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測評及污水治理分析

時間:2022-11-08 08:38:28

導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測評及污水治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測評及污水治理分析

為貫徹落實梅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總綱領,蕉嶺縣委縣政府引進第三方測評機制,開展系統、全面、客觀的城鄉環境整治工作成效評價,以不斷提升蕉嶺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水平。

1指標體系及測評方式

本文依據《2018年梅州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測評指標體系》,構建蕉嶺縣鎮村環境綜合整治測評評價體系及評分方式。該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總體指標、容貌管理、垃圾治理和排水污水治理等四大指標及細化的22項二級指標(見圖1)。評價體系將城區、鎮區、村域的三級指標權重按3:3:4的比例分配,結合主客觀評價方式,對蕉嶺鎮區及各鎮隨機抽取的三個村的環境綜合整治成效評分,評分計算公式如下:式中,P——表示各鎮(包括村域)總體測評得分Z——表示鎮區測評得分V1、V2、V3——表示該鎮隨機抽取的3個村域的測評得分Wi——表示第i個三級指標的權重70%——表示鎮建成區、村域的指標積分權重比。

2蕉嶺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測評情況分析

2.1總體成效

蕉嶺縣全面建立“村上門收集、鎮統一轉運、縣無害化處理”的農村垃圾上門收集處理制度,實現村莊保潔覆蓋率100%;強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關閉全縣畜禽養殖欄舍17578戶,關閉拆除欄舍面積105.67萬平方米;推進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92座;整頓規范流動攤點擺賣秩序,集中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兩違”拆除工作,極大改善蕉嶺縣農村人居環境[1]。

2.2蕉嶺縣環境綜合整治指標測評分析

2.2.1城鄉容貌管理情況2018年蕉嶺縣城及各鎮的“容貌管理”年度平均測評得分率僅為82%,城區及城中村的“容貌管理”得分率更低至69%:城鎮主要干道占道經營、公共場所環境衛生黑點、牛皮癬亂張亂貼、線纜亂拉亂掛、物料亂堆亂放,農戶禽畜養殖未完全實現人畜分離和圈養等問題仍然突出。2.2.2生活垃圾治理情況蕉嶺縣制定了“縣統籌鎮,鎮統籌村”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方案,并由縣財政對各鎮下撥農村生活垃圾收運保潔專項資金,同時各鎮村亦通過向居民征收垃圾處理費作為經費補充。但大部分鎮區的垃圾費征收情況并不樂觀,年度征收率為65%以下,由于經費制約,蕉嶺縣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市場化運作尚未覆蓋全縣,目前僅將縣城垃圾中轉站及填埋場交付第三方專業公司運營管理。(1)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設備配置情況目前蕉嶺縣城區已建設城南垃圾中轉站,并已完成升級改造,具備密閉式壓縮設施及運輸車輛、臭氣治理及排水設施。各鎮雖建設了垃圾轉運站,但普遍存在建設標準低、管理不善、臭氣污水未得到有效治理等問題,個別鎮區由于投建的垃圾中轉站位置偏遠,為降低運輸成本而將垃圾直接轉運至縣城中轉站,導致本鎮的中轉站閑置;垃圾收運車輛車況普遍較差,車廂不密閉,易出現垃圾滲濾液的滴漏現象。蕉嶺縣生活垃圾填埋場設備配套齊全、填埋作業規范、雨污分流設施完善有效且防滲系統完好無損、滲濾液處理系統運行狀況良好且出水穩定達標,已通過省級無害化等級評價。(2)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情況蕉嶺縣尚未形成完整的城鄉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城鄉垃圾分類工作仍然以社會人士和廢品回收企業自發行為為主,政府主導的分類收運處理工作滯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后續垃圾分類配套資金、分類收運車輛配置以及終端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投入,導致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成效欠佳。在實現農村垃圾分類回收與資源化方面,由于市場力量的積極參與,高值可回收廢品部分收購總體情況相對較好,但由于廢品回收行業受到收運成本上升的拖累,削弱了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在偏遠、分布零散的農村情況尤為突出:由于外運成本高,部分地方已無人收購可回收廢品。低值可回收廢品的分類回收工作則面臨更大挑戰,多數混同其他生活垃圾一并進入后續收運處理系統。(3)清掃保潔成效保潔員配備情況直接關乎當地環境衛生保潔效果。經濟相對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城區及鎮區,多通過聘請專職保潔員或專業保潔隊伍負責街區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運工作;而蕉嶺縣大部分鎮村的人口相對分散及地處偏遠,則多采取自行聘請專職或兼職保潔員的方式,負責公共區域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運工作。但從清掃保潔成效來看,反而農村的清掃保潔成效較為顯著,年度平均得分率在90%以上;人口密集的城鎮的清掃保潔水平有待提升,特別是建筑垃圾亂堆亂放的現象較為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城市開發、改造活動頻繁;二是由于縣級建筑垃圾受納場建設工作進展緩慢,建筑垃圾去向成為一大難題。2.2.3排水及污水治理情況蕉嶺縣城新建區或成片改造區的排水和附屬設施建設較為完善,舊城區由于在建時未考慮到雨污分流及排水設施,導致城中村生活生產污水直排現象較為突出。鎮級公園及廣場的排水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村級排水設施多為簡陋的排水溝渠,常見淤積或雜草叢生的現象。蕉嶺縣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緩慢,已建的污水處理設施有效使用率不高,一是由于鄉鎮街道錯綜復雜,地下管網線網多,排污口高低不一致,造成鎮級污水處理設施管網鋪設工作難度大;二是由于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點多、分散、地形復雜,征地、選址及集污難度大;三是設施管護規范欠缺、責任邊界模糊,設施運行維護長效性不足。農村養殖散養戶的禽畜糞污治理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未經處理的廢棄物隨意排放。一是由于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二是目前政府部門對農村散養戶綜合管理和支持幾乎空白,單靠養殖戶自身投資建設治污設施困難很大,多數散養戶和小型規模戶不愿也無能力投入治污設備。

