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市場構想論文
時間:2022-04-02 11:35:00
導語:證券交易市場構想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社會經濟運行和發展過程中成功地導入技術進步機制,哪一個國家就能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對證券市場和直接融資有長期性的內在需求,而香港創業板難以勝任為大陸高科技產業發展進行直接融資的全面任務,為了發展我國的高科技產業,應該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二板市場。
目前,我國國內只有成熟企業的資本市場,沒有風險企業的資本市場。顯然,這樣一種資本市場是不完善的,是不利于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我國應該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二板市場。
一、二板市場及發展概況
所謂第二板市場(SecondBoard)是指在主市場之外開辟的市場。主要是為那些有發展潛質,但是又暫時未能達到在主市場上市要求(諸如規模、盈利時間等)的公司提供一個籌資的場所,協助其發展及擴展業務,其特有功能是創業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相對主市場(MainBoard)而言,投資于二板市場的風險更大,但是盈利機會也更多。國際上通行做法是:二板市場更側重于對信息披露的監管。
一般而言,國際上成熟的證券市場絕大部分都設有第二板市場。例如,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既有一個主板市場,也有一個第二板市場,此外還有一個新加坡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SESDAQ)。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第二板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中交易非?;钴S。日本獨立的第二板市場“場外交易所”(OTCExchange)也頗具規模。法國巴黎1996年誕生的“新市場”(NouveauMarch),如同英國倫敦設立的“另類投資市場”(AlternativeInvestmentMarket)那樣,自啟動以來表現也相當不錯。而美國的第二板市場Nasdaq創立于1971年,經過29年的迅速成長,已發展成為超過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僅次于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場。美國高科技上市公司的85%在那里掛牌,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在那里脫穎而出。它們中間包括標準普爾股票價格500家成份股指數中近四年總體業績位列前四名的微軟公司(Microsoft)、戴爾電腦公司(DellComputer)、西斯科系統公司(Ciscosysterms)和英特爾公司(Intel)等。Nasdaq為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全賴于美國有發達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為美國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全面支持。
二、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二板市場的動因分析
1高科技產業是一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器
高科技產業(HighTechnologyIndustry)使現代世界經濟發生著革命性變革,隨著高科技產業在一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擴大,所處的地位日益顯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和趨勢。知識經濟的顯著特征是:“以知識密集型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業或高科技產業,成為全部產業的核心,成為一個國家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最主要來源,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推進器”。以美國為例,據統計資料顯示,從1970年到1990年美國的不同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資本28%,勞動力19%,人力資本10%,技術43%。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已不再是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而是被稱為“無形資源”的技術投入。正是由于在社會經濟運行和發展過程中成功地導入了技術進步機制,因此,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在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一直呈持續增長的態勢。高科技產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高科技產業占美國GDP的62%,成為僅稍稍落后于私人健康服務業的第二大產業部門,它使多年來被人們視為經濟增長重要推進器的汽車業、建筑業和化學工業等相形見絀。
(2)高科技產業是美國制造業中就業人數最多的單個產業部門。高科技產業不僅比其他單個制造業部門提供更多的社會就業機會,而且與其他制造業部門相比,高科技產業中每一個新增加的工作崗位,可創造出更多的額外工作崗位,具有乘數效應。并且高科技產業工作崗位的工資收入很高,它使人口就業結構和社會收入分配等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方面發生了革命性變革。
(3)高科技產業是美國出口最多的產業部門。相比之下,韓國和東南亞“四小龍”經濟的高速發展,主要不是依靠技術進步和效率的提高,而是依靠動員和投入更多的資金,包括大量的國際短期資金,形成巨大的經濟泡沫,導致了1997年底的波及全球的亞洲金融風暴。
總之,知識經濟的出現正沖擊著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世界貿易格局、人口就業結構和社會收入分配等社會經濟形態。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經驗數據顯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一國高科技產業化水平的高低將決定一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決定一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也將決定一國的就業結構和收入水平。技術進步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根本動力。
2高科技產業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為其提供服務
由于高科技產業在總體上是一個高收益、高風險的產業,國際經驗表明,同間接融資相比,資本市場與股權直接融資能更好地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首先,間接融資只能單純地為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融資功能,且由于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現象,導致高科技產業資金投入不足。原因很簡單,在間接融資的情況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資金來源主要靠銀行貸款,但是,如果獲得貸款的高風險科技企業的項目開發成功,提供貸款的銀行除了得到正常的貸款利息外,得不到任何額外的風險收益,全部風險收益均為企業所獲;相反,如果企業開發失敗,銀行則要承擔全部貸款風險,從而不利于保護銀行存款人的利益,維持金融機構的穩定。因此,穩健的銀行經營者必定會盡可能減少對高風險的高科技企業提供貸款,導致高科技產業投入不足。
其次,資本市場和股權融資不僅可以提供融資功能,而且可以改善公司內部經營機制,促進企業活動,加速高科技企業的成長。因為,從投資人角度看,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完全避免了上述風險與收益高度不對稱的現象,直接融資使投資人可以從成功的高科技項目中獲得高收益。資本市場(二板市場)又能使投資者調整投資目標、投資期限,通過股權的分散化和流動性,使風險降到最低。這種市場功能,能吸引社會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高科技產業,支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企業角度看,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使企業獲得了充足的長期資本供給,改善企業的財務結構,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使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全身心投入到高科技的研究、開發工作上,提高內部運作質量,通過公司的成功運作為在公司投資的投資者帶來大量的創業利潤,公司的創建者也能夠獲得較高的創業利潤和較高的社會聲譽,從而能夠鼓勵更多的企業從事創業活動,并通過這種發展所產生的擴散效應、示范效應和乘數效應迅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人們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資源,更加有效地推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高中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 上一篇:有股配售前途論文
- 下一篇:上市公司資產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