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尿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7 10:41:00

導語:小兒遺尿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遺尿治療研究論文

尿床在醫學上叫做遺尿,是指3周歲以上的兒童在睡眠中不知不覺地有尿液溢出,醒后方知的一種疾病。3歲以下的嬰幼兒,由于大腦的發育尚未成熟,排尿習慣尚未形成,因此出現尿床屬于正?,F象。若3周歲以上的兒童,尚不能自己控制排尿,經常尿床,則屬于遺尿癥。據統計,在4歲兒童中約有20%的孩子患有此病,在10歲兒童中約有5%的孩子患有此病。有少數患兒的遺尿癥可持續到成年以后。

臨床研究發現,尿床可影響患兒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還會使患兒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孩子超過3周歲了還經常尿床,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祖國醫學認為,尿床多因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或病后體虛、肺脾不足所致。治療該病應以培元補腎、健脾益肺為原則?,F介紹幾種小兒尿床的外治療法與飲食療法,供選用:

一、外治法

1.藥物敷足法:取附子、白術、吳茱萸各等份。將上藥研成細末,裝瓶備用。每晚先取鮮姜汁少許,再取上述藥末2湯匙,把姜汁和藥末混合、拌勻,揉成硬幣大小的藥餅2個。然后將這2個藥餅分別敷于患兒雙足心的涌泉穴上,外用敷料覆蓋,以膠布固定。第二天患兒早起后將藥餅取下,晚上用溫水將穴位處洗凈后,再用同法敷上藥餅。7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敷藥后,患兒的足心出現了紅腫、痛癢及水皰等癥狀,可將姜汁換成麻油或米飯等調敷,也可將每天敷藥一次改為4天敷藥一次。

此法具有固腎止遺的功效。有人曾用此法治療小兒尿床患者23例,其中治愈ll例,好轉10例,無效2例。

注: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處。

2.藥物敷臍法:取麻黃2份,益智仁、肉桂各1份。將上藥共研細末,裝入瓷瓶或玻璃瓶中備用(注意不要讓藥味泄漏)。每次取3克此藥末,用少量的食醋將其調成糊狀,敷于思兒的肚臍處,外用敷料覆蓋,以膠布固定。敷藥36個小時后取下,間隔6~12小時后再用同法敷藥。如此敷藥3次后,再改為每天換敷一次,可連續敷藥5~7天。

此法具有溫腎止遺的功效。有人曾用此法治療小兒尿床患者38例,其中治愈18例,好轉15例,無效5例。

3.藥物敷穴法:取附子、五味子各10克,肉桂5克。將上藥共研細末,用適量食醋將藥末調成稀糊狀,外敷于患兒的中極、關元及兩個腎俞穴處,外用敷料覆蓋,以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敷藥3個療程后便可將患兒的遺尿癥治愈。此法具有溫陽補腎、益氣縮尿的功效。

注:中極穴:位于臍下4寸處。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處。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即俗稱的腰眼處。(以患者的手指為標準,四橫指為3寸)

4.穴位按揉法:讓患兒仰臥在床上,醫者面對患兒站在其右側。①用右手掌根按順時針方向按揉患兒的臍周四穴20圈。②用雙手指腹輕抓患兒的肚皮3-5次。③用雙手拇指用力按揉患兒雙側的三陰交穴和陰陵泉穴各半分鐘。然后讓患兒俯臥,醫者原位不動,用雙手的拇指按揉患兒左右腎俞穴及命門穴各半分鐘。

有人曾用此法治療小兒尿床患者64例,其中治愈51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

注:臍周四穴:位于肚臍周圍上下左右各1寸處。三陰交穴: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高點上三寸處。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命門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

5.藥物足浴法:取川斷、狗脊、女貞子各30克,黨參、茯苓各20克,甘草6克。將上藥用水煎,濾取藥汁。用溫熱的藥液浸泡患兒的雙足。每次浸泡10~15分鐘,每晚浸泡一次,可連續浸泡5~7天。此法具有補腎止遺的功效,適用于腎虛型遺尿患兒。