3蕉嶺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建議

3.1生活垃圾收運治理方面

3.1.1積極籌措資金,保障生活垃圾收運工作正常運行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重視程度,做好財政預算,及時撥付經費;繼續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工作,提高收繳率并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管理,確保用于環衛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3.1.2提高生活垃圾收運設施運營管理水平推動各鎮逐步建設密閉式帶壓縮功能的垃圾中轉站,配套符合規范的臭氣控制處理措施和垃圾滲瀝液收集處理措施,杜絕站內垃圾長時間堆存及壓縮設備閑置問題。分批分期對縣、鎮、村的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及收集設施進行更新換代,解決運輸過程中滲濾液的滴漏問題,確保收集設施防雨及分類功能。

3.2容貌管理方面

加強多部門聯合執法,重拳整治違規經營、占道經營、亂設攤點等行為,規范經營秩序,整治游商游販;解決線纜亂接亂牽、亂拉亂掛的“空中蜘蛛網”現象;加快構建數字城管平臺,提高城鎮容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各鎮政府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因村制宜,探索建立村容村貌整治長效機制,適當給予資金支持,引導全體村民主動參與村容村貌整治,推動村容村貌統籌協調發展。3.3排水及污水治理方面3.3.1加強城區排水設施的建設及運營管理一是將老城區的直排污水引入污水支管,擴大新建污水管網的收集范圍。二是切實落實新舊城區排水設施的分期分區建設改造。老城區排水管網應以棚戶區改造及道路改造為契機,盡可能實現雨污分流??h城新建區域則要以高標準、高起點為原則,實現規劃和建設一步到位,形成較為科學和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統。三是探索建立法規規劃、環保、城綜、水務、住建多部門聯動管理體制,從排水排污的產業政策到規劃、運營,以及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采取嚴格監管。四是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排水管網建設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3.3.2完善鎮、村排水設施建設與運營根據村莊規模、地理條件等,采取聯建與獨建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管網收集與農戶自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對布局分散、規模較小的規劃發展村,推行小型處理設備,提高處理實效,確保村村有設施、戶戶有處理、管理全到位;加快督導鎮、村污水收集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的工程建設進度,確保鎮、村絕大多數排污口接入污水收集管網,各鎮、村應加強沿岸巡查力度,逐步杜絕污水直排的行為;明確、落實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管理責任主體,建立完善的設施建設運行監管體系及考核評估制度,加強村莊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重視加強各級主管人員污水處理基礎理論知識培訓,了解各自片區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和運行管理注意事項,提升業務水平,逐步實現建設運行管理的常態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趙慶豐.養殖場禽畜糞便合理處理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60.

作者:吳嘉玲 單位: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