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2 02:42:03
導語: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態失教學生態失衡與對策研究醫護人員在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還應該關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修養,必要的人文關懷是有效解決醫患矛盾的根本途徑。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肩負傳播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的責任外,還肩負了向學生滲透人文知識的社會使命。
1人文素質教育觀的概念解讀
人文素質教育是指要通過知識傳授和環境熏陶,使人類優秀的人文知識成果及其所蘊含的價值、審美情感和思維方式等等,內化成為受教育者的人格、氣質、修養,成為相對穩定的內在的品格,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當中都產生功效。人文素質主要包括具備人文知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則是指在整個四年或是五年的醫學教育過程中,通過醫學知識的傳遞、醫學環境的熏陶和醫學生自己的醫學實踐等途徑,將人類優秀的醫學文化成果內化為醫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并成為醫學生以后行醫懸壺濟世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事實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構成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醫德”,另外還應該具備廣泛的人文知識、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能夠與病患或是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待人處事方面的良好品質。
我國教育部和衛生部于2001年頒布了《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在《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求,即醫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是人,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必須把醫德與醫術的培養相結合,加強對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培育醫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高質量醫學生的培養與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醫學院校作為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肩負著非常重要的社會責任和使命。然而,有資料表明,當前在我國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學時占總學時比例相對比較低,最高的為9.3%,最低的為4.6%,平均為7.45%。與美國、德國的20%~25%,英國、法國、日本的10%~15%相比,我國醫學院校的人文課程顯然是偏少的。而大學英語作為醫學院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應該從某種程度上起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功效,從大學的一開始就積極培養醫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職業觀和醫學倫理觀,使學生具有一名醫生的神圣使命感和責任心,以最終提升廣大醫學生的人文素質。
3醫學院校大學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在當前社會,醫患沖突的加劇等有關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醫務人員人文素養欠缺的事實。作為一所醫學院校,在為社會培養更多醫學人才的同時,也兼具著塑造醫學人才人文素養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應當給予針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更多關注力,在醫學院校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氛圍,幫助廣大醫學生樹立正確的醫學人文觀念,使他們具備最起碼的醫德和醫者仁心。因此,加強醫學院校的人文素養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是推進和促進我國衛生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的迫切需求。
4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探析
(1)轉變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凸顯人文精神滲透的作用。傳統意義大學英語就是一門講授英語語言知識和傳遞英語國家文化的課程。英語課堂上老師們過多地把關注力放在了對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傳播,相比之下,他們并沒有試圖透過語言來進行人文知識的傳導。事實上,英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指導思想,即進行“語言為本”向“語言運用為本”的轉變,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運用能力為最終目標。而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則是一種語言知識運用能力提高的體現。(2)主要圍繞英語語言知識技能訓練,不斷挖掘和傳遞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圍繞英語語言知識,挖掘教科書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體現,將培養學生的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情感塑造融入到語言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當前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社會的關系,并培養醫學生對病患、病患家屬和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的憐憫之情,培養他們的社會道德觀和責任感,讓醫學生把自己的醫學專業學習同祖國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緊密聯系在一起。(3)創新大學英語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注入文化情景和人文內涵的成分。英語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當代社會的網絡資源、多媒體技術、英語語言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英語國家社會和文化情景,并給學生提供一些原汁原味的視聽說材料,讓廣大醫學生在最最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領悟語言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內涵。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比如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等,通過這些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培養醫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和溝通意識,最終以激發醫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4)提高醫學院校廣大英語教師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并對英語教師進行人文感染和藝術的熏陶。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英語教師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直接并正面地接觸學生,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教授學生、感染學生以及熏陶學生。因此培養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教學能力高、業務水平好、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非常重要。一名出色的大學英語教師,除了能夠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還應具備淵博的知識,以及較高的道德修養和精神造詣。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醫術水平高和醫德修養高的未來醫務人員。
醫學院校應該以培養醫德和醫術兼具的醫學生為己任。對于廣大醫學生來說對,他們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提高未來醫務人員道德和醫德水平的根本基礎。大學英語教學除了體現其語言的工具性之外,還應該注重語言的人文性功能,在進行語言知識傳導的同時也應該滲透一些必備的人文知識。
作者:任玲玲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外語教研部
- 上一篇: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生態失衡與策略
- 下一篇:淺談微課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