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噪聲防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06 03:29:00
導語:城市交通噪聲防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噪聲狀況監測與分析
為了比較詳細的了解交通噪聲狀況,九江市環境監測站于2007年10~11月,對九江市市區公路交通噪聲進行了監測。
1.1監測情況說明
根據《城市區域噪聲標準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測量方法GB/T14623-93》和《聲學環境噪聲測量方法GB/T3222-94》的監測要求。
1.1.1測量時間段選在每天的交通高峰時間,每個監測點位連續監測1小時;各測點每次取樣測量20min的等效A聲級,以及累積百分聲級L5、L50、L95,同時記錄車流量(輛/小時)
1.1.2測點位置為距離路在兩路口之間,道路邊人行道上,離車行道的路沿20cm處,此處離路口大于50m.這樣該測點的噪聲可以代表兩路口間的該段道路交通噪聲。
1.1.3測量儀器為國產HS6288E型環境噪聲分析儀,并配備HS4782A型打印機。1.3監測結果分析
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九江市市區范圍內的主要交通干線長約93.0公里,2007年交通噪聲Leq平均值為66.8分貝,比2006年下降了1.1分貝。
2交通噪聲的危害
交通噪聲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嚴重時甚至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噪聲可使學習工作效率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在特定條件下甚至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聲還會影響到公路沿線的經濟發展。
3交通噪聲的防治策略
3.1降噪路面
對于中小型汽車,隨著行駛速度的提高,輪胎噪聲在汽車產生噪聲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對于控制交通噪聲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所謂降噪路面,也稱多空隙瀝青路面,又稱為透水(或排水)瀝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層上鋪筑一層具有很高空隙率的瀝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間,有的甚至高達30%。國外研究資料表明,根據表面層厚度、使用時間、使用條件及養護狀況的不同,與普通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種路面可降低交通噪聲3~8dB。
該方法的優點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聲,還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駛的安全性。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結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時間后,孔隙易被堵塞。
3.2種植降噪綠化林帶
樹木及綠化植物形成的綠帶,能有效降低噪聲。在公路兩側植樹綠化,是防治交通噪聲的有效措施之一。選擇合適樹種、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寬度,可以達到吸納聲波,降低噪聲的作用。同時綠化林帶還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吸附微塵的作用,能改善小氣候,防止空氣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環境等作用。根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當綠化林帶寬度大于10m時,可降低交通噪聲4~5dB。這是因為投射到植物葉片上的聲能74%被反射到各個方向,26%被葉片的微震所消耗。噪聲的降低與林帶的寬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種類都有密切關系。
該方法的優點是:生態效益明顯。局限性是:占地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顯著。
3.3聲屏障技術
采用構筑聲屏障的方式來降低公路交通噪聲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降噪方式。聲屏障降噪主要是通過聲屏障材料對聲波進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應來降低噪音,據測試采用聲屏障降噪效果可達10dB以上。聲屏障按其結構外形可分為:直壁式、圓弧式;按降噪方式可分為: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復合型;按其材質可分為:輕質復合材料、圬工材料等等。由于聲屏障的類型各異,所以在降噪效果、造價、景觀方面各有特點。因此,在選用聲屏障時,應根據受聲點的敏感程度、當地的經濟狀況、自然環境來合理選擇適用的聲屏障類型。
該方法的優點是節約土地,降噪效果比較明顯。局限性是:長距離的聲屏障使行車有壓抑及單調的感覺,造價較高。
4結束語
九江市作為歷史悠久的著名旅游城市,噪聲污染不僅嚴重影響市民生活和健康,也成為了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實現優化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控制交通噪聲污染,市政府在2007年進一步加強了城區機動車輛管理,加強了道路建設,改善了道路布局,實行車輛分流,保證了了道路的暢通,并且增加了城市道路兩旁的綠化帶建設,除實施市區禁鳴喇叭及城區道路拓寬改造外,還對出租車,大型貨車進入主干道執行嚴格限時等制度,這些管理措施使九江市主要干道在2007年車流量大幅增加的同時,交通噪聲源的污染范圍和程度比2006年有所下降。在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設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公路建設的同時加強環保建設,根據工程實際,對降噪措施進行技術和經濟論證,在多方案比選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從而保障九江市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摘要】筆者對2007年九江市城區公路交通噪聲實地監測的結果及其對沿線社會環境影響進行了綜合分析,并對常見的公路交通降噪措施進行了分析比較。
參考文獻:
[1]韓善靈,朱平,林忠欽.交通噪聲綜合影響指數及噪聲控制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5,(1).
[2]劉佳妮.園林植物降噪功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7.
[3]崔凱杰.城市交通噪聲污染的影響及控制[A].全國環境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7.
[4]韓運強.噪聲治理工程--聲屏障設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3,(4):12-14.
- 上一篇:社區行政區劃微調實施意見
- 下一篇:文明城市宣傳教育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