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研究
時間:2022-08-22 10:07:21
導語: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證劵市場的快速發展。證劵市場和上市公司之間互相作用,進而產生一定的作用結果。在所有作用結果中,在制度上的反應則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證券市場中的各項交易也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并且涉及金額都很大。然而在這些交易中,證券發行人和證券投資者在對證券信息的占有上,實際存在著天然的不公平。再加上證券交易市場長期存在的計劃經濟時期殘余的特殊性質,使得如何讓證券投資者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保證證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顯得極為重要。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不同立法理念設立,會對市場主體的約束和管控造成不同的實際影響。所以確立正確合理的立法理念,對制度建設和實際操作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概述
(一)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概念。證券法信息強制披露制度,又稱公開披露制度是上市股份公司依照法律規定將其本企業的財務變化、經營運營狀況等信息和材料向國家證券管理部門和市場證券交易所報告,并向社會進行公開或公告,從而保障企業投資者利益、接受社會普通投資者的監督而設立的監督制度。該制度包括證券發行前的信息披露,也包括該公司上市后的證券信息的持續公開。招股說明書制度、定期報告制度和臨時報告制度共同組成了我國的該項制度。[1](二)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作用。投資者通過認購或購買證券進行投資活動時,需要通過一定的投資信息作出投資判斷。而在進行投資判斷時,證劵市場價格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量標準。因為它是對有關證券市場信息最為綜合的反映,因為任何證券市場的價格,都是在對實際證券信息進行整合后而形成的。但是,證券發行人經營狀況等一類的市場信息,發生于證券發行人內部,首先為證券發行人內部的知情人所掌握。對于公眾投資者來說,證券發行人的經營狀況等信息具有隱蔽性和以扭曲性的特點,投資者對這類信息不能充分的掌握并了解。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如果一方比另一方在信息掌握上占有優勢,那么在證券交易時就處于比后者更為優越的地位。[2]可見即使法律保障交易雙方的地位平等和意思自由,但若雙方掌握的市場信息不對稱,并且這種信息不對稱是由于制度原因或者雙方社會地位等原因造成的,那么這種信息不對稱就會導致證券交易在實質上的不公平。雖然我國《公司法》規定了股東的知情權,但對于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公司法》對股東的知情權保護范圍是有限的,不能滿足證券投資活動的公正性和秩序性的客觀要求。在證券市場運行過程中,信息公開具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投資者獲得最為真實可靠的證券市場信息,在信息獲取平等的基礎上作出投資判斷,最大限度的實現證券交易雙方實質意義上的平等。(2)有利于加強對證券發行人的監督管理,通過要求其履行信息公開義務,促進其改善經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3)有利于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管,防止內幕交易等不正當交易行為。
二、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立法理念及基本原則
(一)公開主義立法理念。國內在證券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中存在公開主義與實質主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基本理念,前者將信息披露制度作為規制證券市場的基本方式和核心手段,后者強調對發行人、上市公司、投資者等市場主體的行為作直接的、實質性的干預。一部法律最為基本的觀點立場,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指這部法律的基本理念。但遺憾的是,在我國務實態度占據了最為主要的觀點立場。而這一現狀,直接導致證券市場參與人在進行證券法法律制度選擇時過于隨意。[3]這種隨意直接導致了證券交易市場的混亂,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最為有效的保障。進一步破壞證券交易市場的整體運行狀況,問題百出。因此明確立法理念,對于證券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二)信息強制披露的基本原則?;驹瓌t,顧名思義,是指某一領域應該遵守的最基本框架、底線。而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則,應是對具有公開證券信息的責任義務人的最基本要求。進而保證證券交易市場的規范化運行。1.信息真實原則。真實原則是信息披露制度的首要原則,具體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對外進行公開證券信息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其所公開信息的客觀性,不能存在虛假、欺騙、隨意編寫等虛假成分。真實原則使信息公開披露的首要原則,因為虛假的信息會構成證券法上的“虛假記載”和“虛假陳述”,會扭曲證券市場信號。只有公開的信息是真實的,投資者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資決定,進而實現證券交易的公平性。2.信息完整原則。信息完整原則是指具有信息披露的義務人,在對外進行信息披露時必須保證所公布信息的完整性,不得存在重大遺漏的情形。信息披露如果不符合信息完整原則,就會構成證券法上的“重大遺漏”情形。構成這種情形,即使所披露信息部分真實,也是因為其他信息的“重大遺漏”,而導致信息整體性的喪失可信度,不具有參考價值。3.信息準確原則。信息準確原則是指具有信息公開義務的責任人,在對外公開信息時所使用的語言詞匯、語句表達必須明確,以防他人誤解。準確傳達證券信息是義務人必備的職責之一,不能忽視。這個原則的確定是為了保證在證券市場上,每一個參與人都能夠準確無誤的獲取相關信息,從而進一步實現在獲取信息上的平等性。4.信息及時原則。信息及時原則是指必須在法定期限之內上報所有相關文件。如果發生突發事件、重大事件等非常規性事件,必須及時上報、公開。證券市場瞬息萬變,所以把握信息的及時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的及時性關乎證券市場參與人的“生死存亡”,必須加以保證。[4]信息及時性原則體現了現代社會發展對信息時效性的高依賴度,這種高依賴度取決于“信息決定經濟”的時代特征。
