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治理技術在大氣污染治理的應用

時間:2022-11-09 08:44:41

導語:環境監測治理技術在大氣污染治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監測治理技術在大氣污染治理的應用

摘要:在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環境監測治理技術是一種典型技術,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對大氣環境污染的有效治理?;诖?,本文就該技術在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以此為更好地改善大氣環境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大氣環境;大氣污染;環境監測治理技術;污染治理

目前,隨著工業化水平的不斷發展,大氣污染問題也越發嚴重,社會各界面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提高環境的有效治理,成為大家當下關注的重點話題。如果大氣污染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會對建筑物造成腐蝕、影響動植物生長,同時也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乃至于生命安全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要對環境監測治理技術加以研究,以此來提升大氣污染的治理效果。

1大氣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

1.1工業發展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都存在大氣污染問題,這不僅會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業的迅速發展。在工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由于自身管理問題,沒有對環保方面的知識進行大力宣傳,導致管理人員在環保意識方面存在不足。甚至有些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會直接將工業廢氣排放到大氣環境中,造成了嚴重污染。在各種行業中,大氣污染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包括煤炭、石油以及化工行業等,這些行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強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如果這些污染物在沒有達到排放標準的情況下就直接排放,其污染環境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1.2交通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各類交通設施已變得十分完善,私家車的保有量也在持續上升。在交通運輸過程中,汽車尾氣排放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通過研究分析發現,汽車尾氣中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這些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會造成酸雨等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和發展。

1.3人為因素

在大氣污染問題的眾多原因中,人類生活產生的污染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在冬季霧霾出現的幾率要遠遠高于夏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人們在冬季將煤炭作為主要的生活能源,而煤炭燃燒所排放的污染物已居于世界空氣污染的首位[1]。

2大氣污染治理中環境檢測處理技術的分析

2.1原子吸收光譜技術

在大氣污染問題的實驗室監測過程中,原子吸收光譜技術是一種普遍應用的監測技術。該技術的主要應用原理是借助于金屬原子自身所具有的吸附性,讓氣態中的金屬元素在基態原子作用下吸收待測原子,并在吸收中形成特定的反射波長。其在獲得了相應的反射波長之后,再對獲得到的波長進行相應的處理,以形成各種類型的光譜圖。然后,通過分析這些光譜圖,就可對目標污染元素的存在與否做出科學判斷。如果發現目標污染元素存在,便要做進一步的定量分析,以判斷出污染元素是否符合既定的標準;若超過了既定標準,就需要及時進行污染治理。原子吸光譜測試儀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固體顆粒物監測技術

在對大氣環境中的污染物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固體顆粒物的含量監測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固體顆粒物監測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具體監測中,因固體顆粒物的成分比較復雜,所以需要借助大氣監測儀器對其進行監測。對固體顆粒物進行監測主要包括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等這些污染物。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專業化的新型監測儀器來進行固體顆粒物檢測,這樣才能保證其含量和濃度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監測速度。

2.3二氧化硫監測技術

在大氣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最為常見,這種物質不僅會影響到大氣結構,還會威脅到人體健康。在工業生產中,煤炭以及石油等這些傳統能源的應用都會產生二氧化硫和其他形式的硫化物,所以在具體的大氣環境污染監測中,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對二氧化硫的監測。通常情況下,光度法以及庫倫滴定法等都比較適合監測二氧化硫,這些方法不僅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同時也具有很高的監測精度,可有效確保二氧化硫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2.4氮氧化物監測

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排放,是大氣環境監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氮氧化物的監測,可以幫助環保部門更好地掌握汽車尾氣實際的排放情況,為大氣污染的后續治理工作提供科學性參考。在實際監測中,可將固定形式的汽車尾氣排放監測系統設置在城市道路上,以實現對汽車尾氣具體排放情況進行24h實時監測。在此過程中,對于尾氣排放超標的汽車,應及時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氣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確保人們的生活環境實現綠色無污染。

3大氣污染問題的主要治理方法

3.1加強大氣環境數據監測

在大氣污染問題的治理中,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大氣環境的監測工作。首先,要建設大數據平臺對其進行監測,通過對大數據的科學分析,來為相關治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在對固定污染源中的監測中,要對監測方案進行完善,并借助先進的技術實時準確獲取污染數據。最后,借助移動終端做好大氣污染數據共享機制的建設,可將數據提供給相關單位,也可以提供給社會群眾,以此來實現大家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2]。

3.2加強大氣污染源治理

為了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效果,污染源治理是一項根本措施,相關部門一定做到足夠重視。首先,在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對汽車行業實施監管,通過相應的政策鼓勵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鼓勵人們綠色出行,以此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其次,加強工業生產領域中的大氣污染物治理,制定更為嚴格的標準對其污染物的處理和排放加以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工業污染物的排放對大氣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后,提升大氣污染自動監測站的研究與建設,將先進的遙感技術、GIS技術等應用到監測站中,以此實現大氣污染源的科學監測,并做好污染分析,以此為依據對相應的污染源進行有效治理。

3.3加強監督立法

為保障大氣污染的治理效果,相關部門一定要注重加強監督立法,特別是行政執法和監管力度亟需進一步加強,而常態化、動態化、網格化、實時化執法檢查機制也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首先,對大氣污染的相關標準做出明確規定,相關污染防治法律、法規予以完善,并通過宣傳、教育和嚴格的獎罰制度加以全面實施。其次,加大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資金投入,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與鼓勵措施,積極倡導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最后,做好城市功能區域劃分,將工業生產區和居民生活區分開,嚴格禁止污染企業建在市區內,有效避免工業污染對居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實現大氣環境的有效治理。

4結論

綜上所述,在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中,大氣污染環境問題急需解決。為了有效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需要將環境監測治理技術加以合理利用,通過先進的技術措施對大氣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并根據實際的監測情況進行相應污染治理。這樣才有利于大氣環境的優化與改善,促進當今社會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保障人們擁有綠色、健康的生存環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軍軍,張樂,楊海連,等.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及環境保護措施[J].智能城市,2021(9):120-121.

[2]管靖靖.大氣污染監測的實用方法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1(4):116-118.

作者:付洪沙 單位:濱州市生態環境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