀教學的時空界限
隨著微信廣泛地運用到社會日常生活中,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學習、人際交往、消費和休閑娛樂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都必須面對這種現象,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也應有所變革,教師應積極利用微信平臺留言和消息推送等功能,延伸閱讀教學,并借此調動師生交流的積極性。這里所講的微信平臺在閱讀教學的應用,主要考慮的是中學語文課堂45分鐘以外的時間,因此,教師要抓住語文課前和課后兩個環節安排教學內容。語文課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在班級微信群中告知學生需要預習的部分,并為學生提供相關預習資料。課后,教師要在微信群中及時推送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復習的內容,布置課后反饋練習任務。例如,在進行《智取生辰綱》的教學活動前,教師可把“青面獸”楊志、“智多星”吳用等人的相關生平簡歷及《智取大名府》《汴京城楊志賣刀》《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等經典情節的內容整理在一起,利用微信平臺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預習完成閱讀任務。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預先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后梳理出《智取生辰綱》這一節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將其制成文本或微視頻,通過微信平臺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復習,以鞏固本節課知識點。課余時,學生也可以在微信平臺上交流自己從網絡上搜集的《水滸傳》動漫連環畫、電影片段等,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并在背景故事的閱讀中產生興趣。這樣,教師利用微信平臺的功能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就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自主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可以說微信平臺無疑會成為教師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助手”。
四、音樂電視創設情境,提高詩詞教學效果
優美的古詩詞與作者所處的時代、生活經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當代學生理解起來肯定會有一定的障礙。音樂電視以其行、聲、色、情的獨特優勢,創設了一種清新、直觀、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古詩詞中的抽象文字符號變成直觀的形象,使學生對詩意獲得整體感知,陶冶了情操。因此教師要適時地運用音樂電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讓傳統的古詩詞教學模式煥發新的生機。當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內容相一致時,教師可直接播放流行音樂讓學生欣賞,如《水調歌頭》《無題》《虞美人》《相見歡》等,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直接把這類音樂電視歌曲播放給學生。學生在欣賞古典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美麗畫面的同時,不僅可以對詩詞的內容、意象、意境有更直觀的了解,并在多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的狀態下,輕松地學會這些動聽的歌,學會這些優美的詩詞。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入古典音樂這一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古典音樂渲染的氛圍中,體會詩詞的意蘊,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深入理解詩詞。如在《破陣子》這一節教學中,教師可播放《十面埋伏》,借此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對作者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有基本的認識,使其能夠對這首詞有進一步的感悟。課后,教師還可以為古詩詞譜曲或編曲,用現成的流行歌曲的不同曲調來演繹,學生哼唱的再也不是庸俗的句子,而是典雅的詩詞,古詩詞教學可以不再落入“死讀書”的圈套,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詩意地生活著”。
五、結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新時代、新技術勢必會帶來新的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必然趨勢,由此也勢必會帶來新的學習方式,甚至顛覆傳統的學習方式[3]。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有更廣闊的視野,及時把握技術發展現狀,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要前瞻性地思考未來教育方式的轉變,提前儲備知識,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工作。
作者:顏顧本 單位:晉江市靈水中學教務處
- 上一篇: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指導探析
- 下一篇:矛盾分析法在閱讀教學的應用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