三、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分類及具體內容
(一)證券發行的信息披露。證券發行的信息披露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向國務院證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相關部門報送企業證券發行申請文件。報送該文件的證券發行人具有非常重要的責任義務,他需要確切的保證所報送文件的完整、真實、準確。不得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語言陳述或者信息公布等重大遺漏,以免引起證券市場參與人的誤解、誤判。2.發行人在撰寫招股說明書時,必須以中國證監會的法律規定為依據,進行嚴格的程序編寫,并進行披露。發行人招股說明書中需要說明的內容和制式要求是該企業面向公眾進行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招股說明書中的內容規定只要有可能會影響到投資人的投資決策,那么就必須向大眾予以披露。而該股票或者證券參與人均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上簽字、蓋章,保證所公布信息內容的完整、真實。[5]3.招股說明書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應該由對招股說明書進行核查任務的保薦人及其保薦代表人負責。為了確保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歸屬,進行核查任務的相關人員還需在核查意見上簽字、蓋章。4.核查公開發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是證券公司承銷證券的基本職責之一。工作人員如若發現募集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時,該證券將無法進入市場進行銷售。已經銷售的,應立即叫停,并及時采取糾正補救措施。5.具有出具相關法律效力文件的服務性機構,在對企業發行證券的申請需求時。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法定職責,保證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6.若上市公司以非公開的方式發行新股,那么上市公司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依法公布新股發行情況報告書。否則,將使得投資人獲取信息的渠道關閉,無法實現公平、平等。(二)持續信息公開。持續信息公開,是指證券上市交易過程中,對與證券交易有關的信息要及時、持續的進行更新、披露。所涉及的需披露信息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和上市公司臨時報告。1.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必須經過董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審核、聽取意見等程序,并且需要在報告中簽署姓名,以明確相關人的責任歸屬。2.招股說明書所披露信息,若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情況的,并且致使相關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經濟損失的,相關責任人(發行人、上市公司)應當承擔經濟賠償等民事責任。觸及刑法的,承擔刑事責任。3.企業依法強制披露的信息,應當供社會公眾進行查閱。具體的公布方式、查閱方式應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進行規定、明確。4.暫?;蚪K止證券上市交易的情形,應當及時以書面、新聞等快捷方式向大眾公布,并報送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進行備案。
四、我國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現狀
(一)現實問題。如果要對證券市場的各項法律制度的運作情況進行橫向上的對比,證券法信息強制披露制度是我國證券市場制度建設方面的的薄弱環節。我們對市場違規行為作了先關調查研究發現,上市公司違規行為的類型多樣化,但具有主體類型集中化的特點。相關分析具體如下:1.企業信息公開過于隨意、不規范。我國法律對企業公開信息作出了詳盡的規定,在內容和制定上嚴格制定了相關準則、原則。但是許多上市公司在信息公開時心態沒端正,態度不嚴謹,最后導致信息不準確。2.企業非主動公開證券信息。上市公司一直將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種經濟負擔和法律責任,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企業的法律義務,更不會認為信息披露本是股東應當享有的知情權,所以企業主動地去披露自身信息,在某種意義上很難實現。3.證券信息公開延遲公布、間斷。上市公司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經營過程,因而公司信息披露不間斷的動態過程是市場所必須的,然而當下許多上市公司通常都無法達到這一目標,信息滯后、間斷公開情況非常嚴重,情況亟待解決,給投資者做出最合理的經濟決策造成很大的不便。4.虛假信息泛濫。大量信息造假給投資者造成了最為嚴重的信息誤導,成為證券信息公開制度最致命的缺陷,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二)現實問題的制度原因。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性。我國在引進證券市場的過程中,由于歷史原因使得現階段我國證券投資市場存在著明顯的制度性缺陷。這種制度性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約,需要引起學者的高度關注。就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缺陷性,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來的。1.我國并未真正形成以產權制度為基礎的股票市場;2.證券交易存在非常嚴重的地方化傾向;3.在股票發行的規??刂浦贫壬希秀S谑袌鼋洕奶卣?,表現出強烈的計劃色彩;4.我國健全的證券市場體系尚未形成,還需進一步完善。甚至有些缺陷是根本性的,在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并最終造成了證券市場信息披露的不規范。[6]不規范的市場交易行為源自于不規范的市場交易規則、制度。所以為確保證券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證券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進行和完善。立法機構需要直面現實問題,力求解決問題,科學合理的對證券交易市場進行實質性的改革。
