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高中政治學課堂研究

時間:2022-12-17 02:45:32

導語:鄉村高中政治學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高中政治學課堂研究

跟隨時代步伐,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入,新課程的興起,教材內容的掌握遠不能滿足當前教育所需。在鄉村高中政治學課堂中,大部分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消極被動應付課堂活動。傾聽鄉村高中政治課堂之心聲,主張從學生學習需求的心聲以及教師教學需求的心聲出發,學生所求無非快樂學習,教師所求無非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鄉村高中政治課堂改革應從“學”與“教”的心聲出發,構建快樂、高效課堂。

一、快樂課堂和高效課堂的內涵

1.快樂課堂的內涵??鞓氛n堂的提出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是指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所開展的學習活動,在快樂學習中習得知識與技能。快樂課堂的構建與寓教于樂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從現代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快樂課堂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有助于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建立,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快樂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以快樂課堂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生成主動探究意識,并且在主動探究中樂于學習,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會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2.高效課堂的內涵。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高中政治快樂課堂的構建,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政治課學習的快樂,教師應在快樂學習的基礎上,發揮教師的引領、組織、啟發引導以及監督作用,讓學生不要迷失在快樂之中,在快樂教學中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才是關鍵所在。高效課堂的構建為高中課堂改革指明了方向,通過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的合理規劃,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與效益的最優化。

二、鄉村高中政治快樂課堂和高效課堂構建的方法

1.營造輕松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實踐證明,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敏感度以及活躍性的提升。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消除高中生對政治學習的無趣感與焦慮感,減少負面情緒對于學生高中政治學習的影響,促進學生對政治感知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構建輕松的課堂環境呢?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其一,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特別是對于處在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尤為重要;其二,教師應善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主題活動的設置讓學生盡快投入到歡快的學習感知中;其三,教師應掌握教學語言的藝術,能夠以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達到讓學生聽得懂、弄明白的目的,讓學生產生傾聽的興趣,避免生硬的、毫無趣味的枯燥式講授;其四,鄉村教學資源有限,高中政治教學可能對于高中生來說枯燥無味,教師要采用豐富內容來吸取學生注意力,激發對政治學科奧秘的探索興趣。另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方面,涉及范圍廣闊,教師應準備充足的學術知識內容,從各個角度進行擴充,利用多媒體查詢資料,收集關于時事政治的相關內容,教學內容不停留于表面,深入研究開展教學。教師應改變一味式地灌輸,將學習與娛樂活動相結合,學生興趣會提高,端正態度后認真對待高中政治學習,師生都將對政治教學過程擁有充分體驗。2.依據學情,明確教學目標??鞓氛n堂的構建是基礎,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目標。為了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改革的最終目標,需要教師具備明確的教學方向,而教學目標作為教學活動設計的主要依據,對于鄉村高中政治課堂教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的總教學目標設定需要結合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改革的路線,明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因此,鄉村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學思路,將教學目標定義在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方面,提升鄉村高中生學習的基本技能,將審美品味的提升、藝術修養的強化以及藝術創造力的發展列入重點教學目標,以此作為鄉村高中課堂改革的指路明燈。3.優化教學手段,提升課堂實效。在傳統的鄉村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學方法單一是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單一化的教學手段無法滿足學生好奇心與探索欲,消磨了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積極情感,制約了教師的教學專業化成長。多樣化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對此,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激活鄉村高中政治學講課堂,達到“快樂”與“高效”雙收的目標。(1)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以視覺與聽覺的沖擊給鄉村學生的學講課堂學習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鄉村高中政治教師的教育技術信息化發展,為快樂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了助力。依托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猶如為鄉村高中政治課堂帶來了一陣春風,為原本的冰冷學講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如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課件的方式展示生活中的、繪畫藝術作品的中華文化歷程,將原本抽象繁多難懂的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出來,降低了學習難度,達到輕松學習的目的。其次,在多媒體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簡短精悍的課件促進鄉村政治教學效率的提升。如鄉村高中政治教學結合學講計劃開展,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知識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補充,知識內容盡量做到范圍涉及廣,有一定程度上的認知能力。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傳統課堂模式改變,鄉村高中政治教學接受多維度地探索式學習,多元化教學方式,更加適應目前新課程教育改革目標。(2)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在鄉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屬于教育藝術中的一種,對于教師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學專業性具有較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正確定位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高中政治學習中主體作用發揮的意義,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發揮啟發與引導的作用,以巧妙的啟發與引導促進初中生對美術的深度挖掘與思考。(3)議題式教學。議題式教學創設要彰顯時效性,時效性是政治教學一大特點。政治不同于歷史,歷史追溯的是過去,政治把握的是當前,政治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從心理學角度看,喜新厭舊是人的正常情緒反應,富有時效性的議題有利于增強材料自身說服力,調動學生對材料關注度、提升學生探究問題的參與度。議題式教學創設要體現生活化。政治教育離不開生活,教育生活化是新課改理念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新課程理念提倡:“回歸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發展生活”,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議題式教學情境的創設貼近生活,增強材料感知力,有利用于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深化和感悟。議題式教學創設要具有新穎性,創新永無止境,教學情境的創設同樣離不開創新。

新穎的教學情境能夠富有成效地啟迪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情感體驗,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延長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時間。簡而言之,新穎的教學情境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達到出奇制勝的教學效果。教育改革已經實施多年,但是鄉村高中政治學講課堂并未完全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思想脫節,為了鄉村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現狀,需要教師傾聽學生“學”的心聲以及教師“教”的心聲,以快樂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滿足“教”與“學”的需求,以此促進農村高中政治課堂的徹底改革,滿足高中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助力高中生的思政課學習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曾萬選.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淺議調動學生參與政治課教學活動的幾點做法[J].教育革新,2006,(02).

[2]馮曉文.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回歸生活[J].教育革新,2011,(04).

[3]張湖北.強化思維引領拓展教學深度[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11).

作者:吳德花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凌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