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論文
時間:2022-03-05 03:06:30
導語:中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對美術興趣的培養
中學的美術課不是簡單的寫寫畫畫,高中生學習任務本來就很繁重,他們對待美術課并不是很熱情。美術具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通過色彩和形體等視覺因素來傳遞給人,是一種空間藝術,教師要利用美術這種直觀性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要利用生活中含有美術知識的例子,通過這種熟悉的感覺,去吸引學生去學習,去探討,進而提升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二、美術教學中要始終貫穿愉快教學法
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不但沒有讓學生學到知識,反而讓學生對美術產生厭惡感。作為一線教學的美術教師,要努力探索教學的新路子,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1.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態指的是教學中老師的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實踐證明,教師的教態親切自然,容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進行交流;嚴厲的教態只會疏遠自己的學生。好的教態,使得師生共同創造一種愉快的氣氛,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可以給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讓學生積極參加到美術活動中。2.重視輔導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輔導對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環節有著重要作用。根據本節課所授內容,教師對每個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溶進自己的審美情趣,全身心投入到作品創作中。對作業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放在課堂上做重點講解;每個學生對美學的理解具有差異性,適當地進行層次化教學;對好的作業,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學生提出奇特的見解,不能一味地進行打擊。由于作業時間較長,課堂氣氛容易顯得沉悶,要讓學生談談其作業的構思、方法,以學生為主體,為使學生保持一種愉快狀態。甚至可以用娛樂性的活動,或者放音樂等方式來激發學生情趣,學生更容易融到美術作品美的意境中,開闊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創造美的激情,從而達到想象的教學效果。
三、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彼囆g品的創作,不是照搬照抄,要有所創新。隨著教學改革的推行,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能夠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課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正確把握學生創造力特點,找到最能激發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教學,保證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和提高。1.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家長、社會甚至于教育工作者認為美術課是可有可無的課程,過度的強調升學率,而往往忽視了美術教學的重要作用,這對實際的教學工作產生了巨大的阻礙。對于這些傳統教育觀念以及美術教學中存在的隱性弊端,教師要正確認識、改變觀念,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正確認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下基礎。2.藝術來源于生活,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根據教育需求和學生的認識特點,讓學生多體驗生活,接觸大自然,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動手、動腦,只有這樣才能積累素材與經驗,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想象空間并為創新奠定基礎。
四、美術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
中國是文明古國,文化資源豐富。祖國的優秀傳統藝術,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能干,富有創造力的民族,還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們德育發展的歷程。在當今社會,德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作為實施美育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它完全可以體現在美術的教學工作中。在美術教育中,它主要是通過完美的藝術形象的感染來樹立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如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館、敦煌壁畫、云崗、永樂宮壁畫、龍門石窟、十三陵、兵馬俑及園林藝術等,進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美術課不像其他科目,靠理論說教和標語口號式的教育,而是通過視覺藝術形象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得到啟迪,情感得到升華。綜上所述,要想有效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教師要全方位的滲透德育,尋找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并創造愉快的教學氛圍,利用美術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增加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張琳琳單位:山東省鄒城市第二中學
- 上一篇:教師政治課教學質量論文
- 下一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論文