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隱性課程開發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09 10:06:49
導語:初中英語隱性課程開發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初中英語隱性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創設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理解教材隱含的編寫意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挖掘各類資源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等三個方面提出在初中英語顯性課程實施過程中開發隱性課程的對策,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隱性課程;初中英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人文性是指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教育部2012)?!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英語課程的本質是育人?!鞍l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新《課程標準》最重要的理念(梅德明、王薔2018)。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品行養成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如何真正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隱性課程,也稱潛課程、潛在課程,原指學生在學習環境(學校的物質、社會和文化環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等(張華2000)??梢?,隱性課程的開發是實現“立德樹人”總目標的重要途徑。它與顯性課程共同構成了學校課程的全貌。晚近的研究強調通過隱性課程開發的計劃性達到課程實施的目的。鐘啟泉(2003)認為潛在課程的研究已由注重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變為強調有意圖的安排。這種概念的擴大對于潛在課程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诖?,下面著重探討在初中英語顯性課程實施過程中開發隱性課程的策略,以充分發揮隱性課程的積極作用及其對學生意識層面影響的持久性功能,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主動吸收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產生積極影響,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養。
一、初中英語隱性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弱。教師曾對剛入學的七年級學生做過一次調查,其中對英語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達到了23.1%。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學?;蚪處煂τ⒄Z校園(班級)環境創設不夠重視。(2)學生內部動機得不到滿足,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低。(3)教師缺乏對社會資源的持續性正確引領。(4)教師激發學生積極學習情感方面的實踐性智慧不夠豐富。大多數教師局限于教材等教學資源,偏重語言“灌輸”、練習講解等,對顯性課程中隱性課程開發的長效作用認識不足。
二、在初中英語顯性課程實施過程中開發隱性課程的對策
(一)創設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二語習得研究表明,二語習得是學習者、同伴及環境等學習資源互相作用的結果(駱鳳娟2017)。由此可見環境因素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英語學科中的隱性課程,如環境育人課程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布學校的各個角落,體現在師生的各種行為上。在物質層面,如校園環境(自然環境、人為環境等)、教學環境(教學設施、教室布置等)、生活環境等。教師在創設英語學習環境時,除了考慮有形的物質環境外,還要考慮無形的、對學生能形成積極影響的、意識層面的精神環境。1.布置有形的英語學習環境在七年級入學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對新環境的期盼心理,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梢酝ㄟ^對七年級新生做調查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理解隱性環境的創設對英語學習的好處。在教室里,教師除了布置一些固定的英語環境,如EnglishCorner外,還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負責布置、替換一些與教材單元主題或節日相關的內容。環境創設彰顯了“隱性課程”效應,使學生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一方面可以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體現隱性課程的美育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想象力,提高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2.營造無形的英語學習氛圍隱性課程具有滲透性(何玉海2004)。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積極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意識層面的滲透,使其對英語感興趣,隨時關注英語并主動學習。(1)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教師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報紙、雜志、歌曲、電影等多種渠道開發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要避免某些隱性課程的消極作用,引導學生利用積極、富有正能量的教學資源豐富、提升自己,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世界。學生也可以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這將會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持久的積極作用。加德納(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學資源。對于擅長音樂智能的學生,教師可以開設拓展課程“唱歌學英語”,與學生一起學英文流行歌曲,如經典歌曲TheSoundofMusic等。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這門顯性課程,還能幫助他們了解歌曲及歌手的背景知識,使其感受音樂無國界的文化魅力,領略不曾經歷過的年代等隱性課程。對于擅長運動智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從網上了解更多有關NBA球員的信息,給英語課堂增加一些話題與樂趣,使他們因自己的體育愛好而喜歡英語。對于擅長語言智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畫面優美,語音、語調純正的Disney動畫,在語音拓展課上組織趣配音表演,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語言,還能使他們體驗到語言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傊?,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論,發現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他們有“跳一跳摘蘋果”的感覺,進而喜歡英語,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2)激勵學生良好行為,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英語教育隱性課程研究的重點在于探索英語教育隱性課程的內化機制。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須認真處理好隱性課程的可設計和不可設計、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雙重層面關系(張華2000),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積極英語學習行為,通過“行為性英語隱性課程的開發”(彭金艷2012)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肯定中內化,達到隱性課程顯性化的效果。平時教師除了教學人教版(Goforit?。┏踔杏⒄Z教材外,還可采用《悅讀聯播》作為輔助教材,以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位學生每天在家自學《悅讀聯播》,并模仿錄音背誦。教師得知后,充分肯定了他的自學習慣及語音、語調的進步,鼓勵他堅持并超越自我。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還動員其他同學每天通過QQ給教師發送語音打卡,從而帶動了全班的英語學習氛圍。由此可見,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行為表現,對其積極行為要及時肯定,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性作用,這不僅可以提高個別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可以帶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發揮隱性課程的長效作用(何玉海2004)。這種長效作用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堅定毅力等積極的情感態度。