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論文

時間:2022-11-20 09:53:39

導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論文

【摘要】為了響應新課標思潮,各個學科建設都堅持在提高學生核心素質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其具體應用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理論從實踐中來,又指導回歸生活指導實踐。因此,高中政治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突出教學生活化這一核心思想,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本文通過強調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并且挖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局限,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提供了幾點操作性較強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

政治這門學科與時展態勢密切相關,但是卻始終難以緊跟時代步伐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一點就為政治課堂的與時俱進埋下了隱患。一旦國際以及國內政局、政策發生巨大改變,政治教材便難以做出相應的改動,造成政治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因此,教師應當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出課堂,讓他們切實了解到國內與國際的變動情況,將枯燥難懂的理論轉變成通俗易懂的知識,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真正實現教育的價值。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高中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將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重要手段。高中時期是形成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以文化熏陶人,還可以以文化塑造人。學生在生活化政治教學中體會到人生的辛酸苦辣,感受到世間的真善美。同時學生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適當融入生活化氣息能有效提高自身人際交往能力,在不斷嘗試過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與價值。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

隨著新課標改革背景的推進,大部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政治教師依舊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局限于“裝新鞋,走老路”的傳統格局,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方式的革新。許多高中政治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手段將知識強塞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知識承受限度。表面上是把知識都講解完了,但是大部分知識都不能被學生吸收消化,學生開始厭惡這種枯燥無謂的課堂,畏懼深不可測的課堂,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教師從生活現象中引出新課。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在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通過聯系生活現象導入新課,讓學生不覺得突兀。比如在學習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一書中《影響匯率的因素》這個章節中,通過列出生活中居民存款取款的變動現象以及近幾年來匯率變動因素來逐步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思考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學生在結合實際生活的時候,就很容易想出正確答案,這就為學習這節內容奠定了重要基礎。(二)教師巧妙運用生活經驗加深學生理論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從學生的經驗中開發資源,依據學生現有水平制定教學策略,以此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比如說:教師在向學生講述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中的《供求影響價格》這個章節時,可以根據本地的銷售現狀,列舉如下的例子:我市在一月份草莓的批發價可以達到三十塊錢一公斤,但是到了五月份卻只能賣到二十塊錢一公斤,這是為什么呢?教師緊接著引導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在聯系生活中會明白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等因素都會影響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從而影響產品價格。該地區農民常年栽種草莓,許多同學也都來自農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理解也會更加準確。(三)布置生活化問題作業。理論產生于生活,又要回到生活中指導實踐。教師在授課完畢之后,要布置一定的作業去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中應盡量布置和生活有關聯的作業。比如說:在教師講授完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模塊中的《投資理財的選擇》這一章節時,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債券、股票、保險等幾種理財產品,同時要求學生能夠分辨各理財產品的優點與缺點。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推銷自己的理財產品,讓學生在推銷過程中陳述自己理財產品的優越性,讓其他同學找出他們存在的問題。通過設置富有生活氣息的作業,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四)教師帶領學生回歸社會如果課堂上的政治理論學習僅僅局限于教材學習,將會缺少生活氣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就要求相關政治老師在學習之余帶學生去社會中學習。當然,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教師要選擇離學校距離較近的位置帶學生去參觀實踐。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果園、鄉村,讓他們與農民伯伯一起耕耘,體驗勞動的光榮,切實領悟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諦,讓學生真正懂得學以致用,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盡管當下教育行業批判傳統的應試教育,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高中教育者過分注重追趕高考進度,而忽視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既缺乏針對性,也缺乏趣味性。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將生活知識與課堂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人生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閆軍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方法與策略[J].考試周刊,2018(49):154.

[2]占慕華.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路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7(45):144-145.

[3]張平.構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4):59.

[4]解征凡.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高考,2017(15):90.

作者:蔡蕓 單位: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