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思考
時間:2022-09-09 08:47:49
導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群眾的眼光去認識問題,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
1.學習教育讓黨員干部站穩群眾立場
活動過程中,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9次專題學習,邀請了中共湖北省委決策支持辦公室主任呂東升等一大批黨政領導、專家學者來校作專題輔導,采取“分校區、小分散、大集中”的方式專題集中學習3天,采取下發學習讀本、開辟網上學習專欄、征集學習心得等途徑引導個人自學,開展“十佳中層干部”“師德模范”評選活動,邀請林麗事跡報告團來校作專題報告。通過干部領學、專家導學、集中研學、個人自學、典型引學等“五學”方式,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革命傳統、先進典型和廉政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我對照、自我檢查、自我反思、自我反省,在思想上補了課、精神上補了鈣,進一步站穩群眾立場。廣泛開展“崇儉尚實大家談”“假如我是大學生”“假如我是培訓學員”等學習討論活動,使學院黨員干部不斷克服“自以為是”“想當然替群眾考慮”的習慣性思維,在想問題、做決定、定政策時,能夠突出群眾視角。
2.聽取意見使黨員干部密切群眾感情
通過學院領導帶隊到校內外求意見、召開座談會聽意見、發動各部系找意見、發放調查問卷問意見等方式,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和聽取意見工作。在學院內部,召開中層干部、專家教授、青年教師、派、社會化用工人員、離退休老同志、職工代表和勞模座談會等各個層面的座談會12場,覆蓋全校教職員工。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持續開展以“訪三室(訪教育、寢室、教研室)、轉三風(干部轉作風、教師轉教風、學生轉學風)”為主題的“兩訪兩創(即管理干部訪談所有教師,教師訪談所有學生;創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創教育事業發展先進)”活動,共訪談學生1506人,教師328人,收集意見建議300條。聽取意見的過程,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二、用群眾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找準問題產生的“總病根”
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只有站在群眾立場上思考問題,運用群眾觀點去分析查擺問題,才能找準“四風”問題的病根病灶。
1.查找問題讓群眾把脈
干部作風怎么樣,突出問題有哪些,群眾看得最清楚,心里最有數,也最有發言權。因此,學院黨委不斷完善調查研究制度,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學院領導班子充分相信師生、緊緊依靠師生、廣泛發動師生,認真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這“四面鏡子”,“放下身段、俯下身姿、敞開胸懷”,“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接觸師生員工,廣泛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在“認識深不深、問題準不準、原因透不透”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拜師生為師,主動求脈問診,找準找實突出問題。
2.對照檢查請群眾評議
學院把群眾評議的過程作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和黨員干部受教育、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過程,要求兩級班子誠心誠意對待群眾評議,同時,鼓勵群眾解放思想,暢所欲言,講真話、實話、心里話,真正觸及問題實質、挖到思想深處,真正用好師生群眾這個原動力,積聚起轉變作風的正能量。在此基礎上,撰寫的對照檢查材料數易其稿,班子對照檢查材料累計修改26稿,班子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平均修改7稿,真正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
3.思想剖析堅持群眾標準
自覺把師生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視師生呼聲為第一信號、師生需要為第一選擇、師生利益為第一目標。特別是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堅持把“整風精神”貫穿活動始終,以反對“四風”、服務師生為聚焦點,對產生“四風”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刻的思想剖析,通過“一把手帶頭批、結合實際批、開門見山批”,做到動真碰硬,有效解決了“不敢批、不會批、批不好”的問題,起到了紅臉出汗、排毒治病、加油鼓勁的作用。
三、按群眾的意愿去解決問題,開好解決問題的“總處方”
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只有按照群眾意愿去解決問題,才是根治“四風”突出問題的好“處方”。
1.解決問題汲取群眾智慧
師生群眾的意見是解決問題的“良藥”,教育實踐活動不能“自說自話、自彈自唱”。學院黨委堅持把群眾參與貫穿活動全過程,主動傾聽師生呼聲、關注師生需求,真心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對師生反映強烈的發展規劃不夠清晰、校園建設步伐不快、兩校區融合力度不夠、信息共享不足、學生宿舍酷暑難當、教師辦公條件較差等問題,廣泛深入聽取意見與建議,有效匯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措施,做到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
2.整改落實接受群眾監督
學院始終堅持開門搞活動,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分別提出目標、內容,明確了整改措施、責任主體和整改時限,并采取適當方式向黨員群眾公示,自覺接受監督。對文風會風、“三公”經費支出、辦公用房、習慣性違章、教學培訓服務質量、學生服務質量、民生環境等師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加大制度執行和監督檢查力度。
3.工作成效交給群眾評判
學院黨委時刻把師生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對查擺剖析的學院發展定位、班子建設、校區融合、師生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教師績效考核、青年教師和青年干部培養等12個方面重點問題,按照整改方案確定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實行“銷號”管理,狠抓責任落實,讓師生員工真正看到了變化、見到了成效。同時,對中層干部實施績效和“三方評價”(學院領導、中層干部、職工代表)為主的考核,有力解決了黨員干部“為誰服務、如何服務”的問題。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始終把問題導向作為活動開展的途徑,把領導帶頭作為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把知行合一、嚴實并舉、上下互動、群眾參與作為活動開展的重要方法,把“認真”二字作為活動開展的重要態度,把制度建設作為活動開展的治本之策,切實把活動抓緊抓實抓好抓出了成效。強調,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因此,我們必須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
作者:尹傳燁 單位: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黨群工作部
- 上一篇:群眾路線的理論根基及歷史演進
- 下一篇:群眾路線是油田發展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