但鑒于隱性課程開發的不可設計和不可控制特點,教師需要不斷積累實踐性智慧。(二)理解教材隱含的編寫意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教材不僅是外顯知識技能的載體,而且是社會觀念、社會規范和價值觀等的載體,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史曉紅2003)。因此,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挖掘顯性課程中的隱性課程,有計劃地滲透德育,達到“隱性”因素“顯性”化的目的(王光明、靳瑩,等2003)。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通過“灌輸”名人名言等方式實現情感目標。這種空洞的德育說教方式沒有為學生的語言積累服務,長此以往,還會導致他們因語言基礎薄弱而喪失英語學習的自信。1.精準確定情感目標,增加學生的語言自信人教版(Goforit?。┏踔杏⒄Z教材具備時代性與經典性特點。編者一方面把典型的社會現象編入教材中,如九年級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SectionB2b的閱讀文本ShouldIbeallowedtomakemyowndecision?探討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繼續傳承經典,如八年級(下)Unit7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講授經典童話。教材中對當下的熱點問題“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三大關系”也有體現,但很多教師不加以挖掘,不理解其中隱含的編寫意圖,只是讓學生簡單地理解文章或背誦,以致失去了隱性課程開發的極好機會。比如,在講授七年級(下)Unit8Isthereapostofficenearhere?SectionB2b的閱讀文本時,教師讓學生閱讀并理解文本后,重點挖掘隱性課程的德育功能,通過對三個關鍵句子進行問題引領式的鑒賞加強他們對文本語言的內化,實現教材隱含的情感目標。學生模仿錄音品讀完體現“人與社會”主題語境的第一段主題句“Themonkeyssometimesfight.Theylooklikemyfriendsandmewhenwefight!”后,感同身受。這時,教師追問:“Whatdoyouthinkitwillbelikewhenyouandyourfriendfightorquarrel?”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WhenIfightwithmyfriend,wejustlookliketwocows,wedon’twanttosaysorrytoeachotherfirst.”“Welooklikeduckswhenwequarrel.Becausewetalkalot.”全班學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同學之間純潔友誼的珍貴。同樣,對于體現“人與自然”主題語境的第二段主題句,教師追問:“Whatelsedoyouthinkisalsofree?”學生暢所欲言:“Ithinkthefriendshipisfreeandit’soneofthemostimportantthingsinourlife.”在體現“人與自我”主題語境的第三段主題句中,學生品讀出了對自己良好愛好的珍惜。教師追問:“Whendoyouthinktimegoesquickly?”學生回答:“WhenIplaybasketball,timegoesquickly.”“WhenIplaycomputergames,timegoesquickly.”教師對他們的回答進行積極的方向性引領,這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又可以促進師生、生生之間關系的融洽,使班級氛圍更為和諧。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領學生關注隱性課程的顯性化。一方面,這可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教材中的語言,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這可以通過語言運用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語境的和諧統一,體現德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2.精準英語文化目標,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文化知識指中外文化知識?!墩n程標準》“文化意識分級目標”的五級標準要求學生“關注中外文化異同,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教育部2012)。因此,教師在解讀文本和設計教案時,要深入挖掘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文化知識,通過創設恰當的情境,讓學生不僅能學習外國文化精華,還能繼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充滿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比如,在講授九年級Unit9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SectionB2b的閱讀文本Sadbutbeautiful時,教師設計最后一個輸出活動時,創設了“一位外國教師聽了二胡曲子《二泉映月》后非常感動,他想了解更多關于阿炳和他的音樂故事,你能為他介紹一下嗎?”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學生通過簡述,不但鞏固了文本,而且在介紹的過程中用英語傳遞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內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國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挖掘各類資源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各類資源的德育功能往往隱含在特定的主題語境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背后的隱性主題,為學生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提供載體,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文素養。1.挖掘資源中的主題思想,培養學生的寬容意識校園欺凌事件的頻繁發生,使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加強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寬容是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寬以待人等美德的滲透。比如,七年級《悅讀聯播》中的Doesanyonewantmysister?一文以主人公山姆(Sam)的情緒變化為線索,以“Ihatemysister.”開篇,然后用虛擬語氣“Iwishshewerelivingonthemoon!IwishIwereanonlychild,likeyou!Doyouwantmysister?”凸顯主人公對姐姐的厭惡。但“She’sagoodcook.”,姐姐在他生日時做了一個大蛋糕,她還會做爆米花,結尾以“MaybeI’llkeepherafterall!”表達了主人公對姐姐的愛。教師首先通過變化語調、語氣等方式讓學生品讀文本體現的感情色彩,理解文本的主題思想,然后在拓展環節設計兩類問題供不同學生選擇:“Doyouhaveasisterorbrother?Whatdoyouoftendoforher/him?”“Ifyouhaveasisterorbrother,whatcanyoudoforher/him?”旨在培養學生的寬容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英語角色扮演、故事討論、辯論等方式,設計以學生親身實踐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彭金艷2012),讓他們在換位思考中感悟寬容意識的重要性并逐漸內化。2.豐富同話題的主題內容,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在教育不斷走向國際化的今天,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使其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勢在必行。但在目前各項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通過各種隱性課程資源的挖掘實現國際視野教育是一個較好的途徑。比如,在學習了九年級Unit10You’resupposedtoshakehands的“國家禮儀”主題后,教師找到題材相似的文本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并布置拓展性作業,要求他們課后在網上搜索感興趣的國家禮儀,以dutyreport的形式介紹各國禮儀以內化語言。學生通過同學的介紹,了解了更多外國文化知識,拓展了國際視野,增強了跨文化交際意識。
隱性課程在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英語教師要積極構建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把課堂作為師生相互了解的場所,了解學生的特點,發揮評價的積極引領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習興趣,內化學習動機;要與編者“對話”,挖掘基于語言能力提升的語言自信與文化自信,使學生自信地學英語;要挖掘各類資源的德育功能,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展、適合社會發展和體現時代特征的教學內容,使他們在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積極的情感態度,從而促使他們的英語學習真正走向成功。
作者:董雯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
- 上一篇:淺談初中學生英語語感的教學策略
- 下一篇: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式學習機制初探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