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科學發展觀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2 03:11:00
導語:經濟科學發展觀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引億萬人民構建和諧社會的行動綱領。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發展的協調性。帶領43萬大安人民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圍繞建設新興的能源工業基地、富饒的魚米之鄉、現代化的濱江園林城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生態立市、依江興市、牧業富市戰略,加速推進工業化,大力實施產業化,積極推動城鎮化,加速大安經濟新崛起,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以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增強構建和諧新大安的物質基礎,力爭5年內全市GDP翻一番,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跨人省十強縣(市)行列。
一、抓工業
工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加速大安經濟新崛起首先要加速工業的崛起。一是盤活企業閑置資產。采取產權出售、股份制經營、合伙經營、管理層收購、招商重組、租賃等辦法,變企業閑置資產為有效資本,全面盤活工業企業。二是建立各類民營企業行業協會。本著“民企辦、民企管、民企受益”的原則,組建完善石油鉆采機械協會、汽車配件協會、果仁加工協會、食品加工協會和服裝協會等五大民企協會,形成拳頭優勢,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建設。今年已為37戶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貸款1700萬元,用于解決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瓶頸問題。今后將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資金規模,每年將安排3000萬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四是建好“兩區三園”。
加大經濟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和安廣、兩家子、舍力工業岡區建設力度,按照邊招商、邊擺項目、邊搞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則,不斷完善園區功能,創優發展環境,創新運行機制,落實優惠政策,吸引企業、項目進區人閌,使“兩區三園”成為產業集聚的平臺和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區”。
二、抓項目
項目建設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升縣域綜合實力,加速大安經濟新崛起的主要抓手。一是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上項目。從發展規模經濟、提升產業層次出發,大力實施汽車和石油鉆采配套、服裝制鞋、橡膠化工、烤煙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改造創新和優化升級,將其盡快做大、做強。今年成功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法國羅賽洛(大安)明膠公司,引進丁吉林省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天意水泥有限公司。還引進了國內最大的石油產品出口企夜蘭石集團,使停產多年的石油機械企業重煥生機,生產的石油抽油機產品全部出口,僅3個月時間便實現出口創匯203萬美元。二是同繞資源能源上項目。立足我市獨具優勢的石油、天然氣、礦泉水、風能、鹽堿地和農畜產品資源,開發引進一批產業、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生態資源型項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同合作開發的風力發電項目將于今年l月底開工建設,總投資20億元,總裝機容量20萬千瓦,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達5.28億元。裝機容量5萬千瓦,大風將給大安帶來滾滾財源。三是圍繞城鄉基礎設施上項目。重點啟動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城市13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任務。新上一批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嫩江公路大橋,使我市成為區域性公、鐵、水路交通樞紐。四是圍繞改善生態環境上項目。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生態草建設、瀚海桑田、白刺治堿、生態調水等項目工程,不斷改善生態環境。今年頭9個月,大安已啟動實施蕈點項日52項,其中工業項目占62%,完成投資13.2億元。
三、抓招商
招商引資是加速大安經濟新崛起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一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大力推行領導帶頭招商,實行“四個一”的做法:一個重點項目、一個包保領導、一套人馬、撥付一定數額經費。實行企業主體招商,引導企業登上前臺,參加市里組織的項目洽談會、產品展銷會,做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實行以商招商,在已引進的大企業中和發達地區各聘請有影響力的企業老總作為名譽招商局長,委托他們招商。組織專業隊伍招商,與本單位工作脫鉤,赴外地開展招商引資。發動全民招商,深入開展全民招商引資專題教育,營造“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都是招商主體”的社會氛圍。二是落實招商責任。實行有招商引資任務的部門主要領導抓招商引資上項目負責制,日常工作由“二把手”去抓,使其能夠聚精會神抓招商,一心一意上項目。三是嚴格考核獎懲。堅持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年終“拉練式”檢查的制度,不聽匯報,不看數字,就看現場??己苏儯饕错椖柯涞囟嗌?,安排就業多少,提供稅收多少。
四、抓“三農”
加速經濟新崛起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要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機遇,以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為根本任務,加大力度,突出重點,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切實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一是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圍繞烤炯、花生、水稻、美國紅提、大蕘子、西甜瓜等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基地。尤其要抓好棚膜經濟,沿302國道兩側建設1000棟大棚。二是大力發展優質畜牧業。堅持六畜興旺、六業并舉,著力發展牛、羊、雞、豬、鵝、狐貉產業。目前,大安狐貉飼養量達到100萬只,居全省第一、東北第二,占全國市場交易量的1/5,現在正努力把大安建成東北最大的優質狐貉育種基地、養殖基地、集散基地和加工基地。三是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壯大先達食品、安大牧業、億龍葵花等投資300萬元以上的28戶重點龍頭企業,通過加工實現農副產品轉化增值,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產業關聯度,擴大經濟效益。四是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大安灌區、月亮泡東灌區節水改造等大型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化建設進程??偼顿Y11億元的大安灌1:程列入了省“十一五”規劃,是全省六大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之一,工期5年,建成后可新開發水田60萬卣,年Ⅵ增產優質水稻30萬噸,產魚1150噸,產蘆葦4萬噸,產草8萬噸,實現產值63億元,年可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項目區內的14萬農民人均增收1910元。到2011年,大安三分之一上的村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00元。
五、抓環境
環境就是生產力,加速大安經濟新崛起必須高度重視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大力優化軟環境。實行首問負責制、首辦責任制、服務承諾制、特事特辦制,不斷創優服務質量。實行收費集中辦理制,將省和白城市下放的“擴權強縣”審批項日全部納入大廳辦理,方便群眾,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實行企業生產寧靜日制、檢查準入制、罰款告知制,每月25日前除安全生產檢查外,其他一切檢查都放在25日之后;未經市政府分管領導同意的,一律小準隨意罰款。同時,加大涉軟案件查處力度,對干擾和損害經濟發展軟環境的行為葦拳出擊,嚴查嚴辦,在全市營造招商、親商、助商、安商、富商和讓投資者開心、順心、舒心、放心、安心的良好氛圍。二是大力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采取宣傳教育、政策引導、依法管理、生態治理等綜合措施,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建設,建沒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副城市。三是大力改善城市環境。立足建設水城相映、人樹相依、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的現代化濱江園林城市,加快規劃建設新城區,逐步改造舊城區,加快城鎮化進程。到2011年,城市化率達到65%以上,城區面積擴大到2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發展到22萬人以上。
- 上一篇:獨家原創:家具物流管理方案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信用社貸款回收率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