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鍍鎳工藝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2 03:39:00
導語:鋁合金鍍鎳工藝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研究了鋁合金表面化學鍍Ni-P合金的預處理、鍍液配方及鍍后熱處理。采用堿性化學鍍鎳作底層,然后進行酸性化學鍍鎳,能在鋁合金表面獲得光亮、平整、附著力良好化學鍍鎳(Ni-P)層。鍍層硬度為686HV,含磷量為11.17%。
關鍵詞:鋁合金;預處理;化學鍍鎳;附著力
1引言
化學鍍Ni-P具有厚度均勻、硬度高、抗蝕性優異等特點,因此鍍層廣泛被應用于需耐磨的工件。但是,鋁合金表面即使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極短也會迅速地形成一層氧化膜,以致影響鍍層質量,降低鍍層與基體的結合力。
本項研究得出了比較好的預處理方案,從而得到結合力良好,表面比較光亮的Ni-P鍍層。
2實驗方法
2.1實驗工藝流程
試樣制備→配制除油溶液→化學除油→水洗→侵蝕→水洗→超聲波水洗→去離子水洗→一次鋟鋅→水洗→退鋅→水洗→超聲波水洗→去離子水洗→二次鋟鋅→水洗→去離子水洗→堿性鍍→水洗→酸性鍍→去離子水洗→吹干→冷卻
2.2除油配方及工藝
除油:Na3PO4•12H2O(30g/L)NaCO3(30g/L)溫度(65℃)時間(3min)
2.3浸鋅配方及工藝
ZnSO4(40g/l)NaOH(90g/l)NaF(1g/l)Fecl3(1g/l)KNaC4O4H406(10g/L)
溫度(42℃)一次浸鋅時間(90S)二次浸鋅時間(18S)
2.4鍍液配方與工藝
堿性預鍍液NiSO4•6H2O(30g/l)NaH2PO2•H2O(25g/l)NH4C6H5O7•H2O(100g/l)溫度(65℃)PH值(8.2)施鍍時間(8min)
酸性鍍液NiSO4•6H2O(30g/l)NaH2PO2•H2O(25g/l)NH4C6H5O7•H2O(10g/l)
乳酸C3H6O3(40ml/l)NaC2H302(10g/L)溫度(85℃)PH值(4.8)施鍍時間(120min)3實驗結果與分析
3.1鍍層表面形貌及硬度
鍍層表面為致密的胞狀、非晶態結構。小胞之間有明顯的界線,界線基本為直線,說明小胞在長大的過程中相互受到擠壓而發生了變形,鍍層中存在應力。鍍層的含磷量為13.1%,鍍層硬度可達686HV。
溫度是影響化學鍍沉積速率的最重要因?;瘜W鍍的催化反應一般只能在加熱條件下發生,溫度升高,離子擴散速度加快,反應活性增強,當溫度高于50℃時,基體表面才有少量氣泡生成,化學鍍鎳磷合金才能進行,隨溫度升高基體表面可見明顯鍍層。反應溫度低于80℃時,沉積速率較慢;溫度高于80℃,基體表面有大量氣泡生成,沉積速率變快;當溫度高于95℃時,鍍液發生分解,鍍液迅速變黑,產生大量氣泡,在燒杯底部出現黑色沉淀。
3.2pH值對鍍速的影響
在酸性化學鍍液中,pH是影響沉積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化學鍍過程中,隨著反應的進行,H+不斷的生成,鍍液的pH值不斷降低,使沉積速率受到影響,因此在施鍍過程中必須隨時補充堿液來調整pH值在正常的工藝范圍內。pH值升高使Ni2+的還原速度加快,沉積速率變快。
4結語
(1)通過實驗研究得到比較適宜的鋁合金基材化學鍍鎳的前處理工藝,并得出了一套完整的鋁合金基材表面化學鍍鎳工藝條件及配方。
(2)溫度和pH值是影響反應速度重要的因素,溫度的最佳工藝范圍為85~95℃,超過95℃,鍍液自分解現象嚴重;pH值的最佳范圍是4.5~5.5,pH值超過5.5沉積速度開始下降。
(3)通過性能檢測表明此工藝獲得的鍍層,鍍層硬度可達686hHV,含磷量為11.17%且表面光亮、均勻、結合力好。
參考文獻
[1]齊曉全.化學鍍Ni-P工藝在制藥設備上的應用[J].電鍍與涂飾,2006,25(7):15-16.
[2]ParkerK.ElectrolessNickle.StateoftheArtplatingandSurfaceFinishing,1992,34(3):29-33.
[3]ColaruotoloJF.TrendsInElectrolessNicklePlating.PlatingandSurfaceFinishing,1985,27(12):22-25.
[4]夏傳義.化學鍍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J].電鍍與涂飾,1999,18(4):42-49.
[5]李青.化學鍍鎳合金的特性及在石化工業中的應用.耐蝕材料,1999,16(2):35-37.
- 上一篇:礦泉水生產工藝研究論文
- 下一篇:小戶住宅設計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