五、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完善
(一)政府行為法律規范化。政府在中國證券市場誕生時就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規定了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門檻,控制著整個股市股價的漲跌等重大事務。我們不能片面的否定這一歷史現象,因為這一制度為中國新生的證券市場提供了持續發展的保障,對初生的中國證券市場是有利的,幫助其控制了市場面臨的許多風險。但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對于持續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而言。該制度也使政府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所以在證券信息公布制度制定過程中,我們應合理的規制政府的行為,避免其參與過多而導致其失控。在健康的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場經濟通過自動調節,使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各種經濟要素進入該市場,從而促使證券交易市場自發的進行資金的合理調節,形成在健康狀態下的證券交易市場價格。[7](二)新媒體的信息公開。信息公開的內容離不開現代社會新媒體廣播的廣泛應用,上市公司發行人,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將具有法律效力,并且通過我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人可通過的上市文件,向光大證券投資人進行公開、公告?!吨袊C券報》、《上海證券報》等專業報刊在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承擔很大工作任務。但紙媒在信息披露上,存在著天然的弊端。比如紙媒傳播很容易產生證券信息披露行為的違法違規;版面、印刷等客觀因素極易導致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泄露,進而形成內幕交易;缺乏互動性使得投資者無法和上市公司及時溝通,影響證券市場的三公原則(公開、公平、公正)等。所以采取新媒體形式對證券信息進行公開,證券發行人個人負責直接進行信息公開、公告,勢必會解決傳統紙媒的種種弊端。(三)證券發行保薦制度不斷規范化。保薦制度是指由保薦人對發行人發行證券進行推薦和輔導,并核實公司發行文件中所載資料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協助發行人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從而督導發行人進行信息公開,所以我們需進一步強化完善保薦人制度的作用。而完善、強化保薦人制度需要相關法律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進而明確各方的職責問題和權利義務關系。(四)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是指網民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載體的信息傳播,對社會、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論、轉發。從而達到由小及大的影響作用的一種社會力量。許多典型的上市公司違規事件的曝光,都歸功于一些新聞媒體、記者。廣泛的社會討論所造成的社會輿論對加強信息公開的作用很大。所以為了使得信息公開進一步的合理、全面。賦予公民、媒體采訪權、調查權對企業進行監督勢在必行。并且為了進一步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相關法律需要根據公開立法理念對其行為進行法律上的規定。[8]
六、結語
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確保證券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制度保障。該制度的建立必須以公開主義立法理念為基點,將其滲透在該項制度的各個方面,使證券信息公開成為證券市場主體證券發行人的天然義務,能夠使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充分的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掌握大量的有效合法的投資信息,從而進行更為有效的合理投資。公開主義立法理念對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的影響將是里程碑式的,該理念不僅從學理上滿足了多項法律制度和法條在設立、制定時的理論要求,還在證券市場實際運行過程中,滿足了大多數市場主體的經營、投資上的信息需求。所以確立以公開主義立法理念為基礎的制度建設,將對證券信息強制披露制度起到非凡意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范?。谭?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6.
[2]鄭順炎.證券市場不當行為的法律實證.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37.
[3]關偉.關于中國證券市場信用體系構建的思考[J].資本市場,2007(11):40.
[4]王保樹.發行公司信息公開與投資者的保護.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79-280.
[5]施天濤.證券法釋論.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135.
[6]陳甦,陳潔.證券法的功效分析與重構思路[J].環球法律評論,2012(5):43.
[7]李心丹,宋素榮,盧斌,等.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的行為動機研究[J].經濟研究,2008(10):83.
[8]林翔.對中國證券咨詢機構預測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0(2):56.
作者:霍家興 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 上一篇:證券公司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研究
- 下一篇:證券市場操縱行為法律規制探討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