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識點“習題選擇”策略

時間:2022-03-20 08:25:26

導語:高中政治知識點“習題選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知識點“習題選擇”策略

1課后習題選留

習題如何選擇,政治教師應根據課程進展程度,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基本情況作出選擇。學生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習題。老師的習題內容必須是精心選擇的反應重點難點的,并且有利于學生既提高知識掌握又培養學習主動性的內容。防止出現在老師布置習題后,學生往往就問:交不交啊。其潛臺詞實際上是做不做。如果可以不交,學生就會認為不交就是可以不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積極性,無法體驗到會做題和做完題的成就感,也不能從習題中得到啟發,那么習題選擇就會流于形式,不能落實到實處。

2課后習題處理

現在習題的概念被狹隘化,似乎只有做在習題本上交給老師批改的才叫做習題。目前學生使用的輔導用書應有盡有,里面內容不僅豐富,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習題,學生就可以直接在書上做題。因為學生手中的習題集按照教材的進度已經編排好了,教師可以有選擇地布置必做的習題,學生也可以自己按照教學進度和自己的時間進行選做。這樣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效果會很好。教師不應該簡單粗暴地把輔導用書上的答案一律刪掉,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應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輔導用書。比如:可以要求學生先做,做完之后再對答案,如果有與答案不一致的,先自我糾錯,弄不明白的再跟同學討論或者請教老師。

3課后習題的檢查評價

檢查環節是我們執行得不好的環節,做好這個環節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教師的嚴查加適當的懲罰。對于沒有按要求完成習題作業的同學,教師必須適當懲罰,絕對不可以讓學生有得過且過的思想。二是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不要樹立敵對情緒,更不能認為只有通過自己的監督、檢查,學生才能完成習題任務。相信學生也不能完全放手,要將監督、抽查貫穿始終。既能提高完成習題的效率,又能與學生建立彼此信任的情感。

4典型習題的選留上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例題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下列對權力制約和監督說法正確的是:①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治,兩者缺一不可②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③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④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各項工作的必要保證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這道題是典型的一輪復習題,考察的指向非常清楚,學生做完就會知道自己該關注的知識點是什么,做完本題學生會清楚地知道應該記憶什么: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中的“法治”應為“法制”。這樣這道題作為一輪復習題設置的“通過學生做題引導學生復習重視基礎知識”的意義就完成了。例題二: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以161票贊成、2票反對、7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新預算法的修訂,給我國政府的啟示是:①傾聽群眾呼聲,科學民主決策②堅持對人民負責,依法行政③健全和完善行政內部監督體系④嚴格依法執政,自覺接受監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這道題選D,其中③選項,是對這一知識點的深化擴展,符合一輪復習把知識深刻理解的要求。學生做完這道題就會進一步明確對這一知識點除了課本以外的補充要求。達到對知識點深化的試題引導目的。

從這兩道題的考查意圖來看:例題一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再現,例題二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學生做完后會明確自己的復習程度。所以,一輪復習時選擇習題一定要注意習題的導向性,選用高考原題時要謹慎。我們參加各類聯合考試或者選擇習題時,首先要考慮出題者的意圖,要考慮講解時的角度,要考慮對學生復習的引導方向。對待外來的題自己要有包容性,要認識到該題的借鑒價值,博采眾長,但是在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借鑒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齊佩芳,宋立軍,蔣廷玉.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宋立軍,鄒連方.從默會知識理論的視角透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0).

[5]徐建明.精心引領“入學”,有效組織“上學”——導學案課堂模式的幾點思考[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25).

[6]張建華.教案、導學案和課件的關系淺談[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15).

作者:崔雪松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烏蘭浩特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