6.藥浴療法:取威靈仙30~60克,用500~1000毫升的水煎煮,待藥汁濃縮至250~500毫升左右時,濾取藥汁。用溫熱的藥液熏洗患兒的前陰部,每次熏洗30分鐘,每天熏洗2-3次。(后兩次熏洗,只需將上次的藥液加熱即可使用)。有人曾用此法治療小兒尿床患者56例,其中治愈47例,好轉5例,無效4例。二、飲食療法:

【方1】

原料:龍骨50克,雞蛋1個。

制法:將龍骨用水煎,去渣,打入雞蛋煮熟。

用法:吃蛋喝湯,在睡前服用。每天一劑,10天為一療程。一般服用一個療程后即可將患兒的遺尿癥治愈,個別患兒需服用2個療程。

功效:收澀止遺。

療效:有人曾用此方治療小兒遺尿患者18例,其中治愈15例,好轉3例。

【方2】

原料:豬脬(豬膀胱)30~50克,淮山藥10~20克,黨參、大棗各10~15克,補骨脂、金櫻子各5~10克,益智仁、桑螵蛸、菟絲子各3~10克,五味子3~5克,糯米30~50克,食鹽適量。

制法:將糯米納入豬脬內,用繩將其開口扎好,放入鍋中,加入800毫升的水和適量的食鹽,與其他幾味中藥共燉。煮至藥液剩200毫升左右即成。

用法:3~10歲的患兒每次服60毫升藥汁,11~19歲的患者每次服100毫升藥汁,與豬脬及糯米同服,每天服2次。服5劑為一個療程。若服完一個療程后沒有效果,可間隔3天后,再服用一個療程。

功效:溫腎宣肺,溫脾寧心,補氣縮尿。

療效:有人曾用此方治療小兒尿床患者33例,其中治愈29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6.97%。

【方3】

原料:益智仁、淮山藥、烏藥、枸杞子各10克,雞蛋2個。

制法:將上藥加水500~1000毫升一同煎煮,待雞蛋煮熟后將蛋殼敲破,再用文火煮至藥液全干。

用法:棄藥吃蛋。每次吃1個,每天吃2次,3天為一個療程。

療效:有人曾用此方治療小兒尿床患者24例,其中有效20例,無效4例。

【方4】

原料:豬肉250克,鹿銜草15克。

制法:將豬肉洗凈、切塊,與鹿銜草加水適量一起煎煮,煮至肉爛即成。

用法:食肉喝湯,每晚睡前服用,每天一劑。一般服3-5劑,患兒的遺尿癥即可治愈。

【方5】

原料:新鮮雞腸30克,菟絲子、雞內金、牡蠣各6克,五味子、熟附片各30克,黃芪10克,黨參9克。

制法:將雞腸洗凈,與其他幾味中藥一同用水煎。

用法:每天l劑,于早、中、晚飯前各服一次。

【方6】

原料:狗肉150克,黑豆20克,食鹽適量。

制法:將狗肉和黑豆共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煨至肉爛,加鹽調味即成。

用法:每天一劑,分2~3次服用,可連服15天。

功效:補血脈,厚腸胃,實下焦,填精髓。

適應癥:適用于5歲以上的下元虛寒型遺尿患兒在冬季服用。

【方7】

原料:牛鞭1條(鮮品、干品均可)、食鹽、姜絲、蔥絲和黃酒各少許。

制法:將牛鞭洗凈后切碎,加入食鹽、姜絲、蔥絲和黃酒等共燉,直至將牛鞭燉爛。

用法:喝湯吃肉,每日一劑。

功效:益腎縮尿。

療效:有人曾用此方治療小兒尿床患者16例,有效率達100%。

【方8】

原料:覆盆子30克,豬肉100~150克。

制法:將覆盆子加水500~1000毫升煎煮,用文火煎至藥汁剩250毫升左右時,濾取藥汁。將豬肉洗凈、切塊,然后用此藥汁煮豬肉,用文火煮至肉爛即成。

用法:喝湯吃肉,每天一劑。一般服2~3劑患兒的遺尿癥便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